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思考与练习"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从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促学3个角度,通过巧用、重组及改编情境绘制流程图、模式图和结构图;通过拓展方式、范围及多种改编等方法将原来相对简单的题型和情境应用在教学中.化解学生情感上难以进入新课、知识脉络不清晰及复习课知识难以提取的障碍;突破文字描述抽象、逻辑思维不清楚的难点;打破课堂及课后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和题型单一的限制等,以实现高中生物学新教材"思考与练习"的教学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教材逻辑结构的本土资源贯穿式情境教学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基于教材呈现的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挖掘江西本土资源,以江西省省花杜鹃花的种子萌发为贯穿式情境,设置走近省花、探究省花、推广省花3个主题环节,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这一核心概念,达成思维进阶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美护理本科《母婴护理学》教材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中美两国本科《母婴护理学》教材在逻辑框架、内容、形式结构和配套资源方面的异同点,探索我国该门学科教材进一步发展和革新的方向.方法 采用教育学中的比较研究法对中美《母婴护理学》教材进行比对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本国教育状况和特点,找寻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和空间.结果 中美《母婴护理学》教材在逻辑理念、内容、架构和辅助材料等方面具有相似性,都体现了护理的特色,重视母婴的专业性,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相比于中方,美方教材更注重健康孕产妇人群的照护,且对少数弱势孕产妇群体给予关注;运用案例、提问、图表等形式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且注重思维、循证等能力的培养.结论 在突出护理特色、凸显整体护理理念、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美方教材融入行业标准的理念;参考美方教材紧密结合案例与知识点的方式;借鉴美方教材培养学生思维及循证能力的方法,实现我国《母婴护理学》教材的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概念间关系设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临床应用设定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的概念间关系,通过建立概念间明确的关联关系,实现概念的逻辑化定义.方法:基于SNOMED CT逻辑定义思路,借鉴SNOMED CT、UMLS、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框架等现有术语系统中的关系类型进行研究讨论,确定概念间关系,注重体现中医特色.结果: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参考教材、标准等权威来源的描述性定义和专家经验,共设定概念间关系17种及与之对应的反向关系17种.结论:概念间关系设定及概念的逻辑化表达有利于中医临床电子病历规范化录入,实现中医临床信息结构化存储、共享和利用,中医临床数据的分析与中医临床经验借鉴等.目前概念间关系的设定还不够完善,随着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还将进行多次修订和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六气理论缺失与中医理论体系结构性缺陷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体为天地所生,故中医十二经络脏腑体系体现了中医天(地)人相应的关系,环环相扣,有着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中医将自然之阴阳划分为六气,并以三阴三阳来标注.在五行、六气基础上,构建了十二经络脏腑体系.因此,中医的十二经络准确表达了人是天地和合所生的内涵,或者是类比自然五运六气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丢掉了六气内容就意味着无法真正阐明中医天人相应的科学内涵,割裂阴阳五行与十二经络之间的关系,导致其中医理论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框架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医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形成、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框架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引人到了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之中.文章重点针对框架理论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医教材、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等方面的相关应用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认为虽然目前主要围绕中医理论体系相关概念、范畴为核心,重点开展了理论框架的梳理、比较研究,但是需要在梳理各种概念、范畴之间的层级关系、明确逻辑关系、整合框架结构方面加强,从而进一步提出新的系统认识,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学术内涵以及发展规律,更好地促进中医理论体系精华的传承、守正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利用DNA结构探索科学史解释科学本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科学史是向学生解释科学本质的良好材料,以DNA结构探索科学史为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科学史素材,将基本概念及理论与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工作特点有机联系起来,建立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科学史教学过程,从不同层面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科学过程的真实面貌,进行科学本质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目录对比研究——以"免疫系统"一章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目录部分,发现两者有以下5个方面不同:一是地位有别,两本教材的目录框架结构不同;二是切入点有别,知识点的编排逻辑不同;三是侧重点有别,章节名称不同;四是导入设计有别,章节导入所占篇幅及导入语不同;五是实验体现形式有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科学革命的视角看《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结构性范式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中医内科学的理论革新建立哲学基础,满足当今医学实践的需要,借用范式理论,着重于对现行《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结构性范式"进行哲学考察.《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结构性范式"本质上是以证素为核心的病机语言体系和以二分法为特征的分析逻辑体系.原有的《中医内科学》范式已不能适应当代中医实践复杂性的要求,故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革命".革命的重点在于:保留"多维度"的思维,引导"二分法"向"层次论"转变,并且抛开"中西"意识形态的成见,践行医学的"西体中用"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美高中生物学主流教材编写逻辑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为例,从体例结构、文字系统逻辑、图像系统逻辑、练习系统逻辑4方面,对中美高中生物学主流教材的编写逻辑进行比较.在总结两国教材编写逻辑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与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