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充填技术对iRoot SP充填根管的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iRoot SP在不同充填技术下充填根管的根尖微渗漏情况。方法:下颌单根前磨牙36颗,ProTaper Universial镍钛锉预备至F3,将处理好的样本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 n=8)、阴性对照组( n=2)和阳性对照组( n=2)。实验组分别为冷侧压技术组(CLC)(A组);热牙胶技术组(CWC)(B组);单尖法技术组(SC)(C组);纯糊剂技术组(SOB)(D组)。将充填好的样本放入37 ℃恒温水浴箱内7 d,然后实验组样本除根尖1 mm外全部用指甲油封闭,阴性对照组全封闭,阳性对照组不涂指甲油。所有样本根尖均浸入0.1%亚甲蓝溶液7 d,然后在低速切片机上沿牙长轴纵向切开,在显微镜下(×10)观察并拍照记录,使用image J软件测算根尖渗漏的数值。 结果:单尖法技术组根尖渗漏值最大(5.02±2.23)mm,热牙胶技术组最小(3.59±1.76)mm,纯糊剂技术组的根尖渗漏值小于单尖法技术,但四种充填技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所有充填技术都不能完全封闭根尖。iRoot SP纯糊剂技术具有与其他技术相似的根尖封闭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生物陶瓷材料为封闭剂的单尖充填法应用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冷侧压充填技术和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是临床经典的根管充填方法。单尖法根管充填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的特点,近年来结合具有优良理化和生物学性能的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取得了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但目前针对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后根管超填、根管再治疗困难,以及长期临床疗效不明确等情况尚缺乏合理的规避及解决办法。本文回顾单尖法根管充填的起源与发展,解析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的改良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种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的Micro-CT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分析比较 3 种根管封闭剂(C-Root SP、iRoot SP和AH-Plus Jet)在单尖法根管充填中对根管充填封闭性能.方法 收集 90 颗符合纳入标准的下颌单根管离体前磨牙,使用ProTaper Next预备至X3,然后随机分为3 个实验组C-Root SP组(A组)、iRoot SP组(B组)、AH-Plus Jet组(C组),均采用单尖法进行根管充填,并进行 1 周的口腔环境模拟,最后用Micro-CT测量根管内气泡体积及其所占比例来评价比较 3 种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结果 A、B、C组在根管的不同部位(下 1/3 段、中 1/3 段、上 1/3 段)均存在可识别的气泡.在下1/3 段中,A组的气泡体积(0.01±0.01)mm3 与C组(0.12±0.08)mm3 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0.02±0.01)mm3相比则没有统计学差异;在中 1/3 段与上 1/3 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根管全长范围内,A组的气泡总体积最小(0.15±0.03)mm3,B、C两组分别为(0.22±0.11)mm3、(0.34±0.28)mm3,A组与B组相似,均优于C组.结论 C-Root SP的根尖封闭性能与iRoot SP接近,且优于AH-Plus Jet,C-Root SP可以作为良好的根管封闭剂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CLMS观察iRoot BP Plus对根尖倒充填封闭效果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观察iRoot BP Plus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封闭根尖的效果.方法:选取上下颌单直根管离体牙60颗,Reciproc blue机用单支镍钛锉预备根管,热牙胶连续波技术充填根管,超声工作尖对离体牙根尖区行倒预备.将离体牙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iRoot BP Plus、MTA、3MZ350树脂行倒充填.体式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倒充填后材料及牙体组织的颜色变化率.上述标本再次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浸泡于2%亚甲基蓝溶液和1 g/L罗丹明B荧光染料中,48 h后分别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测量染料线性渗漏长度;测量材料与牙本质间的微间隙宽度,观察不同倒充填材料与根管壁间的微观结合形态;计算分析根尖区微渗漏荧光染色面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倒充填材料对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结果:iRoot BP Plus组倒充填后未发生明显颜色改变,美观性优于MTA组(P<0.05),但与树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组染料渗漏长度较MTA组短(P<0.05),和MTA组染料渗漏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微间隙宽度比较,iRoot BP Plus组<MTA组<树脂组(P<0.05).三组微渗漏荧光染色面积比较,iRoot BP Plus组<MTA组<树脂组(P<0.05).结论:iRoot BP Plus具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性、密合性和美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硫酸钙基乳牙根管封闭剂的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含半水硫酸钙、硫酸钡、醋酸氯己定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400,PEG 400)的新型硫酸钙基乳牙根管封闭剂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将不同质量分数半水硫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粉末按照3∶1粉液比与PEG 400混合,醋酸氯己定依照PEG 400的体积以0.2 mg/mL加入.将上述材料以250 r/min的转速球磨24 h得到硫酸钙基乳牙根管封闭剂.根据各组分质量分数的不同分组,通过固化时间、流动性、阻射性能实验结果优化出合适的组分质量分数,再用最优质量分数组对封闭剂的pH值、体外质量丧失、显微形态进行评价.通过细菌-材料共培法检测封闭剂的抗菌性,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形态染色评价其细胞相容性,通过皮下组织埋置实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优化后的封闭剂,半水硫酸钙质量分数为80 wt%,硫酸钡质量分数为20 wt%.封闭剂的流动性、辐射不透明度均符合国际标准.