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 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髂筋 膜阻滞,试验组接受复方倍他米松和髂筋膜阻滞.比较了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TLR4/NF-KB信号通路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参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麻醉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中输液量等参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2h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7d和14d,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4d,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血清TLR4和NF-κ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TLR4和NF-κB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髋关节活动度,并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相关,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及对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及对病毒诱导激活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Viral ToxGlo法测定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先天免疫通路蛋白表达的水平;流式微球技术测定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结果 复方一枝蒿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物浓度与抗病毒作用呈量效关系;复方一枝蒿颗粒可促进先天免疫信号通路靶点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ANK结合激酶1(TBK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表达水平,对RSV病毒诱导表达的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表现出下调趋势.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可通过作用于先天免疫信号通路TBK1/NF-κB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平胃胶囊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p65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食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饥饱失常+夹尾刺激制备大鼠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胃胶囊组(低、中、高剂量)、枳术宽中胶囊组、莫沙必利组,每日2次,共4周.镜下及肉眼观察评价食管的组织病变,ELISA法、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平胃胶囊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食管的黏膜炎症,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IL-6及食管组织中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p65、环氧化酶2蛋白的水平,升高NF-κB抑制蛋白α(IKBα)表达.结论 平胃胶囊通过抑制胃组织中IKKβ/IκBα/NF-κB通路,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慢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伊马替尼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调节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对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8~12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伊马替尼组(I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伊马替尼+内毒素血症组(I+LPS组).复制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24 h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量肺组织湿/干比;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 B(NF-κ B)的磷酸化水平、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较,LPS组的肺湿/干比比值[(3.47±0.41)vs.(5.58±0.47)]及肺损伤评分[(1.25±0.89)vs.(10.25±1.75)]升高(P<0.05),血清中 TNF-α 和 IL-6 水平上调(P<0.05),SOD、CAT、GSH、GSH/GSSG 水平降低(P<0.05),MDA水平增加,p-NF-κB、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与LPS组比较,I+LPS组肺W/D 比值[(5.58±0.47)vs.(4.62±0.38)]及肺损伤评分[(10.25±1.75)vs.(7.00±1.31)]下降(P<0.05),血清 TNF-α 和 IL-6 水平下降(P<0.05),SOD、CAT、GSH、GSH/GSSG 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下调(P<0.05),p-NF-κ B蛋白表达下降,Nrf2和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伊马替尼可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姜黄素调控TLR4/NF-κB和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草酸钙晶体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乙醛酸诱导的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中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连续腹腔注射乙醛酸,建立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以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诱导 HK-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小鼠模型经CUR作用后,测定肾小管损伤、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研究CUR对小鼠肾结石的保护作用;CUR对COM诱导HK-2作用后,检测细胞活力及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和HK-2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红血球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相关蛋白;为进一步探讨CUR对TLR4/NF-κB和NRF2/HO-1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NRF2抑制剂ML385和TLR4激动剂CCL-34分别作用于COM诱导的HK-2细胞,以进行功能增益和功能丧失检测.结果 CUR改善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损伤,抑制炎症和抗氧化作用;促进COM诱导HK-2细胞的活力,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CUR抑制TLR4/NF-κB通路中蛋白的表达,促使NRF2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并促进HO-1的表达.ML385和CCL-34分别抵消CUR对COM诱导HK-2细胞抗炎作用的影响.结论 CUR通过调控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TLR4/NF-κB和NRF2/HO-1通路改善肾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短链脂肪酸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炎症及纤维化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对小鼠肾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肾动脉夹闭25 min诱导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建立小鼠肾脏纤维化模型后,小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短链脂肪酸组(I/R+SCFAs组)和短链脂肪酸合并抗CD25单克隆抗体组(I/R+SCFAs+anti-CD25组),并设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6只。