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成长逆境与端粒长度关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早期成长逆境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相关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线索提示早期成长逆境与生物学老化相关,而目前较为公认的生物学老化指标是端粒长度,故探究早期逆境与端粒长度的关联对揭示逆境的相关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不同逆境类型、暴露时间及研究设计对早期逆境与端粒长度关联的可能影响,为早期成长逆境的干预提供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生活逆境与抑郁症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与生物、心理及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早期生活逆境是抑郁症发生的风险因素。伴早期生活逆境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不同,其认知受损程度更重、自杀风险更高,这可能与认知模式的改变有关。此外,早期生活逆境对抑郁症患者可造成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特异性改变。现就早期生活逆境与抑郁症的关联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探索抑郁症发生的综合原因并进行早期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潜变量增长建模的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发展轨迹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发展轨迹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使用潜变量增长建模研究的乳腺癌患者CRF轨迹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3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归纳。结果:纳入12项纵向研究,发现2~5条CRF轨迹分类;其中5项研究描述了基于严重程度的轨迹,4项研究报告了可变性趋势,3项研究深入至多维模式;确定了高疲乏组的预测因素,包括抑郁症状、睡眠障碍、焦虑、高体重指数、慢性压力、整体健康状况差、童年逆境、化疗、细胞因子sTNF受体-RⅡ、IL-1β和IL-10等。结论:使用潜变量增长建模发现了CRF相对、相似的异质性轨迹,部分因素的作用证据不尽一致,需要在更多样化的环境中进行验证和深入研究,并提高混合模型报告的规范性,以便为早期筛查和制订个性化干预策略提供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命早期逆境与青春期启动关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启动呈提前趋势。大量流行病学及动物实验证明早期生命活动影响个体的发育轨迹,引起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成人慢性疾病有关。近年来,生命早期不良因素暴露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从营养不良或过剩、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性激素暴露、应激事件4个方面概述孕期及儿童期不良因素暴露对青春期启动的影响,特别关注青春期启动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为预防与控制青春期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褐角苔FfCYP98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细胞色素P450 单氧化酶 98(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98,CYP98)是苯丙烷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拟探究其在角苔植物中是否参与苯丙烷途径中生物合成及抗病功能,为今后研究早期陆生植物的进化和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褐角苔中克隆 FfCYP98 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并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突变体 FfCYP98-OE1 进行功能验证.[结果]FfCYP98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 1 305 bp,与苔藓植物芽孢角苔和小立碗藓CYP98 在进化关系上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fCYP98 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过表达FfCYP98 基因后发现FfCYP98-OE1 植株总酚、总黄酮和苯丙烷合成途径中C4H、4CL和C3H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拟南芥WT植株.另外,用灰霉菌侵染褐角苔和拟南芥FfCYP98-OE1 植株后发现FfCYP98 表达量显著上调,FfCYP98-OE1 植株枯死的速度明显比WT植株慢,且拟南芥FfCYP98-OE1 植株中总酚、总黄酮和苯丙烷合成途径中C4H、HCT、C3H和CAD四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WT植株.[结论]褐角苔FfCYP98 可能通过调控苯丙烷途径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苯丙烷途径中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并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重要的种子储存物质长寿命mRNA
编辑人员丨2024/7/20
高等植物通常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后重新形成种子,由此完成世代更迭.种子中积累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及mRNA等大分子物质对于维持其发芽潜力至关重要,其中部分mRNA可长期保存而不被降解,被称为长寿命mRNA(即long-lived mRNA).在水稻(Oryza sativa)中,与萌发相关的long-lived mRNA在花后10-20天开始转录积累,花后20天至种子完全成熟期间,一些与休眠和胁迫响应相关的long-lived mRNA转录并保存在细胞中.Long-lived mRNA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蛋白质合成类mRNA、能量代谢类mRNA、细胞骨架类mRNA及逆境响应相关的mRNA,如小热激蛋白和LEA家族蛋白.Long-lived mRNA的转录组分析表明,很多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都包含脱落酸(ABA)或赤霉素(GA)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abi5突变体种子中约有500个不同于野生型的差异表达long-lived mRNA,暗示ABA和GA是影响long-lived mRNA种类的关键激素.Long-lived mRNA通常与单核糖体和RBP蛋白交联在一起,以PBs(P-bodies)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保护mRNA不被降解.