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不同人口学特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成都市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及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捐献的44 50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献血者共计捐献112 836人次单采血小板;其年龄为18~60岁;男性献血者为31 260例,女性为13 248例。对本中心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献血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血液检验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其中,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单采血小板捐献次数、文化程度、职业;血液检验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同人口学特征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于献血前与所有献血者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组44 508例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为4.96%(2 206/44 508)。不同性别、年龄、单采血小板捐献次数、文化程度及职业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2.648、108.012、390.095、168.835、122.255, P<0.001、0.001、0.001、0.001、0.001)。②男性献血者的ALT检验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女性,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351/31 260)比0.17%(23/13 248), χ2=100.618, P<0.001]。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者的ALT、HBV、HCV、HIV检验不合格率最高,36~45岁者献血者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01%(138/13 688)、1.85%(253/13 688)、1.63%(223/13 688)、0.64%(87/13 688)、1.79%(141/7 898),并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上述检验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2.287、51.130、51.591、32.236、41.021, P<0.001、0.001、0.001、0.001、0.001)。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HBV、HCV、TP、HIV不合格率分别为1.57%(537/34 264)、1.27%(435/34 264)、1.41%(484/34 264)、0.44%(151/34 264),均显著高于献血次数≥2次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7.742、26.792、56.858、13.501, P<0.001、0.001、0.001、0.001)。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献血者的ALT、HBV、HCV、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分别为1.14%(112/9 792)、2.31%(226/9 792)、1.39%(137/9 792)、2.03%(199/ 9 792),并且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的上述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6.409、80.894、11.244、80.429, P<0.001、0.001、0.001、0.001)。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其他职业献血者的ALT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农民职业献血者的HBV、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19%(186/15 529)、2.01%(106/5 266)、2.15%(113/5 266),并且不同职业献血者的上述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0.489、36.368、92.329, P<0.001、0.001、0.001)。 结论:2015-2019年成都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18~25岁、初次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其他职业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血液检验不合格率较高。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在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宣传及招募过程中,应注意提高不同人群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并且加强对血液检验不合格高风险人群的献血前指导及献血时征询,从而提高无偿献血血液检验合格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公众对异种移植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器官移植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在线接收异种移植问卷调查的年龄≥18岁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异种移植调查问卷共46个单选题,包括受访者人物特征和量表两大部分。问卷发布在问卷星平台(https://www.wjx.cn)上,随机选取成人受访者,在线匿名填写。数据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等。结果: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共获得有效问卷4 414份,有效率100%。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2,提示量表信度良好。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量表划分成5个维度,即器官来源、决定、社会心理改变、感染风险和其他风险。如果猪器官能够被证实可行,且风险和预后与人体器官基本相同,65.4%受访者明确支持异种移植。受访者中,31~50岁、男性、出生/常住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高、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本人/家人/朋友已经做了或者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本人/伴侣支持器官捐献、未来可能有器官移植需求、曾与家人/朋友讨论过器官捐献或者器官移植话题、曾无偿献血、有志愿服务史、无神论者或信奉佛教/基督教者、听说过异种移植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支持异种移植。相关性分析提示,5个维度之间均两两相关。结论:不同人群对异种移植态度有差别,但总体态度友好。受访者对异种器官移植相关风险特别是受者术后社会心理改变比较关切,相关研究需要加强。对待不同人群,应进行相应的分层教育。异种移植相关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的拓展、加大宣传力度、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等措施有望提高这一新技术的支持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1例高危行为献血者HIV感染的追踪检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无偿献血者,男性,26岁,未婚,大学本科,初次献血,2021年5月1日通过交友软件结识网友并在无任何保护措施下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2021年5月18日隐瞒高危行为史参加单位组织的团体献血,经体检、初筛合格后捐献全血300 mL。