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痰逐瘀健脾方联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囊肿型痤疮患者应用化痰逐瘀健脾方联合火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22例囊肿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61 例.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基础组给予化痰逐瘀健脾方(药物组成:海藻 25 g、陈皮 20 g、茯苓 20 g、半夏 15 g、昆布 15 g、皂角刺 15 g、金银花 20 g、连翘 20 g、玄参15 g、浙贝母 15 g、当归 15 g、赤芍 15 g、三棱 10g和莪术 10 g),水煎 300 mL,温服,每日 2 次,每次 150 mL.研究组增加火针,1 次/周,于周一进行.2 组均治疗 4 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6.72%)高于基础组有效率(8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皮损情况、皮损数量、皮损颜色及肿硬程度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基础组(P<0.05);经皮水分散失(TEWL)、皮肤红斑情况(α值)和黏脱蛋白质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基础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基础组(P<0.05).白细胞介素-1(IL-1)、IL-4、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基础组(P<0.05);干扰素-γ(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基础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化痰逐瘀健脾方联合火针能够有效地减轻囊肿型痤疮患者症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树突状细胞相关的C型凝集素1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相关的C型凝集素-1(Dectin-1)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6BL/6雄性小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组、生理盐水组、昆布多糖(LAM)低剂量组(20 mg/kg)、LAM中剂量组(40 mg/kg)、LAM高剂量组(80 mg/kg)。采集小鼠血液标本,测定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量;定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的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子2α(p-eIF2α)/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子2α(eIF2α)、C/EBP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水平。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RIRI组小鼠BUN及Cr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Cr 157.23±15.90比15.97±0.70, t=23.963, P<0.05;BUN 16.66±0.87比4.34±0.49, t=28.217, P<0.05),LAM组小鼠BUN及Cr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Cr 123.70±9.66比103.33±3.95比79.90±4.04比157.23±15.90, t=6.653、7.159、12.861, P值均<0.05;BUN 11.56±0.80比9.37±0.81比7.13±0.63比16.66±0.87, t=5.427、13.593、34.028, 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AM组小鼠凋亡细胞明显低于RIRI组(14.44±1.91比40.89±4.53, t=10.137, P<0.05);LAM组小鼠IL-1β、Caspase-1、NLRP3、ASC的信使RNA(mRNA)水平明显低于RI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β为2.56±0.09比4.98±0.44, t=7.932, P<0.05;Caspase-1为1.77±0.12比4.00±0.22, t=12.160, P<0.05;NLRP3为2.43±0.28比4.71±0.28, t=16.474, P<0.05;ASC为1.99±0.16比3.14±0.17, t=15.977, P<0.05);LAM组小鼠GRP78、p-eIF2α/eIF2α、CHOP蛋白水平明显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RP78为0.472±0.026比1.215±0.073, t=26.501, P<0.05;eIF2α/p-eIF2α为0.697±0.016比0.871±0.028, t=9.877, P<0.05;0.621±0.035比1.086±0.115, t=5.419, P<0.05)。 结论:Dectin-1拮抗剂Laminarin可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焦亡及内质网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构本草——海藻和昆布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通过对古籍文献以及中药近现代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和中药学领域专家学者的认知和实践经验,经讨论认为海藻与昆布:功效主要为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症靶为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痛、睾丸肿痛、囊肿结节型痤疮;标靶为调节甲状腺功能异常、肿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海藻、昆布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海藻不宜与甘草同用,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海藻及昆布;临床医家使用剂量为6~60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谱效关系的昆布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在现有昆布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昆布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筛选与自由基清除活性密切相关的组分.方法: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11批昆布样品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结合指纹图谱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分析相关成分,建立昆布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11批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392~0.1044 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为0.0022~0.0116 g/mL.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关联度大于0.8的特征峰有X24、X21、X22、X4、X27、X28、X23、X29、X9、X18、X17、X12、X25、X20、X10,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关联度大于0.8的特征峰有X18、X22、X9、X4、X24、X12、X17、X27;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VIP>1的特征峰有X28、X24、X27、X29、X30、X8、X18,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VIP>1的特征峰有X30、X25、X18、X24、X33、X17.