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该研究旨在开展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药物经济学评价.首先,基于卫生体系视角,使用成本-效果分析评价芍麻止痉颗粒对比菖麻熄风片、九味熄风颗粒治疗儿童TD的经济性.然后,通过网状Meta分析计算不同方案的总有效率,结合方案总成本,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结论的可信度.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单用中成药治疗儿童TD 9篇(芍麻止痉颗粒3篇,九味熄风颗粒2篇,菖麻熄风片4篇),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TD 8篇(芍麻止痉颗粒3篇,九味熄风颗粒2篇,菖麻熄风片3篇).在单用中成药的试验组中,芍麻止痉颗粒治疗TD总成本4 410.00元,临床总有效率77.53%;九味熄风颗粒治疗TD总成本5 192.70元,临床总有效率82.13%;九味熄风颗粒vs芍麻止痉颗粒的ICER为169.95,高于意愿支付值(WTP,每增加1%有效率的成本为85.70元),因此九味熄风颗粒vs芍麻止痉颗粒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菖麻熄风片治疗TD总成本1 282.50元,临床总有效率80.60%;菖麻熄风片vs芍麻止痉颗粒总成本更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相对来说芍麻止痉颗粒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在中成药+常规西药的试验组中,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治疗TD总成本6 768.52/6 778.48元,临床总有效率96.18%;九味熄风颗粒+常规西药治疗TD总成本6 522.56元,临床总有效率88.30%;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九味熄风颗粒+常规西药的ICER为31.20,低于WTP,因此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九味熄风颗粒+常规西药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菖麻熄风片+常规西药治疗TD总成本1 706.12元,临床总有效率95.39%,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菖麻熄风片+常规西药的ICER为6 334.06,高于WTP,因此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菖麻熄风片+常规西药治疗尽管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但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综上,针对不同用药方案(中成药/中成药+常规西药),芍麻止痉颗粒vs九味熄风颗粒均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对比菖麻熄风片均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对于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治疗儿童TD的临床总有效率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rT1-rT3期鼻咽癌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医疗保健和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内镜手术对比再程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recurrent nasopharyhgeal carcinoma,rNPC)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rNPC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1年9月30日至2017年1月16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局部rT1-rT3期rNPC,并按1︰1随机分配至内镜手术组和再程放疗组。内镜手术组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38~55岁;再程放疗组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41~54岁。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队列进行回顾性成本效益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数据、质量生命调整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以及相应治疗的费用数据用于建立模型。通过Weibull拟合原始数据,计算时间依赖的状态转移概率,并使用β回归将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C30转化为不同状态的效用值。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得出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内镜手术总费用为29 611.88元,调强放疗总费用为110 082.51元,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的ICER为-85 555.88元/QALY,小于3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居民可接受的支付意愿内。敏感性分析显示再程放疗的费用对ICER的影响最大,在参数波动范围内ICER稳定。结论:内镜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具有经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检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远程检查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和效果以及最具有成本效用的检查间隔时间方案。方法:基于18篇涉及DR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和卫生经济学的文献,全国3个三级甲等医院眼科9名医师的问卷调研资料和临床实际(全国各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谈判后的支付价格等),从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角度构建Markov模型并设置参数,预测中国糖尿病患者从45岁开始无DR检查以及DR检查(均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间隔时间1、2、3、4、5年方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产出,包括累积失明天数、累积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即健康效用值),以及相应的单眼、双眼直接医疗成本(采用3.5%贴现率),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累积失明天数无DR检查方案为2 375.00 d,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701.00~738.00 d。6种DR检查方案的累积生命年为27.120 34~28.005 00年,QALY为9.502 96~9.875 02。单眼直接医疗成本无DR检查方案为72 785.00元,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52 065.00~52 408.00元。双眼直接医疗成本无DR检查方案为72 785.00元,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79 100.00~79 603.00元。