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羟基磷灰石脱敏剂对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含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脱敏剂对不同粘接模式下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为脱敏处理后粘接剂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阻生而拔除的第三磨牙6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将4颗牙制备为1 mm厚牙本质片,1%柠檬酸处理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脱敏牙膏A和B组(分别用含HA的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 Sensitive处理)、脱敏糊剂组(HA糊剂处理)(每组2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形貌。剩余牙暴露冠中部牙本质并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入上述4组进行相应处理。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使用中强酸型通用型粘接剂(G-Premio Bond)分别在酸蚀-冲洗模式或自酸蚀模式下进行粘接,堆塑树脂,制备树脂-牙本质片状试件(每亚组4个)、微拉伸试件(每亚组20个)和片状试件(每亚组6个),分别进行粘接界面微观结构和纳米渗漏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微拉伸强度(粘接强度)测试及断裂模式记录、粘接界面水渗透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脱敏牙膏和脱敏糊剂处理均可部分或完全封闭多数牙本质小管。对于酸蚀-冲洗模式,脱敏牙膏A、B组和脱敏糊剂组粘接强度[分别为(40.98±4.60)、(40.89±4.64)和(41.48±3.65)MP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38.58±4.28)MPa]( F=3.89, P<0.05);对于自酸蚀模式,4组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48, P>0.05);各组自酸蚀粘接模式粘接强度均显著大于同组酸蚀-冲洗粘接模式( P<0.05)。4组总体断裂模式主要为混合破坏和界面破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酸蚀-冲洗模式下粘接界面银染颗粒沿混合层底部呈斑点状分布,自酸蚀模式几乎不存在银染颗粒沉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酸蚀-冲洗模式混合层内存在连续线状渗透,自酸蚀模式混合层内呈不连续线状渗透。 结论:含HA的脱敏剂处理对中强酸型通用型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无不利影响,搭配自酸蚀粘接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树脂基窝沟封闭剂材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龋病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口腔疾病.窝沟封闭剂广泛用于预防龋齿,其中树脂基封闭剂因其操作方便和高保留率而备受欢迎,但仍存在微渗漏、生物安全性等问题.本文对树脂基窝沟封闭剂材料的组成成分与分类、生物安全性、抗菌性能和再矿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不同酸蚀模式下通用粘接剂对V类洞充填体微渗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在不同酸蚀模式下应用于V类洞修复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程度.方法:选取60颗离体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处预备V类洞缺损,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分别采用全酸蚀+通用粘接剂、选择性酸蚀+通用粘接剂、无酸蚀+通用粘接剂、全酸蚀+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2)、选择性酸蚀+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和无酸蚀+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均用FilteK Z350XT树脂充填.经冷热循环和亚甲蓝溶液染色后,从颊舌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正中将充填体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微渗漏程度.结果:所有试件龈壁微渗漏程度均高于牙合壁(P<0.05).6组龈壁和牙合壁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类洞树脂充填修复时,应用通用粘接剂采用选择性酸蚀模式可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有机溶剂对牙本质表面残留根管封闭剂的清除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残留在牙本质表面的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有机溶剂对其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无龋人第三磨牙离体牙25颗,切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5组,每组5颗离体牙.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处理,不涂根管封闭剂,其他4个实验组试件牙本质表面涂布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AH-Plus 5 min后,采用不同的清除措施:阳性对照组使用干棉球擦拭;乙酸戊酯、丙酮及乙醇有机溶剂实验组,分别用蘸有99% (体积分数)乙酸戊酯、99. 5% (体积分数)丙酮及 95%(体积分数)乙醇的棉球擦拭牙本质表面,直至体视显微镜(× 10)下观察无残留AH-Plus,去离子水冲洗3 s.制备1.0 mm × 1.0 mm条状粘接树脂试样(n=45)用于测定微拉伸强度,体视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制备1.0 mm厚片状试样(n=4)用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的差异.结果:五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棉球组 [(38.69 ±8.60)MPa]、乙醇组[(37.14±12.01)MPa]与阴性对照组[(43.86±7.99)MPa]相比,粘接强度明显降低(P <0.05).干棉球组与乙醇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26).丙酮组、乙酸戊酯组、阴性对照组三者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酮、乙酸戊酯清洁牙本质表面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45. 94 ± 10.37) MPa、(43.99 ±7.01) MPa.乙醇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丙酮组和乙酸戊酯组(P <0. 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干棉球组及乙醇组树脂突短小而稀疏,且在乙醇组的粘接界面可以看到残留的根管封闭剂;阴性对照组、乙酸戊酯组及丙酮组树脂突均匀致密.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残留使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下降.丙酮与乙酸戊酯对牙本质表面残留的AH-Plus的清除效果较好,优于乙醇及干棉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粘接系统下正常牙本质和龋损影响牙本质与玻璃陶瓷粘接界面纳米渗漏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3种粘接系统下正常牙本质(normal dentin,ND)和龋损影响牙本质(caries-affected dentin,CAD)与玻璃陶瓷粘接后粘接接面纳米渗漏情况.