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故事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创伤骨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数字故事联合问题式教学(PBL)模式在创伤骨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7年和2018年创伤骨科病区新入职的18名护士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培训方式进行新护士培训,同时以该院2019年和2020年创伤骨科病区新入职的20名护士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故事和PBL模式进行培训,考核并对比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岗位胜任力,统计两组护士工作3个月内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投诉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护士培训1个月后、2个月后和3个月后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力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士工作3个月内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投诉的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运用数字故事联合PBL模式对创伤骨科新护士进行培训,可有效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护士岗位胜任力,减少护士工作中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投诉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38名造口治疗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造口治疗师(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伤口疼痛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60名ET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38份。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问卷得分为(5.90±1.49)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信念问卷得分为(25.74±3.57)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管理行为问卷得分为(53.28±12.5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从事伤口护理工作年限、是否有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是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掌握欠缺,态度尚可,实践行为亟待加强。医院管理者大力发展全职ET,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伤口疼痛,在选择ET培养人员时建议中级以上护士为培养对象。对于ET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职称的提升及再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ET学校来说应该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伤口疼痛培训知识体系,并对伤口专科护士开展相应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在助产士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在助产士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实习的51名助产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名与观察组2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助产士的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核心胜任力以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助产士的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核心胜任力、对助产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实习助产士采用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岗位胜任力及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提升产妇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方法: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学护士访谈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护理教育者、护理教学管理者及临床教学护士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8/18和16/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5。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 W值为0.096~0.503( P<0.05)。最终建立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43个。 结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可为临床教学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化评价、科学培养与管理教学护士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分级理论下的责任制整体带教方案对肾内科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分级护理理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方案对肾内科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岗位胜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肾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90名护生,根据其实习批次,将其分为两组,各45名。其中第一批实习护生作为常规组,对其进行常规带教;第二批实习护生作为研究组,对其采取基于分级护理理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方案。比较两组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其中综合护理能力评价分为日常考核及出科考核。结果:研究组护生日常考核及出科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护生在进行带教前,其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带教后,研究组护生在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病例分析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临床护生带教中采取基于分级护理理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对促进护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101期在外科参加毕业实习的护理学院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6人和实验组36人;护生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SPOC教学模式,设立教学查房和专科疾病知识、常见基础护理操作视频、测试、拓展学习四大模块,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床旁护理程序能力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均优于对照组( 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护生对SPOC教学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接受度。 结论: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提高岗位胜任力,值得在护理毕业实习中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相关文献进行范围综述,旨在明确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内容及适用场景。方法:以范围综述报告规范(PRISMA-ScR)为方法学指导,在医疗机构场景下聚焦临床护理专家能力、胜任力、角色和职责,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roQuest、Cochrane Library)及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提取临床护理专家岗位类别、研究类型、作者、国别、发表年份、核心能力要素等内容。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1日。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06篇,最终纳入15篇文献。汇总出6项一级指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教育能力、道德/伦理/法律)、16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结论:国内可借鉴国外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的要素设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完善临床护理专家的能力要求,并进一步完善各岗位的护理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4月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1名麻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结果: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1/2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7、0.8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0.227、0.165~0.283(均 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靠,对麻醉护理本科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新入职护士32名为观察组,2018年1~10月新入职护士3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效果、核心能力及其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培训后理论考核知识评分、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操作技能成绩及护士胜任能力、与人交流、评估干预、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护理管理、综合知识、领导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训效果、课程设计、课堂氛围、教学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可激发新入职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新入职护士带教效果及核心能力,有助于新入职护士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学2个本科班级共计103名学生,根据学生所在班级,将其分为两组,护理一班为研究组,护理二班为常规组。常规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采取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比较两组学生日常考试及学期末考试结果,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在竞赛前后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在急救流程、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监护护理、宣传指导、记录填写等日常考试内容中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学生在护理能力、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等出科考试内容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另外,竞赛前,研究组学生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竞赛后,两组学生岗位胜任力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学生在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病例分析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仍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优势进一步明显。 结论: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急救护理理论说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其岗位胜任力的提高,进而通过提高其护理意识,促进其在参加工作后护理质量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