留样管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IV抗体,采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检测,试剂1(厦门英科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代试剂)检测S/CO值为0.05,无反应性,试剂2(法国伯乐公司,4代试剂)检测S/CO值为1.79,低值反应性,胶体硒法(美国雅培公司)阴性,核酸检测(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HIV RNA混样检测 Ct值为23.9,单人份检测 Ct值为21.0,蛋白印迹试验(WB)法(上海英旻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HIV抗体无条带,结果报告为"HIV抗体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芜湖市非亲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芜湖市非亲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捐献志愿者的招募情况。方法:选择2007-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中心血站招募的3 810例PBSC捐献志愿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低分辨配型全相合,并且同意参加高分辨配型的75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并且纳入研究组。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本站2007-2020年每年1~3 d参加无偿献血的共计1 634例献血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年龄为18~55岁;男性分别为60和916例,女性分别为15和718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相关资料。根据每年安徽省红十字协会要求完成的PBSC捐献者招募数量,计算本站2007-2020年的PBSC捐献志愿者招募任务年完成率和数量完成率。2组受试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构成比等比较,采用 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 2007-2020年本站PBSC捐献志愿者的招募数量完成率和年完成率分别为97.7%(3 810/3 900)和64.3%(9/14)。研究组75例PBSC捐献志愿者中,17例(22.7%,17/75)成功完成PBSC捐献。② 2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在校大学生和文化程度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6.780、61.653、18.764、278.183, P<0.001、0.001、0.001、0.001)。研究组PBSC捐献志愿者以36~45岁(46.7%,35/75),男性(80.0%,60/75),本科及以上学历(37.3%,28/75),以及非在校大学生(90.7%,68/75)为主。 结论:36~45岁、男性、非在校大学生为芜湖市PBSC捐献志愿者招募的重点人群。芜湖市中心血站应针对这部分人群,建立PBSC捐献志愿者招募策略,以提高PBSC捐献志愿者招募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小红细胞贫血因子和低血红蛋白密度在献血人群铁缺乏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新红细胞参数小红细胞贫血因子(MAF)和低血红蛋白密度(LHD%)在筛查献血人群铁缺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按照性别不同随机抽取2022年1月1日至2月28日在福建省血液中心进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400名献血者,年龄36(28,46)岁,其中男女各200名。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将其分为健康组299例,储铁缺乏(ID)组54例和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组47例,检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并通过公式计算MAF和LHD%。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健康组、ID组和IDE组指标之间的差异,Spearman法评估MAF和LHD%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CH、MCHC、MAF和LHD%对献血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结果:ID组的MAF为11.81±0.81,高于IDE组的10.69±0.95,低于健康组的13.17±1.24,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10.784, 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ID组的LHD%为2.61(1.87,3.91)%,低于IDE组的5.60(2.99,8.02)%,高于健康组的1.74(1.22,2.73)%,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H=62.166, 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101例铁缺乏组中,MAF与SF、SI和TS呈正相关( r=0.426, P<0.01; r=0.547, P<0.01; r=0.566, P<0.01),LHD%与SF、SI和TS呈负相关( r=-0.397, P<0.01; r=-0.400, P<0.01; r=-0.479, P<0.01)。MCH、MCHC、MAF和LHD%诊断I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45、0.646、0.819和0.646,此时当MAF临界值取12.56,敏感度为67.90%,特异度为83.30%;各对应指标诊断ID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01、0.834、0.941和0.834,此时当MAF临界值取11.73,敏感度为87.60%,特异度为87.20%。 结论:MAF对铁缺乏尤其是ID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无偿献血者铁缺乏的筛查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2和2017年中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2012和2017年中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方法:选择2012和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家血液中心和3家中心血站,共计36家采供血机构为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自行设计的《采供血情况调查表》,调查这36家采供血机构2012和2017年的全血、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以及全血、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红细胞类成分血及血浆的临床供应量。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上述指标,计算人均献全血量、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量、人均用血量、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人均用血量和人均献全血量比率、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和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量比率,进而获取全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结果:2017年相较于2012年,纳入本研究36家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全血采集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人均献全血量、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的增长率分别为12.8%、67.5%、4.0%、55.0%;这4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西南(34.1%)、西北(155.3%)、西南(14.0%)、西北(136.0%)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西北(0)、东北(34.6%)、西北(-6.7%)、华南(24.7%)地区。②全血、红细胞类成分血、血浆、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临床供应量,人均用血量,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的增长率分别为-75.1%、18.1%、20.6%、69.6%、-22.5%、8.0%、64.4%;这7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东北(-53.2%)、华中(44.5%)、华中(72.7%)、西北(152.4%)、华南(446.2%)、华中(28.6%)、西北(132.1%)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西南(-97.4%)、西北(1.8%)、东北(-2.1%)、东北(34.8%)、华中(-98.5%)、西北(-6.7%)、东北(31.9%)地区。