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止嗽散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感冒后咳嗽的患儿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日间、夜间咳嗽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疗效优于对照组(93.7%VS 77.4%,P<0.05);2组患儿治疗2周后,日间、夜间咳嗽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风寒恋肺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血清CRP水平均降低(P<0.0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止嗽散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VAS评分、证候积分及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CD4+/CD8+升高(P<0.05),CD8+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止嗽散可提高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疗效,减轻咳嗽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苦杏仁篇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神农本草经》载苦杏仁功效为"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以《神农本草经》为纲、《伤寒杂病论》之经方为目,探讨苦杏仁的不同功效与配伍.苦杏仁主咳逆上气,常配伍桂枝、麻黄、厚朴,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为代表方;主雷鸣,常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以厚朴麻黄汤为代表方;主喉痹,常配伍当归、桂枝,以续命汤为代表方;主下气,常配伍石膏、甘草,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代表方;主产乳,乳汁不下,苦杏仁能通之;主金疮,金伤成疮,苦杏仁能敛之;主寒心奔豚,苦杏仁主通肺气,水为金之子,金母可训子逆.除《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功效外,张仲景运用杏仁配伍不同药物亦有新的发挥,如配伍白术、薏苡仁、赤小豆以祛湿行水,代表方为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配伍火麻仁、枳实以润肠通便,代表方为麻子仁丸;配伍大黄、?虫、矾石以润燥养血,代表方为大黄?虫丸、矾石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金匮要略》杏子汤所治当为脾胀
编辑人员丨2023/9/30
历代医家对杏子汤主治及药物组成争论颇多,原条文记载,该方治疗水气病,卫气不足、少阴有寒是水气病初始病机,胃热是病理基础,胃气不足是发病关键.不典型水病有以下特点:(1)脉沉与少阴有关;(2)脉浮与风有关."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可知杏子汤主治为浮肿且脉浮之症.有喘症仲景未必用杏子,但用杏子时若没有大便难的症状,则必定有喘症或欲发喘症.以药测症,杏子汤主治必有喘症.杏子汤主治症状应有:浮肿,脉浮,喘;而《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全篇只有一条此类记载,即原文第4条:"此为风水……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可见脾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结寒所致的气上冲,病机为外感风寒,触动体内结寒,引发气上冲,出现咳喘症状.故杏子汤主治当属脾胀,其药物组成为麻黄、杏仁、甘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量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剂量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30例,3组分别给予1/2、1、1.5倍剂量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咳嗽症状评分、莱彻斯特咳嗽量表(LCQ)评分、咳嗽症状临床控制时间.结果 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临床控制例数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达到临床控制例数分别为18例、24例、25例,低剂量组达到临床控制的时间明显长于正常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确切,疗效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本经》《别录》之《伤寒论》18、43条新解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本经》《别录》,解读《伤寒论》18、43条,提出新观点:(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活血化瘀之功;(2)此方桂枝、生姜、甘草协同治喘,厚朴、杏子协同解表;(3)43条误下的原因是患者大便硬;(4)此方适合体质偏虚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议《伤寒杂病论》的教科书性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伤寒杂病论》一直指导着临床并成为医家研究的热点, 这与其编撰的科学性、系统性、条理性、实用性、针对性及可读性是密不可分的.仲景在编撰时, 将前人经验及个人平生所学、临床经验皆融入其中, 遵循先易后难, 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后学者, 务在示人以法.从典型的桂枝汤证, 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到桂枝麻黄各半汤, 到小柴胡汤证, 到乌梅汤证, 直到"难治"的麻黄升麻汤证, 一步一步将后学者逐渐由简单证引向兼变证, 由兼变证引向复杂证, 由复杂证引向复杂证群, 随着证情的复杂化, 处方由寒热有别到寒热并用, 由单纯祛邪到攻补兼施, 由单方治疗到合方治疗, 循循善诱, 最终使后学者能够掌握病证、驾驭方药、活学活用, 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知常达变, 成为一名良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桂枝汤“微火煮”煎药法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桂枝汤乃《伤寒论》第一方,方后的药物煎煮方法是其方药使用法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受到重视.《伤寒论》113方中,除桂枝汤外,桂枝汤类方共计19首,然只有两首加味方中提到“微火煮取”,分别是“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建中汤的“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唯独此三方特别强调“微火煮”的煎煮火候,足见仲景对煎药法的重视.桂枝汤“微火煮”的煎煮方法是与其治证特点、用方目的和药物特性密切相关的,其加味方的“微火煮”也是在桂枝汤调和阴阳、气血、营卫的功效基础上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疗肺积发热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其病机关键是因虚而病,因虚致实.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而发热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所致.对于肺积病来说,既有气郁血瘀、气血亏虚、阴阳亏虚等引起的内伤发热,更多患者是内伤夹杂外感引起的发热,并且多存在阳浮阴弱的病理表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历代治疗喘证之要方.临床发现肺积的患者,因体质虚弱,易于感受外邪,多伴有营卫不和的发热及咳、痰、喘等症状.肺积发热患者辨证分型:痰热壅盛证、气阴两虚证、阳气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因此,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化裁治疗肺积发热,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经方具有强大的临床生命力,一直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应用经方既要重视经方条文的原则性,又要掌握应用经方的灵活性.本文列举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四则,案一中肠道外感?性腹泻属"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解表里自和,腹泻自愈;案二为哮喘合并心悸,当"喘家"出现汗出、心悸、咳喘时,非麻黄剂所宜,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案三中葛根芩连汤与麻杏石甘汤同治肺肠,均可治疗"汗出而喘",案中抓住肺炎合并肠炎"热、喘、汗出、下利"等主症而合用;案四为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热化痰、宁心疏肝、镇惊安神之功,治疗夜游症.四则验案充分体现了经方治疗儿科疾病的独特优势,以资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系统学理论探讨中医肺病诊治新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系统学是钱学森提出的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一般规律的科学.以系统学为指导,结合《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肺病诊治理论,将中医肺系统分为肺卫、肺络、肺脏三个子系统.肺卫在表,病变部位以皮毛、鼻为主,治疗肺卫病变当轻散风寒,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肺络是肺脏与肺卫连接的部分,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络病变的主要治法为温肺化饮、清宣肺热、宣降肺气,分别采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肺脏是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病变部位最深,治可温肺补阳利水,方用真武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