-
儿科护士专业自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及儿科护理实践环境现状,为联盟内开展系列专科培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运用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调查表、护士实践专业自主性量表、儿科护理人员组织授权问卷及护理实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儿科护理联盟内不同职称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总分(192.66 ± 18.63)分,组织授权环境( OR=1.137,95% CI=1.084~1.194)、缺少护理团队( OR=2.763,95% CI=1.443~5.292)、缺少工作效果评价( OR=0.498,95% CI= 0.274~0.908)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 OR= 0.548,95% CI=0.334~0.871)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实践。 结论: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组织授权不足、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缺少护理团队、缺少工作效果评价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关键因素,指导儿科护理联盟内不断深化儿科护理专业内涵,创新团队协作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养专科护理科研人才,开展多学科及跨专业协作,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专业护理服务能力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IFNA评鉴标准的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实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院基于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简称IFNA)教育培训基地,从麻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申请、学员资质审核、带教教师资质与审核、培训课程设置、考核内容与方式设定及培训后效果评价等方面,建设了南京地区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本文就这方面的基地建设和体会进行总结并为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介入手术室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评价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基于循证的方法检索和评价文献,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框架初步拟定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选取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和陕西省心血管病护理专委会介入学组的30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进行指标修订及确认。结果: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70%(26/30)和100.00%(30/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和0.917,Kendall's W为0.089~0.302(均 P<0.05),各指标变异系数均<0.3。最终构建了包含1个结构指标、5个过程指标和2个结果指标的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我国国情,可用于指导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心脏重症镇痛、镇静及谵妄实践现状及特点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国内儿童心脏重症镇痛、镇静及谵妄实践的现状及特点,为规范化儿童心脏重症镇痛、镇静及谵妄预防流程奠定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共识、临床建议结合临床实际自行设计镇痛、镇静及谵妄实践现状问卷,于2021年8月通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先心护理学组"向组内儿童专科医院拥有儿童心脏重症监护室(ICU)的ICU发放电子问卷,最终纳入15家ICU。15家ICU均完成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本次调查中的15家ICU均有疼痛评估制度,其中11家有疼痛评估标准操作规程,8家有镇静评估标准操作规范,4家会对患儿进行谵妄评估,但尚无ICU对谵妄评估形成具体的流程或制度。15家ICU均会使用镇痛药物,8家在心脏术后即刻启用阿片类药物镇痛,5家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启用镇痛药物,2家根据疼痛评分启用镇痛药物,非术后患儿首选非甾体类对乙酰氨基酚,6家会根据疼痛评分启用镇痛药物。15家ICU均会使用镇静药物,6家在入科1 h内会启用镇静药物,6家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启用镇静药物,3家根据镇静评分启用镇静药物,7家首选使用咪达唑仑镇静;15家ICU中有6家开展了"ABCDEF"谵妄预防方案中的部分项目。结论:本次调查中的ICU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异质性较大,镇痛、镇静评估流程尚未建立,谵妄未引起足够重视。合理的镇静镇痛需要制订规范化的镇痛镇静评估流程,目前仍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规范化流程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为护理人力资源均衡配置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 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分析2011年—2020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动态变化与趋势预测.结果 从区域差异看,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总体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且主要源于地区内差异;城市、农村总体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地区间差异.从动态变化过程看,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不断提升且绝对差异逐步增大.从趋势预测看,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各水平间转移概率低,空间因素对其产生极化影响.结论 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水平逐步提升,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各配置水平护理人力资源具有稳定性,受空间因素影响明显.政府应建立区域、城市、县域护理专科联盟以及创新信息化护理服务模式,实施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西部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系统检索、汇总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循证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美国卫生健康研究与质量管理署网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医脉通、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网站、美国造口协会联盟网站、加拿大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协会网站、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网站、中华护理学会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8月1日.2名经过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和汇总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其中包含指南5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团体标准1篇.从健康教育者资质、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时机、健康教育方式与评价指标、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居家随访管理7个方面汇总了24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医护人员实施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发展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多维度的发展需求,为推进联盟建设和医疗机构急诊、重症专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Leavitt组织变革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来自某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中15家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结合Leavitt组织变革理论提炼出 4 个主题:组织结构发展需求(包括联盟组织架构建设、联盟文化建设、联盟及专科制度建设、联盟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任务发展需求(包括发展目标设定、工作内容优化),技术发展需求(包括特色科室建设、信息化管理),人员发展需求(包括护士队伍管理、护士能力提升).结论: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存在组织结构、任务、技术和人员多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以满足医疗机构成员需求,推动联盟可持续发展,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造口伤口专科联盟医院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造口伤口专科联盟医院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造口伤口专科联盟医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压力性损伤知识评估工具2.0 版(PUKAT 2.0)和压力性损伤预防态度(APuP)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 1 761 名护士,其 PUKAT 2.0 量表总分为(10.00±2.68)分,APuP 量表总分为(41.77±4.32)分,得分率分别为 47.62%、80.32%,且PUKAT 2.0 量表总分与APuP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预防态度、学历、职称、参加压力性损伤培训经历及距离末次压力性损伤培训时间是其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造口伤口专科联盟医院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有待提升,其受护士的预防态度、学历、职称、参加压力性损伤培训经历及距离末次培训时间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当有针对性地对低学历、低职称及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和教育,以持续提升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血友病专业护士护理实践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血友病专业护士护理实践状况,探寻目前工作的不足,为促进我国血友病护理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11月7日,在深圳对参加全国血友病护理会议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全国血友病治疗中心40余家,当场填写世界血友病联盟护理委员会发展的《血友病专业护士调查问卷》,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43份.结果 55.8%的护士从事血友病护理的时间少于5年,58.1%的护士每周进行血友病护理工作的时间少于10 h,血友病中心对专业护士最低要求为大专学历占55.8%.我国血友病专业护士主要的护理实践内容是患者初诊登记相关内容和自我注射培训(>50%),更多的专科护理实践内容涉及较少,包括咨询、教育、联络、分诊、体格检查、用药管理、延伸护理、护理研究及临床试验等(20%~50%),管理职能和医嘱职能<20%.最低的一项护理实践内容是"学校拜访",仅为4.7%.仅有5家血友病中心开展的护理实践项目达到50%以上,不同工作年限及不同学历的护士与开展护理实践项目数量呈中度相关性.结论 我国血友病专业护士水平参差不齐,还应扩大护理工作范畴,进一步做好血友病患者的信息登记及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家庭治疗的培训比例,同时应在中小学校加强血友病的宣传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创新实践构建新型医疗联合体——记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精神,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分级诊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建立上下内外互联互通的医疗联合体.“向上延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向上”主要以组建医疗联盟的形式,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在专科技术上开展合作,通过“借力”,将医院的专科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进一步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技术合作项目在心血管外科方面进行合作,成为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疗联合体慢阻肺协作组成员单位、中日医院肺癌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中日医院专科医疗联合体护理联盟核心成员单位.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医院战略联盟,双方就器官移植和空中紧急救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加入昆明市儿童医院、玉溪市儿童医院、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等医院成立的儿科联盟,推动医院儿科学术与管理水平双向发展.与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签订医疗联盟协议,提高在艾滋病诊治和传染病应急救助方面的能力.建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黎基层专家工作站,围绕医院皮肤科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