③临床供应的红细胞类成分血中,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的临床供应量增长率分别为56.6%、-82.1%、55.1%、-9.3%;这4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华中(107.6%)、西北(-64.8%)、华中(337.1%)、东北(284.6%)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华北(28.2%)、华北(-92.6%)、西北(-1.1%)、西南(-30.0%)地区。④ 2012年全国的全血供需基本平衡,单采血小板的供需基本平衡或供应量>需求量;2017年全国的全血需求量>供应量,单采血小板的供应量>需求量。结论:2017年与2012年比较,全国采供血机构的血液采集量大幅增长,临床供应量亦相应增长。2017年全国的全血和单采血小板均存在供需矛盾,并且供需关系存在地区差异。采供血机构需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措施,增加血液采集量,并且建立省际和省内的血液调配机制,以保障危重患者的血液供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华东地区首家人乳库运行与质量控制10年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华东地区首家人乳库10年运行与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13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人乳库运行情况、捐乳者与受捐者特征、捐乳的临床应用、运行成本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及描述。2016年开始进行本院人乳库运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并实施质控措施。采用 χ2检验比较质控前(2013年至2015年)与质控后(2016年至2023年)人乳库运行、捐乳者和受捐者相关数据。 结果:人乳库建库10年间共收到1 974例捐乳者的捐乳9 390.41 L,捐乳者合格率为86.47%(1 707/1 974),捐乳合格率为98.01%(9 203.21/9 390.41),总捐乳次数达21 757次,个人最高捐乳次数达195次。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捐乳人数、捐乳量和总捐乳次数明显下降,但人均捐乳量和人均捐乳次数10年间基本呈持续上升趋势。质控后与质控前相比,捐乳者合格率[96.75%(1 253/1 295)与66.86%(454/679), χ2=340.33, P<0.001]和捐乳合格率均提高[98.19%(8 366.76/8 521.08)与96.22%(836.45/869.33), χ2=16.33, P<0.001]。共计11 197例受捐者接受了6 615.38 L捐乳,捐乳利用率达71.88%(6 615.38/9 203.21)。本院人乳库目前的运行方式为“无偿捐献,免费使用”,运行10年在耗材、检测、人力、能源及固定资产成本上共花费935.59万元,每升捐乳的成本为996.32元(935.59万元/9 390.41 L),单位成本为1.00元/ml。 结论:本院人乳库已稳定运行10年,捐乳来源丰富,惠及大量新生儿。质控措施有效提高了捐乳者合格率和捐乳合格率,为危重患儿救治提供了更优的营养来源。但人乳库运行成本较高,尚需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乳库运行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浙江省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选取温州地区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成功捐献血液时同步留取的5 241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对戊型肝炎病毒(HEV)进行HEV-IgG抗体、HEV-IgM抗体及核酸(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定量检测及测序。收集献血者献血登记资料,记录各检测结果阳性率,并分析不同人群HEV感染状况。结果:HEV-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3.60%(1 237/5 241),HEV-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29%(15/5 241),HEV RNA检测阳性率为0.08%(4/5 241)。HEV-IgG检测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χ 2=379.49, P < 0.05),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χ 2=5.12, P < 0.05)。HEV-IgG及HEV-IgM检测阳性率均随献血次数增加而升高(χ 2=40.87、8.30,均 P < 0.05),2023年阳性率高于2022年(χ 2=51.03,13.35,均 P < 0.05),春季阳性率高于冬季(χ 2=51.03、13.35,均 P < 0.05)。HEV RNA阳性献血者仅有1例HEV-IgG及HEV-IgM抗体检测均呈阳性,其余3例均为阴性,仅有1例测出基因分型,基因分型为Ⅳ型。 结论:浙江省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EV感染率较高,流行HEV基因分型为Ⅳ型,性别、年龄及献血次数等分布特征可作为辅助筛查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细胞处理仪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建立血细胞处理仪(NGL-BBS)新程序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与传统手工法比较对血小板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白膜法从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全血中分离并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分别采用血细胞处理仪(NGL-BBS)设定的新程序(观察组)和手工法(对照组)进行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修改血细胞处理仪原洗涤红细胞程序参数建立新的洗涤血小板程序,具体参数如下:稀释量150 mL,洗涤量150 mL,稀释速度100 r/min,洗涤速度120 r/min.流式细胞术比较两组洗涤混合血小板的生物活化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率,并使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测量和比较两组洗涤混合血小板的MA值.结果 观察组洗涤混合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t = 4.11,P<0.01;t = 10.78,P<0.01);观察组血小板的血栓弹力图M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t = 6.67,P<0.0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血细胞处理仪(NGL-BBS)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的方法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明显小于手工制备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扎根理论的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在濒临死亡情境下,对 26 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及选择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分解、检测、比较、概念化及类属化,并围绕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进行理论编码.结果显示,构建了扎根于原始资料的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新利他主义动机心理模型,形成了正确生死观构筑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认识基础、追寻意义存在构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心理特征及利他主义新理念成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三条新理论,对诠释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行为具有一定参与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