I/R+SCFAs组和I/R+SCFAs+anti-CD25组小鼠在术前1周连续饮用SCFAs溶液,且I/R+SCFAs+anti-CD25组小鼠在术前2 d和手术当天给予腹腔注射anti-CD25;Sham组小鼠只分离肾动脉不进行夹闭。建模28 d后收集各组小鼠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和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病理损伤较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肾组织CD68、TNF-α、ICAM-1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Western印迹检测TLR4、MyD88、NF-κB p65、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多(P均<0.05)。与I/R组相比,I/R+SCFAs组小鼠肾纤维化程度减轻,肾组织的CD68、TNF-α、ICAM-1表达降低,而且TLR4、MyD88、NF-κB p65、α-SMA蛋白表达水平亦降低(P均<0.05)。与I/R+SCFAs组相比,I/R+SCFAs+anti-CD25组病理损伤加重,Foxp3表达减少,而TNF-α、ICAM-1、RORγt表达升高(P均<0.05),TLR4、MyD88、NF-κB p65、α-SMA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结论:SCFAs可能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肾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列腺癌患者神经微环境潜在磁共振成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中患病最多、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PCa神经微环境与肿瘤进展、手术根治程度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微环境中的神经密度(neural density,ND)、神经周围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以及神经内分泌特征(neuroendocrine features,NEF)与TMPRSS2 ERG基因、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核因子κB,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等的表达密切相关.挖掘与该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相关的影像标志物可以早期识别PCa神经微环境从而影响临床诊疗方案.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影像组学特征可以识别PNI及NEF的潜在影像标志物.基于磁粒子成像技术(magnetic particle imaging,MPI)、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图像分类模型可以进行神经可视化.新兴神经影像技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扩散频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DSI)、神经突定向扩散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以及基于吩噁嗪的近红外荧光团的设计合成与神经成像技术,在显示及预测ND、PNI、NEF也蕴含着独特的价值.本文就PCa患者神经微环境潜在影像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揭示PCa神经微环境的神经生理机制,为后续诊疗过程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木犀草素通过激活GSK3β/Nrf2通路抑制感染性炎症反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木犀草素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木犀草素调控流感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木犀草素(5、10、25、30 μmol/L)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存活率的影响.②咪喹莫特(R837)刺激RAW 264.7或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的同时,用不同浓度木犀草素(5、10、20 μmol/L)干预细胞3、6、18 h后,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β干扰素(IFN-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以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及TNF-α、IL-6的表达水平.③R837刺激RAW 264.7细胞的同时,用不同浓度木犀草素(5、10、20 μmol/L)干预细胞1、3 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磷酸化p65(p-p65)蛋白、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和核内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④用Nrf2抑制剂(ML385)处理RAW 264.7细胞12 h后,加入R837和木犀草素(5 μmol/L)继续培养6 h,用RT-qPCR法检测细胞IL-6、TNF-α、IL-1β、IFN-β、IP-10 mRNA的表达水平.⑤流感病毒A/PR/8(PR8)感染A549细胞2 h,同时用不同浓度木犀草素(5、10、20 μmol/L)处理细胞10 h,用RT-qPCR法检测细胞IL-6、TNF-α、IL-1β、IFN-β、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30 μmol/L以内各浓度木犀草素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②木犀草素能够显著降低R837诱导的RAW 264.7细胞IL-6、TNF-α的表达水平和IL-1β、IFN-β、IP-10 mRNA表达水平,且木犀草素也能显著降低原代腹腔巨噬细胞IL-6、TNF-α的表达水平.③木犀草素可以促进Nrf2入核,上调HO-1 mRNA表达并抑制p-p65表达,促进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磷酸化.④在R837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ML385可恢复木犀草素抑制的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IL-6、IL-1β、IFN-β和IP-10 mRNA的表达水平.⑤木犀草素抑制PR8感染引起的A549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结论 木犀草素可通过抑制GSK3β活性促进Nrf2/HO-1通路,从而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药调节Th1/Th2平衡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辅助性T细胞(Th)1/Th2失衡有关.从免疫炎症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NPM的作用机制,综述中医药对NPM患者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的激活,纠正CD4+T细胞亚群的分化失衡等途径,恢复NPM患者的免疫稳态,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HMGB1炎症通路的苍耳子砂炒减毒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HMGB1)炎症通路对苍耳子砂炒减毒的机制进行研究,为其炮制减毒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正常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品组和砂炒组,每组 10只.连续灌胃给药14 d,生品组和砂炒组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于第14d给药后 1h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测定小鼠体质量和肝脏系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HMGB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和RT-qPCR法分别检测小鼠肝组织中HMGB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Toll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生品组和砂炒组血清中AST、ALT检测值升高(P<0.05),体质量降低(P<0.05),肝脏病理结构损伤,脏器指数增加(P<0.05);血清中HMGB1、IL-1β、IL-2和TNF-α水平较正常组均升高(P<0.01);但砂炒组较生品组的值低(P<0.01);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结果表明,给药组肝组织中HMGB1、TLR4 和NF-κB的mRNA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但生品组比砂炒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苍耳子具有一定的肝毒性,砂炒后其毒性明显降低,减毒机制可能与调控HMGB1-TLR4/NF-κB炎症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