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集合序列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定量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集合序列(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者在冈上肌腱扫描中的图像质量,以及两序列的T2值在冈上肌腱不同亚区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本院慢性冈上肌腱炎的患者30例(肌腱炎组)及健康体检者26例(对照组),均进行了常规MRI、T2mapping序列和MAGiC序列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生根据冈上肌腱走行将其分为外侧、中间、内侧亚区,并在MAGiC序列及T2mapping序列上测量不同亚区定量值.对比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与MAGiC T2WI的图像质量,并测量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肌腱炎组与对照组在不同亚区各定量参数的差异以及两序列的图像质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对慢性冈上肌腱炎的诊断效能.对T2mapping序列与MAGiC序列测得的不同亚区T2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MAGiC序列重建图像MAGiC T2WI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5,P>0.05);MAGiC T2WI图像的CNR高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15.45(12.76,20.46)vs.9.94(8.74,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3,P<0.001),而MAGiC T2WI图像的SNR低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2.49(2.16,2.71)vs.5.82(5.1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09,P<0.001);MAGiC序列与T2mapping序列的T2值在肌腱炎组外侧亚区、内侧亚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iC序列的T1值在肌腱炎组外侧亚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亚区T2mapping T2值、MAGiC T1、T2值诊断冈上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822、0.663、0.799;内侧亚区T2mapping T2值、MAGiC T2值诊断冈上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711、0.762.MAGiC序列T2值与T2mapping T2值在冈上肌腱外侧亚区、中间亚区、内侧亚区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0.437、0.464).结论MAGiC定量图谱的T1、T2值与T2mapping T2值能够有效评估冈上肌腱内部成分的异质性,反映慢性冈上肌腱炎与正常肌腱内部成分的差异及肌腱自身的区域性差异,可为临床对冈上肌腱变性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药物注射。治疗前和治疗7 d、14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治疗7 d、14 d后,采用超声图像评价两组患者肩峰下滑囊积液的吸收情况。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的VAS评分下降,UCLA评分增加( 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VAS评分[(3.06±0.86)分]和UCLA评分[(24.83±1.74)分]、14 d后的VAS评分[(2.03±0.80)分]和UCLA评分[(30.93±1.46)分]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 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肩峰下滑囊积液吸收总有效率(80.0%)较对照组高(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能有效缓解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促进滑囊积液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肩关节镜手术中大量灌洗液进入术侧胸腔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性,年龄70岁,身高170 cm, 体质量68 kg,体质量指数23.5 kg/m 2。因"车祸致全身多处组织损伤伴疼痛2 h"入院。平素体健,无特殊疾病史。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CT肋骨三维成像提示左侧第4~7肋骨骨折,左侧第8肋骨局部骨质稍毛糙,两肺渗出性改变,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肩关节MRI检查提示左侧肩关节冈上肌、肩胛下肌腱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下肌肌腱损伤,左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退行性变伴关节少量积液;临床诊断为肋骨骨折、左肩袖损伤和多处软组织挫裂伤。在急诊科予清创缝合、抗炎和对症处理后自觉左肩疼痛和活动受限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转入骨科。于外伤后第8天拟行肩关节镜检查和韧带修复重建术。术前胸部CT复查显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第4~7肋骨骨折,双下肢B超未见血栓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部分肩袖损伤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及常规治疗部分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0例部分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非手术治疗,同时观察组接受肩峰下PRP注射治疗,对照组接受肩峰下激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CMS)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MRI图像。结果: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40~75岁[(55.9±9.1)岁] 。患者均获随访6.0~8.2个月[(6.2±2.9)个月]。治疗前两组VAS、CMS、IL-6、IL-1β、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VAS分别为(3.5±0.9)分、(1.4±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0.9)分、(1.8±0.5)分( P均 <0.01)。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CMS分别为(59.5±9.4)分、(86.5±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5±8.6)分、(78.5±8.4)分( P均 <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分别为(0.69±0.21)μg/L、(2.06±0.55)μg/L、(2.12±0.49)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2±0.26)μg/L、(2.67±0.48)μg/L、(2.87±0.51)μg/L( P均 <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分别为(0.37±0.11)μg/L、(1.14±0.23)μg/L、(1.27±0.25)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5±0.09)μg/L、(1.36±0.27)μg/L、(1.88±0.26)μg/L( P均 <0.01)。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3,6个月两组VAS、CMS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均 <0.05),且治疗后6个月各指标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MRI显示冈上肌腱下表面高信号消失,肌腱内部水平高信号减弱。 结论:PRP注射治疗部分肩袖损伤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ST)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低、中能量的体外冲击波间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钙化性ST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低能量组21例和中能量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疾病健康宣教和物理因子治疗,低能量组和中能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应强度的发散式ESWT治疗,低能量组ESWT强度为50~65 mJ、中能量组ESWT强度为75~90 mJ,ESWT治疗均为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分别对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3组患者的VAS和UCL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访时,3组患者的VAS和UCLA评分亦显著优于组内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低能量组和中能量组患者的VAS和UCL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 P<0.05)。VAS和UCLA评分的最佳得分为中能量组随访时的(1.95±0.74)分和(30.81±1.78)分。 结论:发散式ESWT可有效地缓解非钙化性ST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肩关节活动功能,而低能量与中能量的ESWT对非钙化性ST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介导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我们共收治40例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介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组20例(实验组)和超声介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组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的钙化灶缩小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8.