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降低环境因素对心率提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方法:首先,采集指尖视频并按照30帧/s的帧率进行图像提取,并将图像分离成R、G、B 3个通道图像.通过对比3个通道图像的亮度变化强弱情况,选取对指尖血流信号最为敏感的G通道作为信号源,提取图像亮度变化信息生成时长为10 s的容积脉搏波.其次,对该波形进行数字滤波、去除基线漂移、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后,根据最大谱峰位置信息预估心率.最后,在BUT PPG数据集(Brn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martphone PPG Database)上验证提出的算法对心率的预测效果.结果:提出的算法心率预测值与实际心率的均方差、均方根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71、1.92和1.2次/min.结论:提出的算法预测心率的准确率高,适合部署于手机进行日常心率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便携式脑电图仪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及医联体平台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拟提供一套方便癫痫患者进行院外长期监测的便携式脑电图设备,从而建立一个用于癫痫数据监测与联合诊疗的医联体平台。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级医院)和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下级医院)癫痫中心门诊的29例患者,其中确诊癫痫28例,痫样发作1例。使用便携式脑电图仪采集脑电图,每周采集一次,随访3个月。记录发作次数、发作形式、用药种类、脑电图导联数及阳性率。患者病历资料及脑电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存储至云端数据库,构建医联体平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可基于该平台实现对癫痫患者数据的分级诊断和资源共享。结果:便携式脑电图仪采集的脑电数据伪迹较少,可以监测到完整的睡眠周期,且能记录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29例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共进行148次脑电图监测,监测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85例,脑电图阳性率为57.4%。全面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阳性率(84.9%)较局灶性发作者更高(42.1%)( P<0.01);使用2~3种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及3个月内发作次数频繁的患者,脑电图阳性率也更高( P<0.05)。医联体平台中的上级医院医生根据发作情况和脑电数据作出诊疗建议:11例无发作患者及4例发作与脑电图均改善的患者,分流至下级医院继续随访;14例发作控制不佳和(或)脑电图持续痫样放电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调整用药。下级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医联体平台查看诊疗建议,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及随访。 结论:结合便携式脑电图仪,本研究建立了一个针对癫痫患者的医联体平台,从而达到长期监测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多学科门诊及北京市朝阳区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社区为我院医联体)就诊的1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医联体模式开展6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治疗依从性(采用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情绪管理6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活动管理行为及烟酒嗜好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联体模式下微信平台提供了规范、一致、连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效果监测、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及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社会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反应蛋白水平与有薪工作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工作能力损失的相关性研究初探:基于脊柱关节炎智能移动管理系统的真实世界数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探究C反应蛋白(CRP)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工作能力损失的相关性。采用脊柱关节炎智能管理系统(SpAMS)连续收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为AS的患者,评估CRP与工作效率及活动障碍调查问卷(WPAI)中因病缺勤时间比、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和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的相关性。共纳入551例有薪工作的AS患者,患者既往7 d因病缺勤时间比为(11.0±25.1)%,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为(23.9±20.3)%,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为(30.9±27.5)%,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为(25.6±21.9)%。与CRP≤3.17 mg/L者比,CRP>3.17~≤11.30 mg/L者、CRP>11.30 mg/L者病程更长,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BASMI)更高,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和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更大,接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和传统中药治疗者更多。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CRP每升高10 mg/L,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升高1.4%(1.1%~1.8%),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升高1.1%(0.5%~1.6%),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升高1.7%(1.3%~2.1%)( P值均<0.05)。