与种子休眠相关的long-lived mRNA在种子后熟过程中逐渐被降解,而且一些特定long-lived mRNA的氧化修饰是种子打破休眠的一种生物现象.在种子长期贮藏过程中,long-lived mRNA的随机降解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寿命和活力,保留下来的mRNA在种子吸胀初期被翻译成蛋白质,促进种子在吸胀早期快速萌发.该文综述了种子重要储存物质long-lived mRNA的特征和功能,并提出了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深入理解种子休眠、萌发与寿命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关系:挫商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青少年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心理亚健康、挫商三者间的关系,以及挫商在其中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为早期预防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应用亚健康评定量表对我国广东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四川省和天津市5个省、直辖市1216名14~24岁"青少年"人群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①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得分(r=0.198,P<0.01)和挫商显著正相关(r=0.164,P<0.05),挫商与心理亚健康得分显著正相关(r=0.341,P<0.01);②与骄纵型管教方式相比,挫商在严厉型管教方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a1b=1.20),中介效应占比为38%;挫商在正面管教(相互尊重、共同制定规则)方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a2b=2.23),中介效应占比为28%.结论:积极、正面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挫商,提升其应对逆境和抗挫折的能力,从而缓冲负性事件和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在植物离子稳态平衡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植物通过一系列复杂转运系统调节离子稳态以适应盐渍环境,SOS(salt overly sensitive)信号通路是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主要信号途径,主要由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酶SOS2 和钙感应器SOS3 组成.SOS1作为SOS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由于早期的进化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物种SOS1 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特异性.SOS1 蛋白为一个同型二聚体,每个单体由跨膜和胞内结构域组成,这为整合来自不同途径的信号和调节Na+转运提供了稳定的对接平台.SOS1 基因转录水平受到不同胁迫条件的调控,通过Ca2+信号调控、磷酸化、自抑制和与离子转运体协同调控等机制可抑制或激活SOS1 活性.该蛋白具有调控植物昼夜节律和pH以及维持离子稳态等功能,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对SOS1 的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其维持植物离子稳态平衡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农作物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优异基因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聚焦解决模式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庭韧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庭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二科收治的卵巢癌化疗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家庭韧性评估量表(FRAS)等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家庭韧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减压、正性态度、自我决策等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社会经济资源利用、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家庭联结性、家族精神、赋予逆境意义等家庭韧性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可充分激发患者疾病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家庭韧性水平,营造较为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促使患者能够得以早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丝瓜多聚泛素基因(LcUBQ)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泛素是一种逆境响应蛋白,所介导的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植物适应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丝瓜(Luffa cylindrica)泛素基因的功能,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fion-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丝瓜中克隆到多聚泛素基因(polyubiquitin gene),命名为Lc UBQ(GenBank登录号:KR349345),该基因cDNA全长1 579 bp,包含一个1 37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5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1.26 kDa和7.05,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带和无规卷曲各占24.73%、22.54%和52.74%.进化树分析表明,丝瓜LcUBQ蛋白质与黄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LcUBQ基因在丝瓜的不同组织皆有表达,其中在根和叶中表达量最低,高温(40 C)、低温(4 C)以及弱光[20 μmol/(m2·s)]均能诱导叶片中LcUBQ基因的高表达,尤其是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下,LcUBQ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与其对应的泛素水平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无论是低温或弱光处理,LcUBQ基因的表达量及对应的泛素水平均在前2h增加得最为明显,推测LcUBQ基因可能参与丝瓜的早期胁迫信号转导及低温、弱光胁迫应答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