单眼治疗情况下,与无DR检查方案相比,DR检查间隔时间1、2、3、4、5年方案的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分别为-55 523.75、-55 865.32、-56 034.66、-56 194.05、-56 368.54元/QALY,均具有绝对优势;双眼治疗情况下,与无DR检查方案相比,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的ICER为17 469.07~18 325.15元/QALY。以意愿支付阈值为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 976元/QALY),与无DR检查方案比较,单眼治疗情况下DR检查间隔时间1年方案的成本效用概率为85.9%,具有绝对优势的概率为55.2%;双眼治疗情况下,检查间隔时间2年方案具有成本效用的概率为61.4%。结论:以Markov模型对4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提示免散瞳眼底摄片法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和效果,可作为我国DR远程检查方法;可采用DR检查间隔时间2年方案,即2年进行1次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DR检查间隔时间1年方案,即每年进行1次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内外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额预算制能有计划地将医疗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医保基金结算方式。本研究以英国英格兰地区及我国台湾地区和福建省三明市的医保总额预算模式为例,介绍了总额预算相关管理形式、考量因素和测算方法等。英国英格兰地区从医疗服务的"需求侧"出发,以加权人口数为测算基础,将需求和成本因素测纳入测算,对医疗服务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管理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等。我国台湾地区和三明市均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出发,以上一年度医疗服务结算金额为测算基础,其中,台湾地区将非协商因素、协商因素和付费者意愿等纳入测算,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院代表、参保人员代表和专家学者等;三明市将参保人数、民众就医需求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纳入测算,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总体来看,英格兰地区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过程较精细,参与预算的各方代表较多。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指导框架和测算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相关信息公开程度及参与人员代表性还需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总额预算指导框架;从需求角度出发,发展第三方专业测算机构;推动测算过程公开化,优化参与人员构成,以期提升我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消除子宫颈癌之HPV疫苗应用广东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实施对目标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共识专家组一致认为HPV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接种疫苗是子宫颈癌防控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国内外接种经验和广东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具体措施和咨询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以利于提高优先推荐人群HPV疫苗接种率。具体包括:加强公众及医务人员子宫颈癌防控知识的健康科普教育,增强疾病预防意识,以增加疫苗信心,提高接种意愿;逐步将HPV疫苗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程序,通过带量采购并大幅降低疫苗价格,多渠道增加支付途径,以提高HPV疫苗的可负担性;推荐低年龄段女性为优先接种人群,建议青春前期人群全程接种2剂次,多种渠道保障重点目标人群的HPV疫苗供应,以提高优先接种人群疫苗的可及性;丰富疫苗接种场景,让受种者获得更好的接种体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接种便利性;建立健全HPV疫苗接种与子宫颈癌筛查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促进区域内的三级预防联动工作;建设真实世界研究信息管理大数据研究平台,加强上市后的临床研究,探讨优化筛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子宫颈癌防控策略,为加速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中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某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中不同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通过分层变比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社区500例老年人进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方式选择意愿调查,应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涉及服务中,家庭、社区居家和社区机构养老选择意愿分别为57.6%、31.2%、1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及以上学历( OR=2.514)、由家属照料( OR=3.345)或无人照料( OR=4.229)、每月经济收入为3 000~5 000元( OR=1.891)、每月为养老支付1 000~3 000元( OR=2.572)、健康状况一般( OR=3.716)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 P<0.05);退休前有较好职业( OR=9.813)、每月经济收入3 000~5 000元( OR=3.222)、养老支付能力在3 000元以上( OR=6.902)、健康状况较差( OR=1.000)、无人照料( OR=4.386)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社区机构养老(均 P<0.05)。 结论:老年人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利用社会化养老的意愿更加主动和积极,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有无照料者和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中不同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核酸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中国住院患者采用乙型和丙型肝炎核酸筛查、免疫学筛查和无筛查策略时不同支付意愿(WTP)下的成本效果,探索最优策略。方法:以核酸筛查、免疫学筛查和无筛查为研究策略,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0 976元为WTP阈值,构建马尔可夫模型。