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伤药片致重度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自行服用三七伤药片(3片、3次/d),6 d后患者出现上腹部闷痛、恶心、呕吐,伴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示血清总胆红素(TBil)155.2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7.1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81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67 U/L,碱性磷酸酶(ALP)136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455 U/L。停用三七伤药片并予保肝治疗8 d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38 d后实验室检查示血清TBil 27.3 μmol/L、DBil 9.2 μmol/L、ALT 46 U/L、AST 28 U/L、ALP 83 U/L、GGT 55 U/L。患者的肝损伤可能与三七伤药片成分中草乌、雪上一枝蒿所含乌头碱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块消颗粒致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疼痛、结节自行口服乳块消颗粒10 g、3次/d。服药约1个半月后,患者出现间断性右上腹胀痛、小便色深黄,伴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服药2个半月后上述症状加重,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98.8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1.5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96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 213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96 U/L、碱性磷酸酶(ALP)124 U/L。考虑为乳块消颗粒所致肝损伤,停用该药,给予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硫普罗宁、降酶灵、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等治疗,10 d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13 d后患者消化道症状消失,TBil 20.5 μmol/L、DBil 6.2 μmol/L、ALT 43 U/L、AST 58 U/L、GGT 53 U/L、ALP 60 U/L。停用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硫普罗宁,继续服用降酶灵、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2周,6周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肝损伤可能与乳块消颗粒中的川楝子成分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调节剂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1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因广泛的抗菌药耐药性和高死亡率而备受关注,常规抗菌药治疗策略的疗效欠佳.鲍曼不动杆菌和机体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影响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转归,通过免疫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反应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免疫调节剂具有单独治疗或作为免疫佐剂联合抗菌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潜力,成为有希望改善感染结局的策略,由此开发的新疗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不同来源的(生物制剂、免疫系统产物、化学合成制剂、中药或植物药成分)免疫调节剂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对免疫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一种由于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迂曲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CSA病机为肝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湿痰内生,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椎动脉是大脑后循环起始部,与中医学络脉的结构和功能相符.虫类入药始见于《五十二病方》,其攻逐走窜、活血逐瘀、搜剔通络、无处不至的特性,在络病的治疗中优势显著,非植物药所能代替.常用于治疗CSA的虫类药可分为祛瘀通络类、化痰通络类与补益络虚类.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在CSA中的运用,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并重,以期为CSA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中药-头针-无错性学习"三联疗法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观察"中药-头针-无错性学习"的三联疗法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80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分别为对照组(n =20)、中药组(n =20)、头针组(n =20)和三联组(n =20).4 组均予常规内科药物及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加无错性学习认知训练,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配方颗粒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头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配方颗粒及头针治疗,共治疗 8 周.比较4 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4 组MoCA、MMSE、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中药组、头针组及三联组均高于对照组,三联组高于中药组和头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头针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头针-无错性学习"的三联疗法可提高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头针、中药及认知训练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躯体症状障碍(SSD)临床表现复杂,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SSD涉及临床多个科室,但尚无有效的特异性疗法.临床多以抗抑郁药、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植物药、中药,传统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进行干预.单纯西药治疗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依从性较低;单纯中药或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较少,且多为小样本研究,疗效尚待考证;综合疗法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但具体疗法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应积极开展中西结合、心身同治的多元化治疗,以期提高SSD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芪贞归脾汤对淋巴瘤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组学技术探索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芪贞归脾汤作用于淋巴瘤Jurkat、SU-DHL-4和Raji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PrimeView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PrimeView Human Gene Expression Array)检测基因表达谱变化;应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进行经典通路分析;选择有差异表达的6个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B 细胞K轻肽基因增强子核因子1 (nuclear factor of kappa light polypeptide gene enhancer in B-cells 1,NFKB1)、B细胞K轻肽基因增强子抑制因子,激酶β (inhibitor of kappa light polypeptide gene enhancer in B-cells,kinase beta,IKBKB)、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Janus激酶2 (Janus kinase 2,JAK2)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结果:质量浓度为5~25 mg/mL的芪贞归脾汤对Jurkat、SU-DHL-4和Raji细胞株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值均<0.01).芪贞归脾汤质量浓度为20和25 mg/mL组Jurkat及Raji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值均<0.01).10、15和20 mg/mL芪贞归脾汤作用48 h后,3株淋巴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均被阻滞在G2/M期(P值均<0.01).15 mg/mL芪贞归脾汤可显著抑制Jurkat及Raji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值均<0.05).Jurkat细胞在15mg/mL芪贞归脾汤作用48 h后,共有648个基因表达上调和1 022个基因表达下调.基于IPA的经典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1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PKB,又称Akt)信号通路(P<0.001)及JAK/STAT信号通路(P<0.05)明显受到抑制.PIK3CA、NFKB1、IKBKB、Bcl-2、JAK2和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STAT3 mRNA为P<0.05,其余各基因的P值均<0.01),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中药芪贞归脾汤可以调控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通过多基因及多通路发挥抗淋巴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参麦注射液对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120例均明确临床诊断为头颈部肿瘤,全部接受放射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1.82~2.18 Gy/次,1次/d,5次/周,放疗总剂量60~71.96 Gy.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时间较迟、复原时间较快(P<0.05);两组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20%、对照组80%(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放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减轻患者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症状,保证放疗按时完成,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黄饮子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服用中药汤剂地黄饮子与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筛选口服地黄饮子及阿仑膦酸钠规律用药满1年以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63.97±3.70)岁;服用中药汤剂地黄饮子,每次1剂,早晚各1次,每周2次.对照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63.36±3.0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1次.两组患者抗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不变(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d,以及骨化三醇胶丸0.5 μg/d).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TX)及血清硬骨素(SOST)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骨质疏松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骨密度、SOST与β-CTX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后,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β-CTX检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2.002和50.071;血清SOST值均较治疗前增加,t值分别为-29.242和-30.8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P值分别为0.294和0.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β-CTX值比较,P=0.908;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SOST值比较,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传统中药地黄饮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研究发现其与阿仑膦酸钠均有较好的疗效,地黄饮子可作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肿止痛膏对腓肠肌损伤大鼠MEF2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微小RNA表达机制,探讨消肿止痛膏对大鼠骨骼肌损伤后重塑和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钝挫伤模型的方法建立大鼠腓肠肌损伤模型,观察消肿止痛膏对大鼠损伤后4、7、14、21d大鼠定量PCR检测腓肠肌MEF2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探讨消肿止痛膏对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模型的肌肉重塑与修复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组MEF2的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与模型组,进一步证实了MEF2在外用药物中引起骨骼肌重塑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MEF2在损伤后7d上升,其后表达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至损伤后21 d仍可以表达出较高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其表达的高峰期在14d左右,其后则基本回归到一般状态.结论:MEF2的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即使至损伤后21d,其表达仍未见明显下降,可见消肿止痛软膏可以促进MEF2的表达.同时,消肿止痛膏可以调节骨骼肌的再生修复,因此,消肿止痛膏可以通过基因调控,发挥对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