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早期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生儿出生后面临从胎儿循环到成人循环的过渡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复杂。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心血管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后早期血压不稳定,易合并低血压,可导致各脏器血流灌注不足、脑损伤,严重者甚至死亡。然而,低血压并不等同于低灌注,临床医生不能仅凭血压值进行干预,需结合血流动力学情况。目前国际上对早产儿低血压的定义和干预阈值尚未达成共识。该文对早产儿早期低血压的定义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和龙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28~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B超和MRI检查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PO水平,质谱分析检测EPO基因多态性,比较EPO基因rs1617640、rs551238和rs507392共3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发生脑损伤的风险。结果:共纳入304例,脑损伤组135例,对照组169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PO基因rs1617640位点GT基因型患儿血清EPO水平低于GG、TT基因型患儿( P<0.05);rs507392位点CT基因型患儿血清EPO水平低于CC、TT基因型( P<0.05);rs551238位点不同基因型患儿血清E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损伤组rs1617640位点GT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0);rs551238位点AA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01),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 P=0.004);rs507392位点不同基因型比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PO基因rs1617640位点GT基因型、rs507392位点CT基因型患儿血清EPO水平较低;rs551238位点AA基因型可能是早产儿脑损伤的易感基因型,rs551238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早产儿脑损伤的易感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s)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32只3日龄新生大鼠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经右颈动脉结扎及术后缺氧建立PVL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法检测大鼠右侧半脑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line basic protein,MBP)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右侧半脑脑组织TREM1和TREM2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Model组脑组织较Sham组损伤明显,免疫荧光显示Model组大鼠MBP平均光密度(26.629±2.317)明显低于Sham组(33.579±2.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124, P<0.05)。Model组TREM1蛋白相对表达量(0.789±0.120)明显高于Sham组(0.567±0.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891, P<0.05),Model组TREM2蛋白相对表达量(0.544±0.133)明显低于Sham组(0.791±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67, P<0.05)。 结论:TREM1和TREM2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中表达量发生异常变化,提示TREMs可能参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病理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脓毒症发生概况及其不良预后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晚发型脓毒症(LOS)的发生概况及其不良预后。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北方新生儿协作网(SNN),收集并分析2018至2021年35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 639例VLBWI的一般资料、围生期情况及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LOS,分为LOS组和无LOS组,LOS组根据是否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化脓性脑膜炎分为3个亚组。采用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OS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结果:6 639例VLBWI中男3 402例(51.2%),发生LOS 1 511例(22.8%),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及超早产儿LOS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92/1 176)和34.2%(378/1 105);LOS组死亡157例(10.4%),其中LOS并发NEC组死亡48例(2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OS并发NEC组与病死率和3~4级脑室内出血(IVH)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的增加均相关( OR=5.27、2.59、3.04、2.04,95% CI 3.60~7.73、1.49~4.50、2.11~4.37、1.50~2.79,均 P<0.01);LOS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死率和3~4级IVH或PVL、中重度BPD发生率的增加均相关( OR=2.22、8.13、3.69,95% CI 1.30~3.77、5.22~12.67、2.49~5.48,均 P<0.01),而LOS不并发NEC或化脓性脑膜炎组仅与中重度BPD发生率的增加相关( OR=2.20,95% CI 1.83~2.65, P<0.001)。排除污染菌后,血培养阳性共456例,其中革兰阴性菌265例(58.1%),革兰阳性菌126例(27.6%),真菌65例(14.3%);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47例(32.2%),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2例(15.8%),再次为大肠埃希菌39例(8.6%)。 结论:VLBWI的LOS的发生率较高,常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LOS与中重度BPD不良预后相关,并发NEC时预后差,病死率最高,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时增加脑损伤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种油脂肪乳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油脂肪乳(soybean,medium-chain triglyceride,olive and fish oils,SMOF)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NEC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应用脂肪乳的种类分为SMOF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glycerides,MCT/LCT)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9例早产儿,SMOF组34例,MCT/LCT组35例。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发病急期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包括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及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MCT/LCT相比,应用SMOF的NEC早产儿肝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无明显降低,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期补充维生素AD改善早产儿预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维生素AD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可维持机体视觉、免疫、呼吸道和胃肠上皮及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早产儿由于产前体内维生素AD储存量少、经食物摄取量少、能量代谢旺盛等特点,容易出现维生素AD缺乏。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D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该文主要就补充维生素AD改善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损伤和代谢性骨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生后1周内补充维生素AD可以改善早产儿并发症,从而为减少早产儿主要并发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脑缺氧,其病因多样,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病残的重要原因,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经济负担。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血氧脑功能成像技术,已有研究者将其用于早产儿及危重患儿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后评估。本文旨在于探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以及亚低温治疗中疗效评估新工具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新生儿脑损伤发生过程中,脑氧饱和度的改变先于脑电图、神经功能及组织形态的改变,脑氧饱和度监测是早期预测指标。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具有无创、持续、床旁监测、安全可行的特点,是脑氧饱和度监测的重要工具。采用NIRS可测定新生儿脑血流容积、脑血流流量的正常值,可用于胎儿-新生儿过渡期不良分娩和复苏效果的监测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判断,以及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测等,值得在新生儿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产儿在矫正胎龄足月时的振幅整合脑电图与MRI所示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和MRI可用于识别和监测早产儿脑损伤。该研究以一个包含了523例早产儿的队列为基础,探讨早产儿aEEG和MRI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产儿脑室旁静脉性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总结早产儿脑室旁静脉性脑梗死(periventricular venous cerebral infarction, PVI)患儿的临床病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早做出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经超声诊断的16例新生儿PVI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表现、危险因素及结局进行分析。根据超声表现,将患儿脑损伤程度分为轻度PVI( n=5)和重度PVI( n=11);按患儿发病时间,分为典型PVI(发病时间为生后6~96 h, n=14)和非典型PVI(发病时间为生后<6 h或>96 h, n=2)。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16例PVI患儿胎龄25 +2~33 +1周,中位胎龄27周;出生体重660~1 760 g,中位出生体重1 065 g。所有患儿生后1周超声影像均表现为PVI,其中11例在生后1周确诊,5例为漏诊,当时诊断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为惊厥5例,余患儿表现均无特异性,所有患儿均存在Ⅲ级及以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7例患儿累及双侧脑半球,5例累及左侧,4例累及右侧。15例大范围梗死。6例中线移位。6例生后4~25 d出现梗阻性脑积水,8例生后5~25 d出现脑实质软化。(2)轻度PVI组患儿的窒息发生率低于重度组(1/5与10/11, P=0.013),窒息是重度PVI的高危因素( OR=40.000,95% CI:1.982~807.100)。(3)典型与非典型PVI组的各临床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4)16例患儿中,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失访,5例后期智力运动发育落后,1例生长发育正常。轻度与重度PVI、典型与非典型PVI的预后(死亡及好转出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365和0.700)。 结论:早产儿PVI多发生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时间多在生后1周内。临床可表现为惊厥,但多无特异性。生后窒息可能导致重度PVI,PVI近期病死率较高,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