封闭剂在去离子水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组的pH值稳定在6~7,第7天和第14天时封闭剂在去离子水组中的pH值显著高于PBS组(P<0.001),随后二组的pH值逐渐接近(P>0.05).体外降解实验发现,前期封闭剂的质量丧失率约15.17%,3周后质量丧失率仅约8.33%.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水化后的封闭剂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细菌学实验和细胞学检测中,封闭剂抑制粪肠球菌生长的作用明显(P<0.001);第1天和第4天时,1∶10和1∶20封闭剂浸提液稀释组的骨髓间充质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7天时,1∶20封闭剂浸提稀释液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组织切片观察封闭剂组与对照组(Vitapex糊剂及ZOE糊剂)均为轻度炎症反应.结论 本实验研制了一种新型硫酸钙基乳牙根管封闭剂,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较强的抗菌性,可以满足生物相容性的要求,为乳牙根管封闭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iRoot BP Plus不同充填方式对根尖手术中根管封闭性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分析iRoot BP Plus不同充填方式对根尖手术中根管封闭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60 颗新鲜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A、B、C 3 组,各 20 颗.A组iRoot BP Plus正充填后行根尖切除术,B组常规根管治疗(AH Plus糊剂及热牙胶充填)后行根尖切除术,根尖倒预备与iRoot BP Plus倒充填,C组常规根管治疗后行根尖切除;A、C组不进行根管倒充填.采用染料渗漏法分析 3 组根管封闭性,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根管间界面的密合性及结构特点.结果:3 组样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染料渗透,且渗透平均长度存在差异(P<0.05),A、B组染料渗透平均长度均短于C组(P<0.05),但A、B组平均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扫描电镜发现A、B组iRoot BP Plus与牙本质间结合紧密,C组牙胶与牙本质间存在明显裂隙.结论:iRoot BP Plus正充填后根尖切除和常规根管治疗后iRoot BP Plus倒充填的iRoot BP Plus材料都可与牙本质紧密结合,两者根尖封闭效果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iRoot SP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管治疗的疗效和预后与根管封闭剂的选择密切相关,iRoot S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因其优越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而被用于根管充填.iRoot SP的相关性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iRoot SP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尖充填及即刻桩道预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常用冷侧压法和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法充填根管.近年来,出现了与镍钛器械匹配的牙胶尖,根管封闭剂性能也不断提高,操作简便、副损伤小的单尖充填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在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的残根、残冠,通常需采用桩核冠修复以恢复患牙的功能和外形.桩冠修复中的桩道预备过程对根管封闭性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可影响到患牙的远期效果,而即刻桩道预备相较传统的延迟预备,在该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文章总结了单尖充填的特点和即刻桩道预备的优势,进一步提出单尖法充填后即刻桩道预备的观点并介绍其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uttaFlow对根管充填封闭性能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AHplus和GuttaFlow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和冠方长期封闭性能.方法 收集人离体恒前牙80颗,根面处理后用手用镍钛锉预备后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即为:AHplus+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7 d后(A组)、90 d后(C组)观察;以Gut-taflow+主尖根管充填,7 d后(B组)、90 d后(D组)观察(每组20颗).根充后用印度墨汁染色、脱矿、脱水、制成透明,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从冠方和根尖渗入根管的长度.结果 4组根尖部的染料渗入长度为(0.67±0.67)、(0.51±0.76)、(3.07± 1.09)、(2.10±0.59)mm,冠部微渗漏为(0.42±0.46)、(0.53±0.46)、(2.62±0.98)、(2.41±0.68)mm,A组与其他3组根尖部和冠部的染料渗入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uttaFlow+单尖法短期和长期冠部和根尖的封闭性很好,优于AHplus封闭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根管终末冲洗方案对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新型根管冲洗药物QMiX,17%乙二胺四乙酸(EDTA)+0.2%西曲溴铵(CTR)作为终末根管冲洗方案对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GuttaFlow与根管壁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30颗单根离体人牙截冠后根管预备,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终末冲洗方案(n=10),QMiX组、EDTA+CTR组及生理盐水(NS)组.螺旋充填器导入GuttaFlow充填根管.每个牙根由冠方向根方依次获取3个厚度约为2 mm的水平切片,应用薄片推出实验进行粘接强度检测.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方式.结果 QMiX组的GuttaFlow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EDTA+CTR组和NS组(P<0.05),EDTA+CTR组与N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终末冲洗方案均以混合型断裂为主要断裂方式.结论 QMiX作为终末冲洗方案可提高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GuttaFlow与根管壁牙本质的粘接效果,但EDTA+CTR配伍方案对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