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釉质仿生矿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牙釉质仿生矿化是模仿牙齿形成的生物矿化机制,在体外模拟机体微环境,通过分子仿生合成和分子自组装等技术,构建类似牙釉质生理形成过程的微观条件,从而控制无机矿物晶体的形成过程,最终形成具有独特微观结构以及优异的生物学和理化性能的类牙釉质结构的过程。牙釉质结构破坏后的再矿化及仿生矿化修复是未来方向,有较大的临床应用需求及前景,近年研究进展迅速,研究成果引人瞩目。本文对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lizarov支架和单边支架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支架与单边支架进行开放骨搬移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8月— 2016年8月天津医院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2例胫骨节段性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2~64岁,平均36.7岁。19例使用Ilizarov支架(Ilizarov组),平均骨缺损长度7.9 cm,平均软组织缺损面积41.4 cm 2。13例使用单边支架(单边支架组),平均骨缺损长度7.8 cm,平均软组织缺损面积39.2 cm 2。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放射学骨矿化指数、外固定指数、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骨及下肢功能评价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60个月[(32.6±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2.3)d和(2.4±1.8)d( P>0.05)。Ilizarov组骨矿化指数为(43.4±8.7)d/cm,单边支架组为(45.8±10.4)d/cm( P>0.05)。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的外固定指数分别为(52.6±8.9)d/cm和(58.7±12.9)d/cm( P<0.05)。ASAMI骨评价结果:Ilizarov组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单边支架组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7%( P>0.05)。ASAMI下肢功能评价结果:Ilizarov组优8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9%;单边支架组优6,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69%( P>0.05)。Ilizarov组术后轴向偏移发生率为0,单边支架组为23%( P<0.05),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分别各有1例发生再骨折( P>0.05)。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分别有5例和1例发生针道感染( P>0.05)。 结论:采用Ilizarov支架和单边支架进行开放骨搬移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均可以获得较大创面与骨缺损的同时修复,但Ilizarov支架生物力学性能更优,更便于术后力线不良的纠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的研发策略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复合树脂充填材料是牙体直接粘接修复的首选材料,其良好的性能可以满足临床牙体修复治疗的要求,恢复结构和功能并兼具微创和美观。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复合树脂材料性能的局限性是根本的解决策略。本文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改良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研发新型复合树脂包括抗菌复合树脂、再矿化生物活性树脂和自修复复合树脂的进展,为新型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的研究趋势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孔基质纳米结构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及新骨形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发模仿天然骨组织细胞外基质微纳结构的多孔矿化胶原基质,探讨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及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仿生矿化法合成多孔胶原基质支架材料,使用micro-CT、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多孔矿化胶原基质微纳结构、机械性能,体外细胞共培养检测胶原基质对BMSCs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植入支架材料后比较各组支架材料引导骨再生的能力。结果:仿生矿化法可制备疏松多孔、含纤维内纳米磷灰石的胶原基质支架材料(MIA);与传统含纤维外磷灰石的胶原基质材料(MEA)相比,MIA具5倍以上的杨氏模量;体外接种2、14 d可观察到MIA组BMSCs细胞MTT染色和细胞渗透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体内植入10周后MIA组缺损区域明显减小,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Osterix阳性细胞增多。结论:仿生多孔纤维内矿化胶原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新骨形成,是具备临床应用前景的骨再生支架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光交联复合水凝胶支架中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成牙分化能力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背景: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gelatin-methacryloyl,Gel-MA)与经处理牙本质基质(treated dentin matrix,TDM)在一定比例下经过紫外线交联后形成的复合水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机械性能、溶胀性能及生物降解率,这为临床上年轻恒牙的牙髓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探究1∶2质量比Gel-MA/TDM复合光交联水凝胶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及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接种至1∶2质量比Gel-MA/TDM复合水凝胶支架中,采用CCK-8实验检测人牙髓干细胞在复合水凝胶支架中的增殖能力.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接种至1∶2质量比Gel-MA/TDM复合水凝胶支架中并进行成骨诱导,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采用RT-PCR检测成牙相关因子(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磷蛋白)和成骨相关因子(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结果显示,前7 d的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第10天时速度减缓;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Gel-MA/TDM复合水凝胶组牙髓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生成强于单纯Gel-MA水凝胶组(P<0.05);③RT-PCR结果显示,Gel-MA/TDM复合水凝胶组牙髓干细胞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磷蛋白、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Gel-MA水凝胶组(P<0.05),且14 d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7 d(P<0.05).