方法 选取15颗中龋的离体牙,随机编号分成3组.在龋齿显示剂引导下用慢球钻去净龋感染牙本质,保留龋损影响牙本质.磨平牙面,每颗牙切割制备大小2mm×2mm×4mm的CAD块和ND块各一个,分别使用全酸蚀粘接剂A(Variolink N)、自酸蚀粘接剂B(Multilink N)、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C(Relyx Unicem)与玻璃陶瓷粘接.粘接试件经氨化硝酸银染色后于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下观察比较粘接界面纳米渗漏情况.结果 双因素方差分析提示粘接剂种类(P<0.05)与牙本质类型(P<0.05)对纳米渗漏值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粘接剂A、B、C与ND粘接,其纳米渗漏值分别为(0.250±0.078)%、(0.630±0.132)%、(0.311±0.101)%,均显著低于CAD组[粘接剂A、B、C纳米渗漏值分别为(0.600±0.193)%、(1.442±0.414)%、(0.802±0.223)%](P<0.05);同一牙本质下,B组纳米渗漏值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纳米渗漏值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同一粘接系统下,ND的界面封闭效果优于CAD;同一牙本质下,全酸蚀粘接剂界面封闭性好于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界面封闭效果好于自酸蚀粘接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树脂类与氧化锌类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系统评价树脂类根管封闭剂与氧化锌类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理和规范,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查找研究树脂类根管封闭剂与氧化锌类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提取资料,Cochrane系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622例),分析结果显示: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染料渗入长度小于氧化锌类根管封闭剂[WMD=-0.38,95%CI(-0.41,-0.35),P<0.00001].结论:树脂类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性能优于氧化锌类根管封闭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r,Cr:YSGG激光对牙本质界面粘结强度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Er,Cr:YSGG激光在不同粘结机理作用下对牙本质黏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24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6):第1组:激光预备+全酸蚀粘结剂;第2组:常规预备+全酸蚀粘结剂;第3组:激光预备+自酸蚀粘结剂;第4组:常规预备+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粘结至牙面制成1.0 mm×1.0 mm×10.0 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组随机选取断裂前样本及粘结前样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第1、2、3、4组的粘结强度分别为(16.37±3.46)、(17.74±3.92)、(16.48±2.85)、(12.37±3.71)MPa;第4组最低,与其它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3组断裂类型多为混合破坏,各组断裂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组多为粘结界面破坏.扫描电镜观察第1~3组混合层薄而致密,树脂突长而粗;第4组混合层不均一,树脂突短而细.激光预备样本的牙本质小管开放,牙本质表面清洁;常规预备样本的牙本质小管封闭,表面玷污层较厚.结论 Er,Cr:YSGG激光可显著提高自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于口腔树脂基材料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口腔树脂基材料包括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牙科用树脂水门汀、牙科用粘接剂和窝沟封闭剂等,本文基于口腔用树脂基材料安全性,从口腔用树脂基材料的组成及聚合引发体系、单体浸出及降解机理、树脂单体基本的毒理学信息以及口腔树脂基材料可引发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了该类材料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为口腔医师、患者、医疗器械产品制造者及监管部门对此类产品的安全性风险有正确地认知,指导此类产品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根管冲洗剂对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管充填时,使用具有粘接性的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形成的牢固粘接不仅能减少根尖微渗漏,增强牙齿的抗折性,还能抵抗桩道预备的机械破坏,从而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但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冲洗剂的使用可能会改变牙本质的组织结构、牙本质的润湿性,进而影响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根管冲洗剂及几种新型冲洗剂对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作一综述,结果表明:传统根管冲洗剂NaClO作为最终冲洗剂降低了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EDTA会影响根部牙本质的生物力学特性,清除效率低,会影响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EDTA与NaClO联合使用并作为最终冲洗剂可提高粘接强度;氯己定亦可增加封闭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可作为最终冲洗剂;新型冲洗剂MTAD对树脂类封闭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产生负面影响;QMix和马来酸去除玷污层效率和牙本质粘接强度与EDTA相同或更高,可代替EDTA作为最终冲洗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用型粘接剂涂布方式对V类洞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Single Bond Universal通用粘接剂三种涂布方式对V类洞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45颗离体磨牙,颈部预备楔状缺损洞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颗.A组:涂布粘接剂20秒,轻吹5秒,光固化10秒;B组:涂布粘接剂20秒,轻吹5秒,光固化10秒,重复上述步骤1次;C组:涂布粘接剂20秒,轻吹5秒,重复上述步骤后光固化10秒.所有试件均用Filtek Z350XT树脂进行充填.经冷热循环后,每组选取10颗试件,用流动树脂封闭牙齿根尖孔,亚甲基兰溶液染色后,从颊舌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观测各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程度.结果:3组充填体龈壁微渗漏程度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微渗漏最小,A、B两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3组充填体牙合壁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扫描电镜可见C组充填体龈壁呈现更好的粘接界面.结论:V类洞充填时,Single Bond Universal通用粘接剂连续两次涂布固化的方式其充填体边缘龈壁抗微渗漏能力优于常规一次涂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