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医师认知邮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师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的认知现状。方法:编制问卷,于2017年4至6月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368名儿童重症医师完成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邮件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68份(应答率45.1 %),单位应答率87.2%(68/78)。59.2%和77.7%受访者选择清创手术和体液引流等清除病灶;90.8%受访者选择休克1 h内使用抗生素;98.4%选择生理盐水,72.3%使用白蛋白,53.8%选择血浆进行液体复苏;休克复苏静脉通路开通困难时,57.1%首选开通骨髓内通路;79.3%和83.2%受访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等辅助治疗;96.7%受访者可提供氧气和机械通气支持,85.3%提供持续肾替代治疗,22.0%提供体外膜肺氧合等脏器支持。322名(88.7%)、188名(51.1%)和85名(23.1%)受访者符合液体复苏、正性肌力药物和缩血管药物的临床模拟病例的"最佳建议";缩血管和正性肌力药物模拟病例中,分别有69.3%和24.2%受访者选择液体复苏治疗;液体复苏病例中,49.7%(183/368)受访者进行液体容量和反应性评估,评估仪器包括重症床旁超声[39.4%(145/368)],生物阻抗监测器[10.3%(38/368)]和经肺热稀释装置[6.3%(23/368)];接受儿童高级生命支持课程( P=0.006)和重症专科培训中心培训( P=0.002)的儿科医生做出"最佳建议"选项的比例高于未参加培训者。 结论:我国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现状是积极的病灶清除、抗生素使用及脏器支持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意识增加,但可能存在过度液体输注,不合理使用血浆、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可能促进合理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仿生矿化后的丝素电纺复合支架体内成骨性能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仿生矿化后的丝素电纺复合支架体内修复颅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电纺支架(非矿化组),通过模拟体液(SBF)浸泡法对支架仿生矿化(矿化组),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形貌。18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购自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3组,分别为矿化组、非矿化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构建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在直径为5 mm的骨缺损区分别植入矿化组及非矿化组支架,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于术后4、8周取材,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苏木精-伊红(HE)及马松染色(Masson染色)比较评估不同支架的体内骨再生情况。应用GraphPad Prism 8统计软件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仿生矿化后的丝素电纺支架表面形成明显的羟基磷灰石矿化层。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术后4周和8周,通过对CT三维重建、HE及Masson染色的观察以及对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间隙(TB.Sp)定量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矿化组和非矿化组均能观察到新骨的形成,且矿化组的修复效果均优于非矿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矿化组、非矿化组及对照组BV/TV在4周时分别为(22.880±2.324)、(12.600±1.965)、(4.967±1.580)%, F=61.838, P<0.05,8周时分别为(45.770±4.433)、(29.400±4.086)、(19.310±2.272)%, F=38.686, P<0.05;Tb.N在4周时分别为(0.029±0.001)、(0.019±0.003)、(0.008±0.003) mm -1, F=52.890, P<0.05,8周时分别为(0.053±0.002)、(0.037±0.003)、(0.023±0.001) mm -1, F=171.433, P<0.05;TB.Sp在4周时分别为(10.810±0.179)、(11.350±0.098)、(11.730±0.163) μm, F=27.655, P<0.05,8周时分别为(8.792±0.175)、(10.060±0.339)、(11.150±0.275) μm, F=56.807, P<0.05]。 结论:仿生矿化后的丝素电纺复合支架能有效促进骨再生,有望用于骨组织工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置入物表面仿生矿化微纳拓扑结构载碘涂层的抗菌与成骨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骨置入物表面仿生矿化微纳拓扑结构载碘涂层的抗菌与成骨性能。方法:首先,在钛合金(Ti6Al4V)片表面通过碱热反应构建钛酸氢钠的纤维网状结构,标记为碱蚀(AT)组;然后,在改良模拟体液中仿生矿化形成高比表面积的微纳拓扑结构,标记为碱蚀后仿生矿化(AT-CaP)组;最后,负载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构建新型抗菌骨整合涂层,标记为碱蚀后仿生矿化载碘(AT-CaP-PVPI)组。每组3次平行实验,在涂层表面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貌和数量,检测其体外抗菌性能。取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 n=5):AT组、AT-CaP组、AT-CaP-PVPI组,在大鼠股骨下端髓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分别置入经AT、AT-CaP及AT-CaP-PVPI涂层处理的钛棒。比较3组大鼠术后4周股骨置入物表面的成骨状态、新生骨量体积比及骨小梁数目等。 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AT组和AT-CaP组涂层表面细菌保持其固有的椭圆球形或圆球形,细菌处于良好的存活状态;而AT-CaP-PVPI组涂层表面细菌出现膜变形凹陷,有些细菌已经完全破裂、溶解,大量细菌死亡。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T组置入物周围几乎无新生骨形成;AT-CaP组置入物周围散在分布新生骨,但是新生骨分布不连续;AT-CaP-PVPI组置入物周围可见大量新生骨,且新生骨分布均匀,无感染迹象。AT-CaP-PVPI组置入物表面新生骨量体积比和骨小梁数目分别为0.453±0.206和6.055±0.536,均显著高于AT组(0.046±0.028、1.667±1.249)和AT-CaP组(0.188±0.052、3.804±0.