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中西医诊治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16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R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统计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指标、中西医治疗方案及专科检查情况,分析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结果 T2DR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病(DKD)发生率最高(46.7%),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发生率最高(62.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T2DR患者中DKD、糖尿病足、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显著升高(P<0.05).PDR患者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SUA)、尿总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NPDR患者(P<0.001);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05);PDR患者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5).PDR患者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使用率高于NPDR患者(P<0.05),滋阴清热和滋阴活血的使用率低于NPDR患者(均P<0.05).PDR患者的眼球超声检查率、全视网膜光凝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NPDR(P<0.001).结论 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CCB、ARB、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PDR期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的使用率明显高于NPDR.PDR患者应进一步提高眼底造影检查率,更好地评估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尿病肾脏病的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3 108万例,且糖尿病合并CKD已成为我国CKD患者的首位住院病因。早期预防、诊断以及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血糖对肾脏受损的发生和发展较为复杂,其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炎症等是重要原因。多年来,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i)、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胰高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 GLP)/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内皮素拮抗剂等药物开创了糖尿病肾病管理的新时代。另外,GLP-1RA也正在继续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CKD治疗领域,其所进行的FLOW研究于近期由于疗效优异而提前终止。GLP-1R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替西帕肽是GLP-1/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在SURPASS-4研究的2年随访过程中,替西帕肽组患者eGFR平均降低1.4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基线无明显改变,甘精胰岛素组患者eGFR下降3.6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持续上升。此外,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替西帕肽均能减少eGFR降低幅度。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多格列艾汀、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活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剂等,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牛磺酸对典型VOCs与甲醛混合吸入暴露致幼年大鼠肺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典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苯、甲苯、二甲苯与甲醛混合吸入暴露所致幼鼠肺功能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24只4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5 mg/m3苯+10 mg/m3甲苯+10 mg/m3二甲苯+5 mg/m3甲醛)组、低剂量牛磺酸干预(5 g/L牛磺酸+造模)组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10 g/L牛磺酸+造模)组,每组6只.模型组与低、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采用口鼻式吸入方式进行造模,4 h/d,每周5 d,空白对照组吸入洁净空气;采用自由饮水方式给予牛磺酸,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正常饮水,持续28 d.测定大鼠的肺功能指标[包括呼吸频率(f)、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气道阻力(Penh)、呼吸暂停(PAU)、吸气流量峰值(PIF)、呼气流量峰值(PEF)、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50%通气量时的呼气流速(EF50)、弛缓时间(Tr)和呼吸抑制程度(Rinx)],血清炎性因子(IL-2、IL-6、IL-1β、TNF-α、NF-κB)和氧化应激指标(SOD、CAT、GSH、MDA、8-OHDG)水平,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比较,模型组和低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TV、MV、PIF、PEF和EF50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牛磺酸干预剂量的升高,大鼠肺功能指标TV、MV、PIF、PEF和EF50均呈上升趋势.各组f、Penh、PAU、Tr、Ti、Te、Rinx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低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IL-2浓度升高,模型组和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IL-1β、NF-κB浓度也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IL-6、TNF-α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IL-2浓度降低,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IL-1β浓度也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牛磺酸干预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清IL-2、IL-1β、NF-KB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和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GSH水平均下降,而血清MDA水平均升高,模型组大鼠和低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8-OHDG水平也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大鼠和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SOD、CAT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GSH均上升,而血清MDA浓度均下降,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血清8-OHDG水平也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牛磺酸干预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清8-OHDG水平呈下降趋势,而GSH水平呈上升趋势.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厚和增生,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局部可见玻璃化和血管周围水肿,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肺泡形态接近正常,部分肺泡间隔增生较轻.结论 典型VOCs与甲醛混合吸入暴露对大鼠肺通气量、肺容积、呼吸肌力和呼吸抑制程度具有不良影响,高剂量牛磺酸明显的改善了肺功能,阻止了肺损伤进展,可能是由于有效减轻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生素D联合坎地沙坦酯片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钙磷代谢、肾脏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维生素D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钙磷代谢、肾脏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DK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4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予坎地沙坦酯片、对照2组予维生素D、观察组予维生素D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比较3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lb)、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脏纤维化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钙磷代谢相关指标[血钙、血磷]及微炎症状态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IL-6]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2组(P<0.05).3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 个月及 3 个月的 Cr、UAER、BUN、UmAlb、TGF-β1、PDGF-β、CTGF、TNF-α、CRP、IL-6水平均依次降低;对照1组和2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同期观察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治疗1个月及3个月血钙水平均依次升高,同期血磷水平均依次降低,观察组、对照2组和1组患者同期血钙水平均依次降低,同期血磷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结论 维生素D、坎地沙坦酯片联合治疗DKD,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钙磷代谢,以拮抗肾脏纤维化,从而促进肾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舒更葡糖钠拮抗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残余肌松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拮抗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残余肌松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65~85岁,性别不限,BMI 20~26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舒更葡糖钠组(S组)和新斯的明组(N组)。术中静脉输注罗库溴铵0.3~0.6 mg·kg -1·h -1,采用Veryark-TOF监测仪监测肌松,维持TOF比值=0且强直刺激后计数1或2。关闭腹膜时停用罗库溴铵。术后送入PACU,待肌松监测T 2出现时S组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N组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3 mg/kg +阿托品0.015 mg/kg。