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3个月、6个月较治疗前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钙化灶缩小( P<0.05)。治疗后2、4周两组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后4周超声下钙化灶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6个月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声介导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单一类固醇激素注射相比较,短期(<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中长期(>4周)实验组能更好地减轻疼痛、促进钙化灶吸收、恢复肩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尿酸血症对肩袖腱骨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对大鼠肩袖损伤修复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标签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正常尿酸组每天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给药。高血尿酸组每天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氧嗪酸钾灌胃给药。两组大鼠每周一上午检测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并记录。两组大鼠在第4周时损伤冈上肌腱,利用骨隧道缝合方式进行修复。以原来的方式灌胃饲养与定期检测。第8周时,处死大鼠,取肱骨头-冈上肌-肩胛骨标本,进行两组标本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分析、生物力学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第8周时,高尿酸组大鼠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尿酸组[(159.32±5.70) μmol/L比(83.34±8.83) μmol/L, t=22.859, P<0.01);高尿酸组大鼠血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尿酸组[(61.87±4.08) μmol/L比(33.50±3.32) μmol/L, t=17.055, P<0.01];高尿酸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高于正常尿酸组[(9.31±1.12) mmol/L比(5.68±1.05) mmol/L, t=7.455, P<0.01];两组标本肉眼观察结果显示,高尿酸组瘢痕粘连情况较差;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4周正常尿酸组可见腱骨愈合层次清晰,胶原纤维排列有序;高尿酸组可见肌腱骨交接面层次不清,胶原纤维排列疏松紊乱;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最大载荷低于正常尿酸组[(25.54±1.19) N比(35.85±0.45) N, t=-14.073, P<0.01];ELISA炎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标本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浓度高于正常组[(34.14±2.58) pg/ml比(8.32±0.69) pg/ml, t=-16.767, P<0.01],IL-6浓度高于正常组[(85.32±4.93) pg/ml比(60.07±7.80) pg/ml, t=-4.737, P<0.01],IL-1b浓度高于正常组[(103.00±1.39) pg/ml比(69.63±0.74) pg/ml, t=-36.738, P<0.01]。 结论:高尿酸血症不利于大鼠肩袖损伤修复后腱骨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定位下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下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超声定位下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1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治疗4周、12周后,记录2组患者钙化灶消失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4周、12周后的VAS、UCLA评分均改善( P<0.05)。2组患者治疗4周、12周后的VAS、UCLA评分较组内治疗2周后改善( 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VAS、UCLA评分与组内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2.19±0.40)分]、12周后[(1.63±0.55)分]的VAS评分较低,治疗4周[(32.19±1.18)分]、12周后[(33.43±0.94)分]的UCLA评分较高( P<0.05)。与组内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钙化灶消失有效率均增高( 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钙化灶消失有效率(78.13%)较高( P<0.05)。 结论:超声定位下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减轻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钙化灶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痛点触摸下放血疗法与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治疗急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比较痛点触摸下放血疗法与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女16例,男6例;年龄20~64(39.31±5.80)岁;左侧11例,右侧1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治疗.对照组23例,女15例,男8例;年龄19~66(40.67±6.13)岁;左侧12例,右侧11例;采用痛点触摸下放血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1例,治疗1周后因个人原因放弃随访,其余44例完成全部随访,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VAS、UCLA、Constant-Murley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点触摸下放血疗法与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均疗效明显,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能够有效减轻局部疼痛,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基层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操作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研究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2 年9 月收治的64 例冈上肌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32 例予以"肩三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32 例予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2 组均治疗 3 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及治疗1、3 周肩关节外展肌力和活动度变化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及治疗1、3 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及治疗1、3 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 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 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相对表达水平变化情况,观察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3/3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1、3 周肩关节外展肌力及活动度水平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 1、3 周肩关节外展肌力及活动度水平均大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1、3 周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FIM评分及CMS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 1、3 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FIM评分及C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 1、3 周NLRP3 炎症小体相关NLRP3、Caspase-1 及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3 周NLRP3、Caspase-1 及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88%(7/3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63%(5/32),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冈上肌腱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且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 炎症小体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