引入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诊断治疗相关参数后,采用TreeAge Pro 2021软件创建以10万例住院患者作为模拟队列的决策树模型,计算不同筛查策略的总成本、总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和平均成本效果比,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相对无筛查策略,对队列患者乙型肝炎免疫学筛查策略增量总成本为11 049 536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4 762元/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而核酸筛查获得增量总成本19 208 059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9 873元/QALY;核酸与免疫学筛查比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5 834元/QALY。相对无筛查策略,丙型肝炎免疫学筛查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 731元/QALY,核酸筛查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 722元/QALY,核酸筛查与免疫学筛查的增量效果比为45 591元/QALY。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核酸检测费用超过214.53元时,在1倍GDP的WTP值下进行乙型肝炎核酸筛查不具有成本效果。当核酸检测费用超过132.18元时,在1倍GDP的WTP值下进行丙型肝炎筛查不具有成本效果。结论:核酸筛查策略能获得更多的成本效果。与对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无筛查策略比较,无论是核酸筛查还是免疫学筛查策略均具有成本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沙地区玫瑰痤疮患者的支付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玫瑰痤疮患者的支付意愿(WTP)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该疾病负担(生活质量)指标与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的相关性,为个体化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湘雅医院皮肤科通过微信招募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网络问卷方式,通过对一种假设一次性治愈该病治疗手段的WTP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临床特征、DLQI等方面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WTP值的影响因素。结果:435例中,女397例(91.3%),男38例(8.7%),年龄18~63(28.46 ± 8.33)岁,既往就医花费为(10 474.95 ± 834.19)元, M( P25, P75)为5 000(1 000,10 000)元;WTP值为(12 510.86 ± 990.84)元, M( P25, P75)为5 000(2 000,10 000)元;DLQI评分为11.2 ± 0.38。以WTP值> 5 000元定义为高WTP,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符合皮损主要位于面颊部( OR= 1.89, P= 0.041)及家庭年收入( OR= 1.63, P= 0.029)、病程(>1年)( OR= 2.82, P < 0.001)、既往1年内就诊次数( OR= 1.62, P < 0.001)、自评玫瑰痤疮严重程度评分( OR= 1.16, P= 0.002)、DLQI得分( OR= 1.52, P < 0.001)高的人群,其WTP更高。Spearman相关分析DLQI得分与WTP( rs= 0.27, P < 0.05)及相对WTP( rs= 0.133, P < 0.05)均呈正相关。 结论:长沙地区玫瑰痤疮患者中,WTP值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反映了较为严重的生活质量受损。WTP值可间接反映皮肤病生活质量并快速了解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IV自检模式在男男性行为者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珠海市MSM中HIV自我检测(HIVST)模式和现场HIV快速检测(HIV-RDT)模式的成本效果和支付意愿,为政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卫生服务提供者的视角,收集珠海市在2019年1-9月MSM参与两种HIV检测模式的成本投入和效果产出,采用TreeAge Pro 2019软件构建10 000名MSM队列决策树模型,测算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以敏感性分析模型中各参数的不确定性,绘制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评价策略的可支付性。结果:珠海市男同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动员参与HIVST和现场HIV-RDT的MSM人次数为2 303 vs. 816,发现HIV筛查阳性者人数为33 vs. 35,筛查阳性率为1.7 % vs. 4.3%。每筛查1例的成本为60.45元 vs. 240.43元,每发现1例筛查阳性的成本为4 218元 vs. 5 606元。决策树模型运行结果显示,每检测1例MSM的平均费用为44.67元 vs. 148.42元,ICER为负值。当发现1例HIV筛查阳性支付意愿低于6 528元时,HIVST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当投入高于该阈值时,现场HIV-RDT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 结论:珠海市现行的HIVST模式是具有经济学价值的公共卫生项目,决策者应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推广HIVST在MSM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深圳市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深圳市≥60岁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果。方法:以深圳市≥60岁常住人群为研究对象,构建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估与不接种疫苗相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成本效果。模型以周为周期,研究时限5年,模拟流感发病的季节性变化。采用5%的年贴现率对模型中的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进行贴现并计算净货币效益(NMB),以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70 892元)作为支付意愿阈值进行评价。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结果:与不接种疫苗相比,人均节约总成本35元并且多获得0.007个QALYs,人均获得的NMB为529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流感发病率和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是影响基线结果的主要因素。在1 000次的蒙特卡罗模拟中,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为100%。结论:与不接种疫苗相比,深圳市≥60岁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一项成本节约的疾病预防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