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气血水同治理论探讨黄斑水肿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黄斑水肿以气机功能失调为本,且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血瘀与水湿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以气血水同治为治则,针对血瘀、水湿滞留,以活血、利水、渗湿等为法;针对病变所在辨证施治,治以疏肝、健脾、补肾,可取得较好疗效。附医案二则加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活血利水方药理论与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津血同源,津液代谢失常,形成痰液;血液运行失常,形成瘀血,痰瘀互结,疾病发生.活血利水法,基于"血水同治"思想,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利水渗湿,相辅相成,广泛用于"水肿""虚劳""胸痹""癥瘕"等中医范畴的病证.通过结合"血水相关"理论溯源及活血利水法临床应用,阐述津血失常所致疾病的病机与活血利水方药效用;总结了经典活血利水方剂的现代实验研究,如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并通过活血利水与养血、益气、温阳、养阴等功效拓展结合,从活血化瘀利水、养血活血利水、益气活血利水、温阳活血利水、养阴活血利水 5 个方面探讨了经典名方多方合用的临床研究,以此来验证活血利水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并为开发活血利水新方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刘胜运用"气血水"理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乳腺囊性增生症属痰瘀互结型乳癖病,即气滞、血瘀、痰湿积聚乳房形成病理产物,根本病因为冲任失调、肝郁脾虚肾亏,主要病机为气不畅、血不利、水不行.治疗时应以调气为本,活血利水为标,气血水同治,活血利水必先要治气,才能打破气血水三方胶着的恶性循环局面,临证常用三子养亲汤.瘀血与痰水异流同源,瘀水交结,聚于乳络久生痰核,故活血则乳络通,治疗应活血与利水并举,水利则痰核散,临证常用桂枝茯苓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V围手术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究"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PDR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31)和同调组(n=32),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治疗(术前3~5 d至术后7 d),同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肝脾同调-血水同治"治法,比较2组临床指标、并发症(高眼压、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眼压、炎症反应分级(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纤维蛋白渗出),干预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前房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 同调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2组眼压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且术后1 d同调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1周,2组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评级随时间延长明显减轻(P<0.05),且术后1 d同调组前房闪辉评级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1周,2组前房液IL-6、血清CRP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且同调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应用于PPV治疗的PDR患者,可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气血水"理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7/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常致患者视瞻昏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气血水"理论与DR的联系是在气血与津液的生理病理联系上提出的.DR在肝、脾、肾三脏失调亏虚的病机基础上,气化不利,致血与津液失司,瘀血与病水互结,进一步阻碍气机,气、血、水搏结于目络,终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上,气、血、水三者同调是治疗的关键,同时注重疏肝理脾,补肾填精等,调气重于黄芪、党参,注重添加风药,如防风、葛根等,血、水同治重用丹参、茯苓、泽兰之品,糖尿病病情日久应考虑精气不足,可予褚实子、茺蔚子等起填精明目之功."气血水"理论可进一步完善中药在DR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血水同治理论探讨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常见于老年人,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血水同治理论是基于血水同源互化、同病互害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活血利水法为基础,辨证施治,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wAMD的中医病机,可辨证分为肝肾阴虚、肝脾失衡及脏腑失调.本文基于血水同治理论,对wAMD进行分期论治,并对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从湿瘀论治子宫腺肌病
编辑人员丨2024/5/11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提出的一种关于血水之间病理关系的论述.瘀血阻滞是子宫腺肌病的核心病机,湿瘀互结型是其较为多见的临床证型.本文通过探讨血水之间互化互病的关系,以"血不利则为水"为切入点论治湿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提出瘀血是子宫腺肌病发病之源,瘀血阻滞进而引发津液运行代谢失常产生病理水湿,水湿停滞又加重瘀血的阻滞,瘀血与水湿互为因果、相互胶结而发病,故治疗应调治津血,可选择祛瘀与除湿并行的血水同治法,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2/3
血瘀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核心病理因素,"因虚、积冷、结气"是导致血瘀的原因,瘀血日久化水,水积成痰,痰瘀互结,发为该病.基于"血水同源"的生理基础和"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演化,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佐以益气、温阳、补血、散寒、行气等.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用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水蛭、?虫、皂角刺、昆布、石打穿等.气虚血瘀者,当佐以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血虚夹瘀者,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合四物汤加减;阳虚瘀结者,当温阳化浊,化瘀止痛,以补肾活血散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消瘰丸加减;寒凝者,当散寒活血,化痰散结,以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或用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化痰散结并重,以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活血化瘀方药调控水通道蛋白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4/2/3
张仲景提出"血不利则为水"的中医理论,指出了血与水之间的病理联系,即瘀血致水病机,为后世医家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提供了思路,但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水通道蛋白(AQPs)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当 AQPs异常时,人体水液动态平衡被打破,可以引发多种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可通过调控 AQPs表达水平治疗脑水肿、肺水肿、便秘、组织肿胀等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基于此,拟通过综述 AQPs在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中的异常表达以及活血化瘀方药对其的调控机制,为"血不利则为水"提供分子生物学层面理论基础,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从少阳理论探讨月经不调与脾胃病合病的中医病机及诊疗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月经不调与脾胃病合病临床较为多见,笔者常异病同治,从少阳入手,斡旋中焦,则脾胃与月经共调,疗效甚佳.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经过对古籍的整理、归纳、阐发,通过少阳经与带脉相连而控气血、少阳腑通全身脏腑而控气血、少阳摄津血而联络脾胃与胞宫三大生理特点联系月经不调与脾胃病,并阐述带脉失约则气血乖乱,胆腑失司则气机无常、天癸不行,三焦不利则血水失畅可能为月经不调与脾胃病合病的共同病机,为探讨燮理少阳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