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评估新型生物陶瓷类材料c-Root SP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hSCAPs)的细胞增殖及骨诱导能力.方法 制备不同浓度c-Root SP浸提液,采用CCK-8 法检测其对hSCAPs的细胞增殖情况,使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法测定ALP酶水平和茜素红染色法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iRootSP对比,评价c-Root SP促进细胞增殖及骨诱导能力.结果 c-Root SP对hSCAPs的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1/10 浓度浸提液增殖水平最好,c-Root SP1/5、1/10、1/1000 浓度浸提液对hSCAPs的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高于同浓度iRoot SP浸提液(P<0.05).成骨方面,矿化诱导 7 天,iRoot SP ALP活性显著高于c-Root SP(P<0.05),矿化诱导 14 天 c-Root SP矿化结节显著多于iRoot SP.结论 c-Root SP具有对hSCAPs的良好细胞增殖及骨诱导能力,与iRoot SP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iRoot SP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管治疗的疗效和预后与根管封闭剂的选择密切相关,iRoot S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因其优越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而被用于根管充填.iRoot SP的相关性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iRoot SP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iRoot SP冷侧法行C形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对比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与iRoot SP冷侧法行C形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行C形根管填充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42例,患牙142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观察组使用iRoot SP冷侧法.比较两组充填效果、充填面积及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牙充填效果、充填面积及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一样,iRoot SP冷侧法用于C形根管充填具有很好的充填效果,恰填率高,治疗效果好,但操作更简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与MTA修复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iRoot SP治疗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显微根管治疗中心因慢性根尖周炎就诊并伴根尖孔未闭合的成年患牙50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iRoot SP组25颗,MTA组25颗.iRoot SP组(实验组)用iRoot SP糊剂充填至根尖(厚约4 mm),MTA组(对照组)用MTA糊剂充填至根尖(厚约4 mm),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中上段;术后拍摄X射线片.患者6、12个月进行常规复诊,整理数据,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牙在治疗后均无自发痛、咬合痛;临床检查无叩痛、触痛等阳性体征;原有窦道消失,牙龈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实验组X射线显示15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8颗患牙根尖暗影减小,2颗患牙根尖暗影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2.0%;MTA组X射线显示17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8颗患牙根尖暗影减小,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iRoot SP可用于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治疗,短期疗效可观,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更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单尖法充填用于慢性根尖周炎后牙行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iRoot SP单尖法充填与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用于慢性根尖周炎后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后牙共120颗;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研究组患者采用iRoot SP单尖法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半年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充填单位根管的时间为(119.00±19.377)s,研究组为(100.67±12.65)s,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24 h、48 h及72 h的疼痛评分,研究组疼痛反应程度较轻(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SP单尖法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充填效率高,便于临床操作,术后疼痛轻且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根充糊剂在外伤性露髓前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比较iRoot SP、AH Plus及Vitapex三种根充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外伤性露髓前牙的临床疗效以及急症反应发生的差异,探讨iRoot SP糊剂在外伤性露髓前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外伤性露髓前牙且需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83例患者(93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28例)、B(27例)、C(28例)3组,每组31颗患牙,其中A组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应用iRoot SP糊剂作为根充糊剂,B组应用AH Plus糊剂,C组应用Vitapex糊剂.分别在术后1、3及7天比较3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比较急症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并于术后1、6及12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与6个月,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A组治疗有效率为80.65%,高于B组51.61% 与C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35).3组患者术后1、3及7天疼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及7天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A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急症反应发生率为3.23%,低于B组25.81% 与C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SP糊剂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外伤性露髓前牙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急症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的特性及根管封闭剂超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管治疗效果与根管封闭剂密切相关,而在充填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根管封闭剂超充填的情况.商品化的根管封闭剂种类众多,iRoot S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封闭性和抗菌性而逐渐被重视,其超充是否会影响患牙的预后也引起了关注.本文总结了iRoot SP理化及生物学性能,以及根管封闭剂超充填的研究进展,结合随访病例分析iRoot SP超充的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用于直根管桩腔预备后根尖封闭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iRoot SP对直根管桩腔预备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取73颗离体直根管牙随机分为8组.A1和B1、A2和B2、A4组分别用AH Plus、iRoot SP、ZOE+热牙胶根充, A3组iRoot SP+单尖根充.C、D组为阳、阴性对照.A1-A4组行即刻桩腔预备; B1、B2组行延迟桩腔预备.染色后透明牙技术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各组染料渗透深度比较A1、A2、A3组间, A1与B1, A2与B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A4组和C组渗透长度大于A2组 (P <0. 05) .结论:iRootSP和AH Plus的根尖封闭性能相同; iRoot SP结合热牙胶充填和结合单尖充填后即刻桩腔预备的根尖封闭性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GuttaFlow2、AH Plus根管封闭剂的临床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两种常温流动根充封闭剂(硅酸钙基-iRoot SP、硅氧烷基-GuttaFlow2)结合单尖充填技术以及常用封闭剂(AH Plus)结合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的短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79颗患牙(656个根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iRoot SP组、GuttaFlow2组以及AH Plus组.记录每个根管的充填时间,拍数字化牙片评估每个根管的充填效果,并于术后1周及1月进行回访,记录患者的疼痛发生率.SPSS18.0对以上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的根管充填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Root SP组与GuttaFlow2组的充填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较AH Plus组明显缩短(P<0.05);iRoot SP组与GuttaFlow2组的术后疼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iRoot SP组与GuttaFlow2组均较AH Plus组疼痛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GuttaFlow2和iRoot SP配合单尖充填技术较常用热牙胶充填技术节省填充时间,且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iRoot SP直接充填后与牙本质壁粘结强度的临床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iRoot SP直接充填和联合牙胶尖充填根管后与根管壁的粘结强度.方法 上颌前牙40颗截去牙冠并修整牙根长度为12 mm,ProTaper预备至F3,将处理好的样本随机分成4组(n=10),用牙胶尖和/或iRoot SP分别用冷侧压法、热牙胶法、单尖法、纯糊剂法充填.1周后,所有样本切成厚度为1.00 mm薄片,选取第2、5、8分别代表根尖1/3、根中1/3、根冠1/3段在万能试验机上计算推出强度,并用SPSS 22.0做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断裂方式.结果 在根尖1/3段,纯糊剂技术组的粘接强度最低(P<0.05);在根冠1/3段,热牙胶技术组粘接强度最低(P<0.05).纯糊剂技术组各段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热牙胶技术组以界面断裂为主,其他三组则是混合断裂和内聚断裂为主.结论 充填技术影响iRoot SP与根管壁的粘接强度;iRoot SP直接充填后具有可接受的粘结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