待患者意识及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前(T 1)、气管拔管后5和30 min(T 2,3)时,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 2和PaCO 2,并于上述时点采用超声测量膈肌吸气末厚度、呼气末厚度和膈肌运动幅度,计算膈肌厚度比率。记录T 2出现时间、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气管拔管后30 min内肌松残余(TOF比值<0.9)、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N组比较,S组T 2,3时PaO 2升高,PaCO 2降低,T 2时膈肌运动幅度和膈肌厚度比率升高,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气管拔管后肌松残余、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P<0.05),T 2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更葡糖钠可快速有效地拮抗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残余肌松,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危险因素。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已被证实对糖尿病合并CKD患者具有明确的肾脏及心血管保护作用,长期使用可显著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且对血钾影响较小。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非奈利酮,专家组基于已有的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经多次讨论形成了《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对其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性、循证医学证据、适宜人群、具体用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并形成了27项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蛋白清除率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膜蛋白清除率(peritoneal protein clearance,Pcl)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规律随访且透析龄>3个月的患者。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或研究终止日期(2018年10月1日)。按Pcl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Pcl组和低Pcl组,比较两组腹透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cl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cl对腹透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71例患者,其中男性135例(49.8%),年龄(56.92±0.84)岁,中位腹透龄38.77(19.00,63.10)个月,合并糖尿病70例(25.8%),有心血管疾病史81例(29.9%),中位Pcl为67.93(52.31,88.36)ml/d。与低Pcl组(Pcl<67.93 ml/d)相比,高Pcl组(Pcl≥67.93 ml/d)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体重指数、脉压差、脑钠肽和肌酐的物质转运面积系数(mass transfer area coefficient of creatinine,MTACcr)均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均 P<0.05)。两组患者性别、透析龄、合并糖尿病比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例、持续性非卧床腹透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24 h尿量、24 h超滤量和残余肾功能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 β=-0.388, P<0.001)、体重指数( β=0.189, P<0.001)和MTACcr( β=0.247, P<0.001)与lg(Pcl)独立相关。研究期间,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55例,心血管疾病死亡3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Pcl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著高于低Pcl组(Log-rank χ2=6.902, 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lg(Pcl)是腹透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HR=7.654,95% CI 1.676~34.945, P=0.009)。 结论: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MTACcr是腹透患者Pcl的独立相关因素,Pcl可预测腹透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WIN 62,577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WIN 62,577干预组、地塞米松组。哮喘组、WIN 62,577干预组、地塞米松组,分别在第0、7、14天给予OVA致敏液0.2 ml腹腔注射;在21 d~28 d每天给予OVA激发液雾化吸入30 min/次,连续7 d;WIN 62,577干预组每次激发前1 h,给予WIN 62,577 300 μ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每次激发前1 h,给予地塞米松2 mg/kg,腹腔注射。无创肺功能仪检测各组小鼠的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计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炎症情况。结果: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小鼠烦躁不安、直立、弓背蜷缩、抓耳挠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减轻。在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激发后,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Penh值明显降低( P<0.05)。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 P<0.01)。HE染色显示WIN 62,577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支气管上皮无明显脱落,黏膜水肿不明显,平滑肌增生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与地塞米松组小鼠气道变化相似。 结论: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WIN 62,577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残余的药代动力学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腔镜下行日间手术的腹股沟斜疝和/或鞘膜积液患儿104例,年龄3~36个月,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BMI 18.5~28.0 kg/m 2。使用TOF Guard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法(TOF)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监测术中神经肌肉阻滞情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丙泊酚3 mg/kg和舒芬太尼0.5 μg/kg诱导麻醉;静脉输注丙泊酚6~8 mg·kg -1·h -1维持麻醉。根据患儿术后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分为2组:Ⅰ组,当TOF恢复到T 2重现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Ⅱ组,当强直刺激后计数为1或2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4 mg/kg。分别于给予罗库溴铵后2、10 min、手术结束即刻、给予舒更葡糖钠后2 、10 min和符合离开复苏室标准时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浓度,采用Pheonix Win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 结果: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符合混合效应非线性房室模型。2组舒更葡糖钠达峰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表观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平均滞留时间和TOF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残余的药代动力学符合混合效应非线性房室模型,且2和4 mg/kg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补体C3a受体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补体C3a受体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12只8周龄雄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及6只同窝野生型(db/m)小鼠饲养于无特定病原体级环境。实验分组及干预:db/m组、db/db组、C3a受体拮抗剂组,每组6只,其中C3a受体拮抗剂组为db/db小鼠腹腔注射C3a受体拮抗剂(SB290157,10 mg/kg)进行干预,2 d腹腔注射1次,连续注射8周。收集血、尿样本,检测小鼠体重、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收集肾组织,采用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C3及C3a受体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肾损伤分1(Kim-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紧密连接蛋白1(ZO-1)、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α-SMA、ZO-1、Kim-1表达及分布,免疫组化分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均明显较高(均 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均较低(均 P<0.01);三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小球肥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扩张,C3、C3a受体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均 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肾小球病变轻微,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坏死,肾小管扩张不明显。db/db组小鼠肾组织Kim-1、IL-1、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db/m组,而C3a受体拮抗剂组Kim-1、IL-1、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db/db组(均 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波形蛋白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ZO-1、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明显较低(均 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α-SMA、波形蛋白蛋白表达均明显较低,ZO-1、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均 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组织凋亡细胞数量增加;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 结论:db/db小鼠肾组织C3和C3a受体表达明显升高。拮抗C3a受体可降低db/db小鼠体重、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肾组织炎症、细胞凋亡和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