工作的AS患者,基线CRP水平越高,疾病对患者既往7 d工作效率、总生产力和日常活动的影响越大,提示治疗随访中监测CRP水平非常重要,抗炎治疗可能对提高AS患者工作能力有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徽省淮南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现状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2018-2022年淮南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搜集现状资料,结合每年度双随机抽检结果,统计消毒效果监测情况,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及该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监督检查表、问卷调查表、随机采集样品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等手段,每年全覆盖监督检查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按照GB/T5750-2006检测方法和GB14934-2016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监督检查内容,分析如何提高该行业产品卫生质量和卫生监督效果。结果:2018-2022年,淮南市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88%,规模越大的企业产品合格率越高,法律法规知晓率也越高。影响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企业规模、年度抽检合格率、法律法规知晓率等。结论:通过该行业日常监管的经验和法律法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行业监管的关键症结,提出完善行业法规的建议和改善措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消除夜间血压管理盲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评估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及其波动特征的有利工具,能够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病事件及死亡风险。通过ABPM检查,有效识别诊室外时间段的血压异常,检出夜间血压下降不足、晨峰高血压、清晨高血压、非勺型血压波动类型等病理状态,并采取优化药物干预策略。有效管理夜间睡眠时间段的血压状态,是高血压管理的新课题。本讲座从夜间睡眠状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意义、ABPM应用指征和基于ABPM高血压个性化治疗三个角度做个简要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2年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分支BA.5.2的流行特征与基因组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2022全年新型冠状病毒分支BA.5.2流行特征与基因组学特征,为科学监测和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全年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呼吸道标本,过滤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法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截止2022年12月中旬累计获得2 881条新冠病毒全长序列,其中BA.5.2占比12.22%,与Wuhan-Hu-1参考基因组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中位数分别为99.2%和99.0%。352条BA.5.2新冠序列共发现271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常见突变位点有ORF1ab区域的S135R和S蛋白区的D614G等35个;常见缺失位点有ORF1a基因的3 675~3 677位、ORF9b基因的27~29位和S基因的69~70位等;未发现插入变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北京市2022全年的BA.5.2的病毒基因组均位于GR进化支,与GISAID上的其他分支以及北京监测的其他分支存在一定的进化距离。结论:北京市2022年BA.5.2变异株的流行规律基本与全球流行趋势相一致。352条新冠病毒序列由于时间跨度长、多波输入和本土局部传播疫情共同构成,进化树存在多个进化分支并且存在高达271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加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规监测和全基因组测序,及时了解北京市新冠流行毒株的变化,为及时调整疾病防控策略提供指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光敏性枕叶癫痫的电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光敏性枕叶癫痫(POLE)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2例POLE的患儿资料,对相关临床资料、脑电图、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儿中,女12例,男10例;3例合并轻度智力发育落后。癫痫发作症状中,仅3例主诉有视觉先兆的主观症状,常见的症状为眼部运动(11例次)及呕吐(6例次)、头痛(3例次)、头晕(3例次)等客观症状。病程中均有局灶性发作,20例有继发双侧强直-阵挛发作,5例兼有全面性肌阵挛发作。22例患儿脑电图均监测到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其中单纯局灶性放电6例,单纯广泛性放电10例,广泛及局灶性放电共存6例;19例诱发了光阵发反应,其中单纯局灶性放电4例,单纯广泛性放电6例,局灶及广泛性放电共存9例;16例诱发光惊厥反应,其中15例为枕叶起始局灶性发作或局灶继发双侧强直-阵挛发作,另1例仅诱发肌阵挛发作。18例使用了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治疗,并进行了随访,常用的前3位药物为丙戊酸(12例)、左乙拉西坦(8例)、拉莫三嗪(4例),13例癫痫发作得到了控制。结论:POLE发作期的视觉先兆不显著,临床医师应有意识地询问日常生活中癫痫发作与光刺激的关系,避免该综合征的误诊或漏诊。POLE脑电图常出现局灶性放电和广泛性放电共存,且可伴随全面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选择ASMs时应兼顾共存现象,慎重选择钠离子通道阻滞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我效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血我效能(日常生活、遵医行为、健康行为、药物治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干预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健康饮食、自我监测血压、定期复查、遵医服药、乐观心态及运动锻炼的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