结果表明,培养在1∶2 Gel-MA/TDM复合水凝胶支架上的牙髓干细胞表现出较好的增殖能力,能够强化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可注射性钼/生物矿化硅/壳聚糖骨充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构建一种缓释钼(Mo)离子的可注射性骨充填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将生物矿化硅(DBs)负载不同比率的Mo离子,再与壳聚糖(CS)基水凝胶共混,构建Mo/DBs/CS缓释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等仪器检测其理化性质,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及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ALP和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能力.结果:SEM、EDS、FTIR检测结果证明DBs可以成功负载Mo离子;DBs对Mo离子的包封率为8%左右.第21天时,Mo/DBs/CS对Mo离子累计释放率为81%,缓释效果最佳.Mo离子低于200 mg/L、DBs浸提液低于2 500 mg/L时对BMSCs无细胞毒性(P<0.001),而且Mo离子浓度在25~3.13 mg/L可以提高BMSCs分泌ALP的水平(P<0.05).ALP及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Mo/DBs/CS缓释体系可以显著促进MSCs成骨分化.结论:Mo/DBs/CS缓释体系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活性及可注射性等优点的骨缺损充填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抗菌再矿化正畸粘接剂防治白垩色斑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正畸固定矫治器能够有效治疗错(牙合)畸形,但增加了口腔卫生的维护难度.菌斑容易在牙齿表面堆积产酸,使牙釉质脱矿,进而出现釉质白垩色斑,对患者的美观和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正畸治疗中白垩色斑的预防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添加不同的成分赋予正畸粘接剂抗菌和再矿化性能,进而防止釉质脱矿和白垩色斑的形成是当前正畸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将从正畸粘接剂抗菌和再矿化改性防治釉质白垩色斑的角度出发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EGCG交联仿生矿化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构建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并通过交联和构建仿生矿化模板对其进行改性,为马面鱼鱼皮作为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海洋来源的马面鱼鱼皮,采用物理化学联合法制备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filefish skin decellularized matrix,FS-ECM),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水接触角初步探讨了 FS-ECM的结构特征;同时,一方面利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交联修饰 EGCG 交联改性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EGCG crosslinked filefish skin decellularized ma-trix,E-FS-ECM)以提高材料的抗酶解和机械性能,另一方面通过EGCG的修饰构建EGCG-胶原体外仿生矿化模板 EGCG 交联仿生矿化改性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EGCG crosslinked biomimetic mineralized filefish skin decel-lularized matrix,EB-FS-ECM),利用胶原仿生矿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各项性能,采用SEM、mapping、水接触角、弹性模量、热重分析和体外降解评价改性前后材料的理化性能的差异.结果:不同部位FS-ECM的表面结构特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FS-ECM外表面含有一定量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经过EGCG交联和构建仿生矿化模版的改性,E-FS-ECM、EB-FS-ECM的亲水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均明显高于FS-ECM(P<0.05).结论:EGCG交联和仿生矿化能够明显地提高FS-ECM的亲水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并减慢了降解速率,通过改性后的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有望成为理想的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8
根面龋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常伴随着牙周组织破坏的牙体硬组织疾病.目前,用于根面龋充填治疗的材料包括玻璃离子、树脂改性玻璃离子及复合树脂.前两者具有释放氟离子的能力,在防止继发龋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则更佳.近年来对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改性,研究表明,通过在充填材料中添加不同的成分可以显著增强其抗酸、抗菌、再矿化能力以及机械性能等,有望在根面龋的充填治疗中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继发龋、充填物磨损脱落等风险,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显示了经典药物二甲双胍在口腔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作为根面龋治疗下一个探索与改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3D打印含镁聚己内酯支架修复大鼠颅骨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评价3D打印含镁(Mg)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支架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中的骨修复效果.方法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掺杂Mg微粒的PCL支架,以纯PCL支架为对照组,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两种支架的表面形貌,用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分析表面元素成分,并通过接触角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材料学性能进行表征.此外,将PCL-Mg支架浸入磷酸盐缓冲液中,连续28 d检测镁离子的释放行为.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建立SD大鼠颅骨临界尺寸缺损模型,根据植入支架材料不同,15只SD大鼠分为3组:PCL组、PCL-Mg组和对照组(未作处理),每组5只.术后4周和8周进行micro-CT扫描检测分析,并在8周后获取颅骨缺损区样本及大鼠主要脏器进行组织学染色.结果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掺杂Mg微粒的PCL支架孔径为(480±25)μm,纤维直径为(300±25)μm,孔隙率约为66%.PCL-Mg支架含Mg 1.0 At%,表明Mg微粒的成功掺杂.PCL-Mg支架的接触角为68.97° ±1.39°,压缩模量为(57.37±8.33)MPa,相较PCL支架显示出更好的润湿性和机械强度.在术后4~8周的观察期内,与对照组及PCL组相比,在PCL-Mg组大鼠颅骨缺损区观察到最佳的新生骨形成,其骨再生指标新生骨体积、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骨表面积组织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和骨矿物密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CL组.另外,H&E染色、Glodner染色和VG染色结果显示PCL-Mg组诱导较多的矿化新生骨形成,同时主要脏器H&E染色提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结论 PCL-Mg支架能够促进骨缺损的修复,为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支架材料选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