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置入物表面仿生矿化微纳拓扑结构载碘涂层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和较好的骨整合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诃子-珍珠干预脑卒中"解毒"机制分子对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蒙药嘎日迪十三味丸中诃子-珍珠干预脑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作用通路,为理解其"解毒"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在线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诃子-珍珠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脑卒中相关靶点。将2个平台的重叠靶点导入Metascape软件,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KEGG通路分析。应用LEDOKE进行关键分子及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诃子-珍珠活性成分22个,预测得到与脑卒中相关靶点217个。其中1-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铜、鞣花酸、诃子鞣酸、科里拉京等为诃子-珍珠发挥"解毒"作用的关键物质,IL6、TNF、热休克蛋白90 AA1 (HSP90AA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CASP3、孕烷X受体(NR1I2)、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Na +/K +ATP酶A1亚基(ATP1A1)等靶点为其"解毒"关键靶点。这些靶点显著富集在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细胞反应、体液水平调节、止血、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类固醇代谢过程、凝血等生物过程及氮代谢、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子对接从计算机模拟层面上验证了前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诃子-珍珠干预脑卒中的过程与清除有害代谢产物、平息体内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病理过程的研究结论相符,也与蒙医理论对"邪毒"的阐释相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用免疫信息学方法设计基于表位的淋病奈瑟菌亚单位疫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6种保守外膜蛋白中筛选优势表位,设计淋病奈瑟菌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并模拟其免疫效果.首先,通过C-ImmSim在线服务器对6种外膜蛋白进行计算机免疫模拟,并分别从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 cell)及B细胞免疫反应强的外膜蛋白中筛选用于构建多表位亚单位疫苗的优势CTL表位、Th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其次,在对各优势表位进行抗原性、致敏性和毒性分析后,将不同排列组合的优势表位与抗菌肽及PADRE序列连接起来,设计出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再次,对所设计的各种多表位亚单位疫苗进行计算机免疫模拟,以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果.最后,对筛选出的免疫效果较好的候选亚单位疫苗进行抗原性、致敏性、理化性质、溶解性评估以及二级结构分析,以确保候选亚单位疫苗符合疫苗设计标准.结果显示,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势候选CTL表位8个、Th细胞表位10个和B细胞表位14个;共设计出64种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其中3种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模拟结果最佳,均满足抗原性强、对人体无致敏性及无细胞毒性的要求,且均为亲水性、耐热性较好的稳定蛋白质,同时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的过表达,与抗体的亲和性也较强,符合疫苗设计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以C-ImmSim为主的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在多表位亚单位疫苗的反向设计及其免疫效果的高通量初步筛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淋病奈瑟菌疫苗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刺入疱疹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肾清肝汤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包括疱疹停止出现(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疱疹完全消退(疱疹出现至完全消退的时间)、疼痛消失(疼痛发作至开始减轻的时间)、结痂(疱疹治疗后至结痂的时间)、脱痂(结痂至脱痂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情况,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疱疹停止出现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P、PGE2、β-E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P、PGE2、β-E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gA、IgG、IgM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为6.67%(2/3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复合涂层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改性的钛酸钡纳米颗粒(BCG-NPs)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复合压电材料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WJ-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滴涂法在钛表面制备BCG-NPs/P(VDF-TrFE)涂层(BCGP-Ti),对其表面形貌、物相组成、亲水性和压电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检测样本体外矿化的能力.将hWJ-MSC接种在样本表面,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细胞骨架染色观察hWJ-MSC铺展情况,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分别评估ALP活性和矿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将Ti棒与BCGP-Ti棒分别植入SD大鼠股骨,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观察骨整合效果.结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BCGP-Ti涂层成功构建.极化后BCGP-Ti具有良好的压电响应,其亲水性优于Ti和未极化的BCGP-Ti(P<0.01),体外矿化的能力高于Ti和未极化的BCGP-Ti(P<0.01).hWJ-MSC在极化后BCGP-Ti表面铺展的面积较Ti组增加(P<0.05).