上述分析结果的共有峰为X18、X24.结论:X18、X24所代表的成分可能是昆布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药活性成分中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的消息传递机制神经网络虚拟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根据潜在的治疗靶点,从中药活性成分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为药物研发、中药组方等提供理论线索.方法 构建消息传递机制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s,MPNN)模型,以化合物描述符SMILES码为输入,以化合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活性为输出,利用开源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结果 用优化后的模型从186味清热解毒中药所含的3 863个活性成分中筛选出101个潜在的抑制剂.其中龙胆素、桑辛素C、5-羟基-4-氧代戊酸甲酯等化合物预测活性较高,黄芩、苍耳子、昆布、芫荽、紫苏等中药含有的潜在抑制剂数量较多.结论 使用MPNN模型虚拟筛选出的抑制剂中约1/5已被其他的研究报道验证有效,证明了 MPNN模型虚拟筛选结果的可靠性.此外,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微调后可用于分子其他属性的预测,在药物虚拟筛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2/3
血瘀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核心病理因素,"因虚、积冷、结气"是导致血瘀的原因,瘀血日久化水,水积成痰,痰瘀互结,发为该病.基于"血水同源"的生理基础和"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演化,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佐以益气、温阳、补血、散寒、行气等.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用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水蛭、?虫、皂角刺、昆布、石打穿等.气虚血瘀者,当佐以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血虚夹瘀者,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合四物汤加减;阳虚瘀结者,当温阳化浊,化瘀止痛,以补肾活血散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消瘰丸加减;寒凝者,当散寒活血,化痰散结,以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或用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化痰散结并重,以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海洋中药昆布古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探讨昆布的古今应用情况及用药经验,为昆布临床合理应用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医典》等著作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含昆布方剂及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处理.结果:共筛选出含昆布方剂342首,来自90种医籍.配伍分析发现,昆布多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理气药等,与海藻配伍频率最高,其次为连翘、甘草、半夏等.分析主治病症发现,昆布多用于治疗瘿气、瘰疬、噎膈、疮等.1993年5月4日至2023年5月4日,中国知网共收录736篇含昆布临床文献,2000年左右,昆布多配伍夏枯草、黄药子等治疗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直至2010年,昆布多糖及昆布多糖硫酸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等疾病中具有更大优势.结论:古代方剂与现代临床研究多集中于以昆布治疗瘿气,但古代含昆布方剂还可以治疗瘰疬、噎膈、咳嗽、疝、疮等病症,应用范围远超现代,且昆布解酒、瘦人等功效并未在现代临床中得到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禤国维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禤国维教授应用昆布治疗皮肤病时,多取类比象,同时结合现代药理,挖掘其独特功效.治疗囊肿结节为主的痤疮时,处方中多配合昆布,同时多与海藻合用;在治疗结节性红斑时,取其化痰散结之功效,配伍昆布可利水除热、消痰散结.此外,昆布常用于治疗斑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在《海洋药物与效方》《中国海洋药物辞典》《中华海洋本草》等中医书籍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筛选到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251首,涉及中药417味,其中海洋中药36味;药性以寒、平、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咸居多,主要入肝、肺、胃、脾、心经.关联规则发现牡蛎-海藻-昆布为核心组合,临床主要与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散结药、活血化瘀药配伍使用;熵聚类分析发现核心药物组合12个,分别为海藻-海蛤壳-昆布,皂角刺-穿山甲-僵蚕,木香-瓦楞子-蒲黄,蟾酥-雄黄-珍珠,黄柏-鱼脑石-冰片,海马-青皮-牵牛子,海藻-昆布-甘草,王不留行-穿山甲-牡蛎,蜂房-瓦楞子-全蝎,麝香-血竭-珍珠,黄柏-乳香-冰片,青皮-五灵脂-大腹皮.发现新处方6个:海藻-海蛤壳-昆布-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僵蚕-王不留行-牡蛎,木香-瓦楞子-蒲黄-蜂房-全蝎,蟾酥-雄黄-珍珠-麝香-血竭,黄柏-鱼脑石-冰片-乳香,海马-青皮-牵牛子-五灵脂-大腹皮.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治疗肿瘤共47种,高频出现的依次为甲状腺肿瘤、肺癌、肝癌、子宫肌瘤、鼻咽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结论 海洋中药在肿瘤治疗领域有规律可循,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其用药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草与昆布配伍对大鼠肝肾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甘草与昆布配伍对大鼠肝肾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ig给予甘草提取物2.8 g/kg(相当于甘草生药材10.0 g/kg)、昆布提取物3.8 g/kg(相当于昆布生药材10.0 g/kg)、甘草-昆布合煎提取物6.8 g/kg(相当于甘草和昆布生药材各10.0 g/kg)和空白溶媒(对照).连续ig给药17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生化指标、肝切片病理变化以及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结果 甘草或昆布单用组较对照组大鼠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甘草-昆布合用可逆转两药单用对AST、ALP、CHE、TBA、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降低作用;甘草-昆布合用组大鼠体内甘草次酸血药浓度和暴露量显著高于甘草单用组.甘草、昆布单用或合用还导致大鼠体内电解质水平失衡,表现为血清中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甘草或昆布单用均具有保肝作用,甘草-昆布合用导致两药单用时的保肝作用减弱可能是其配伍“相反”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两药合用时甘草次酸血药浓度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