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又称为Ⅲ型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之一,在中青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约占30%~40%。目前国内外指南认为CPPS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治疗方法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近些年一些物理治疗方法相继出现,特别是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CPPS在临床上得到推荐和研究。目前ESWT治疗主要使用的是聚集式冲击波(fESWT),近年来也有研究使用放射式冲击波(rESWT),这些研究报道均表明ESWT治疗CPP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对CPPS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对其排尿症状和勃起功能的改善并不明显。ESWT治疗CPPS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物理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和规范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液压扩张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液压扩张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液压扩张组、冲击波组、联合组,每组44例。液压扩张组采用液压扩张治疗,冲击波组采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在液压扩张治疗基础上增加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评估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价生活能力,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液压扩张组(70.45%)、冲击波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增加,JOA肩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β-EP水平升高,VAS评分和PGE2、IL-6、TNF-α水平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液压扩张组、冲击波组( 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未发生关节内感染、皮肤红肿、麻木、心悸等不良事件。 结论:液压扩张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可有效治疗肩周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PGE2、β-EP、IL-6、TNF-α水平,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冲击波联合麻醉剂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麻醉剂使用对于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0月所有关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特征提取,使用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评估。采用RevMan 5.3版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受试者共1489例,其中体外冲击波组779例,对照组7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组可缓解疼痛( OR=1.93, P<0.00001)和改善功能( OR=1.92, P<0.00001),且麻醉剂的使用并不会影响结局指标( OR=2.19, P<0.01)。不同治疗模式(聚焦式和放射式)或不同治疗强度(中、高能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均同样有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ESWT可显著缓解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步行功能,在干预过程中使用麻醉剂不会影响疗效,且不同的治疗模式(聚焦式和放射式)或不同治疗强度(中、高能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均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放射式体外冲击波运动靶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运动靶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固定靶点组选择治疗前确定的固定压痛点进行治疗;运动靶点组在固定压痛点治疗的基础上,对被动、主动活动膝关节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点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膝部疼痛程度;用Lysholm评分表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2次后2组膝部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次后、治疗4次后,运动靶点组的膝部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固定靶点组(P均<0.05).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固定靶点组.结论 放射式体外冲击波运动靶点治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放射式体外冲击波固定靶点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肌骨超声介入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介入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康复科和骨科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98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分别行放射式冲击波治疗与肌骨超声介入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VAS、CMS、ROM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效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的VAS、CMS、ROM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的评分以及对照组同时点的评分,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83.7%),P<0.05.结论 肌骨超声介入联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效果理想,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强肩关节功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温针灸“肩三针”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劳损性冈上肌腱炎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温针灸“肩三针”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冈上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3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外展肌力及肩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64例患者完成试验,无脱落.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外展肌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3周VAS评分明显降低,外展肌力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温针灸“肩三针”可有效减轻冈上肌腱炎患者局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效更为稳定、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两种治疗方法对军事训练伤致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和封闭注射技术两种局部治疗手段对军事训练伤致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进行局部体外冲击波和封闭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展肌力评定及肩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纳入患者6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样本无脱落.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肩关节外展肌力和活动功能评分显著增加(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对照组[(4.2±0.9)分,(59.8±12.2)N,(66.25±11.46)分]相比较,观察组VAS评分[(3.7±0.7)分]明显降低,肩关节外展肌力[(66.6±11.7)N]和Constant?Murley评分[(73.66±13.80)分]均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和封闭注射治疗军事训练伤致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前者疗效更为持久和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穴位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穴位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穴位,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估两组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两组跌倒指数、肌力情况及两组步态参数.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跌倒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屈膝肌群和伸膝肌群的峰力矩(PT)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跌倒指数低于对照组,屈膝肌群和伸膝肌群的P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步长、步速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穴位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更利于改善老年KOA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且步态改善更明显,在促进老年KOA患者康复方面更具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体外放射式冲击波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35±9.70)岁,病程(3.06±1.49)a.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87±1.56)岁,病程(2.74±1.53)a.观察组患者先给予体外放射式冲击波治疗(extrae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治疗后2d再常规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of hyaluronie acid,HA)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HA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5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以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有无差异性;按KOA患者Kellgren-Lawrence分级(Ⅱ、Ⅲ级)将其分为观察组Ⅱ级、对照组Ⅱ级,观察组Ⅲ级、对照组Ⅲ级分别进行治疗前后VAS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治疗组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在治疗后1周及3月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月时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月较治疗后1周时的WOMAC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Kellgren-Lawrence Ⅱ、Ⅲ级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评分降低(P<0.05),Ⅱ级组治疗后1周后观察组VAS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OMAC评分降低(P<0.05),Ⅱ级组治疗后3月观察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Kellgren-LawrenceⅢ级患者中治疗1周及3月后VAS及WOMAC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ESWT联合HA较单纯行HA治疗KOA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