与Ti相比,极化后BCGP-Ti促进hWJ-MSC矿化水平、ALP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1)、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骨钙素(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在体内实现更好的骨整合.结论:在钛基表面构建BCG-NPs/P(VDF-TrFE)涂层可诱导hWJ-MSC成骨分化促进骨整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航天失重防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失重环境暴露时,体液的头向分布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去重力性卸荷会导致神经及肌肉发生退行性适应,从而使航天员重返地球重力环境时面临众多挑战,严重时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运动锻炼虽然是最为有效的失重对抗防护措施,但当前基于传统运动锻炼的失重防护方案耗时过多.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的高效训练策略,可通过高强度运动结合小低度间歇或主动休息的重复组合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人体运动表现.采用不同模式的HIIT训练组合可同时改善心肺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HIIT或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运动锻炼失重防护策略.笔者通过对HIIT分类、作用机制和训练效果决定因素的系统综述,并对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执行HIIT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HIIT或许可以成为当前空间站航天员运动锻炼方案的优化策略,从而更为有效地节约资源.因此,有必要首先采取地基模拟失重实验对各种拟用于航天员失重防护的HIIT训练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前TPVB及EB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前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及硬膜外阻滞(EB)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198例行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TPVB组、EB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TPVB组采用TPVB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EB组采用EB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血清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3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右美托咪定用量、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VB组、EB组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3组T1、T2、T3、T4时HR、MAP水平比较,结果:①3组不同时间点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HR、MAP水平变化趋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①3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3 d的5-HT、SP、NE、DA水平比较,结果:①3组不同时间点5-HT、SP、NE、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5-HT、SP、NE、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5-HT、SP、NE、DA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3 d的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结果:①3组不同时间点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hs-CRP、TNF-α、IL-6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3 d的IgA、IgG、IgM水平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IgA、IgG、IgM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律失常、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VB用于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镇痛镇静效果与EB相当,并且两者均能减轻对患者MAP、HR等生命体征的影响,但TPVB在抑制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方面优于EB,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频谱照射联合腹腔镜手术对阑尾炎患儿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频谱照射联合腹腔镜手术对阑尾炎患儿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小儿阑尾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 = 60)和研究组(n = 60).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微创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频谱照射联合腹腔镜下微创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恢复状况、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细胞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和C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lvarado评分、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和24 h的PCT和CRP水平升高,以术后12 h最高;研究组术后12和24 h的PCT和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和24 h的CD4+、CD8+和CD4+/CD8+降低,以术后12 h最低;研究组术后12和24 h的CD4+、CD8+和CD4+/CD8+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IgM、IgG、C3和C4水平降低,以术后12 h最低;研究组术后12和24 h的IgM、IgG、C3和C4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和24 h VAS和Alvarado评分降低;研究组术后12和24 h的VAS和Alvarado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谱照射联合腹腔镜手术,可减轻阑尾炎患儿术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缩短炎症反应时间和免疫抑制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