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选取国内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123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搜集法、问卷调查法、描述分析法对专业分布情况及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招生数、毕业生去向等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学科发展动态分析专业发展趋势。结果:国内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从2016年的5所发展为目前的123所,年均增长率为472.0%。各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涵盖了管理学、基础医学概论等13门核心课程,毕业总学分要求从149学分到224学分不等,实践教学占教学计划的比例从12.1%到45.1%不等,学分波动较大,多数院校实践教学占比不高且内容单一。参与问卷调查的21所院校中,47.6%的院校将专业目标定位聚焦于培养复合型人才,52.4%的院校专任教师人数为4~6人,47.2%的专任教师年龄为31~40岁,42.9%的院校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为30%~40%,28.6%的院校博士人员占比≥50%,多数院校的专业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专任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内涵建设相对滞后。结论:院校数量的快速增加与专业内涵建设的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建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优化课程体系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花蒿花粉破坏鼻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黄花蒿花粉对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紧密连接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黄花蒿花粉(0、20、40、80、100、160、200 μg/ml)分别干预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38丝裂原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HNEpC前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观察细胞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黄花蒿花粉干预6 h后,HNEpC增殖活性均增高( P值均<0.05);干预12 h后,20、40、80、100、160 μg/ml组的HNEpC增殖活性未见明显改变( P值均>0.05),200 μg/ml组降低( P<0.05);干预24 h后,20、40 μg/m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未见明显改变( P值均>0.05),80、100、160、200 μg/ml组降低( P值均<0.05)。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正常对照组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表达多,围绕细胞膜形成环状结构;而在高浓度黄花蒿花粉干预下,其表达水平下降,出现断裂、模糊,分布不均匀。Western Blot和qPCR实验结果表明,干预24 h后,黄花蒿花粉(40、80、100、160、200 μg/ml)干预组HNEpC Claudin-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mRNA表达量分别为0.567±0.214、0.443±0.109、0.462±0.160、0.497±0.134、0.388±0.076比1.001±0.067, P值均<0.05),而Occludin蛋白及其mRNA仅在200 μg/ml黄花蒿花粉处理组降低(mRNA表达量为0.631±0.109比1.016±0.026, P<0.05),其他处理组均增高(mRNA表达量分别为1.258±0.134、1.827±0.1034、2.429±0.077、1.707±0.085、1.477±0.066比1.016±0.026, 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100、160、200 μg/ml黄花蒿花粉干预24 h后,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表达增加。SB203580能够抑制黄花蒿花粉引起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mRNA表达量为1.255±0.179比0.631±0.109, P<0.05),而对Claudin-1蛋白表达无影响。 结论:黄花蒿花粉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破坏HNEpC的紧密连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R的眼底病灶特征与房水中CMV载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CMVR)患眼病灶边缘模糊程度与房水中CMV-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并诊断为CMVR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首诊测量超广角眼底图像中观察到的CMVR病灶面积,根据边缘的模糊程度将活动性病灶分为可疑活动性病灶、轻到中度模糊病灶以及重到极重度模糊病灶3种类型。所有患眼均为活动性CMVR,在首诊时和抗病毒药物诱导期结束时分别进行房水CMV-DNA的PCR检测。CMV-DNA载量转换为常用对数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别比较活动性病灶面积和病灶边缘模糊度与其相关性。结果:共46例(71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7(13,33)岁。活动性病灶的面积为40(12,65)个视盘面积。可疑活动性病灶8只眼(11.3%),轻到中度模糊病灶51只眼(71.8%),重到极重度模糊病灶12只眼(16.9%)。首诊时67只眼(94.4%)呈CMV阳性,CMV-DNA载量为2.04×10 4(6.24×10 2,1.48×10 5)拷贝/ml;2周抗病毒诱导治疗后,病毒载量为2.47×10 2(1.08×10,6.87×10 3)拷贝/m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首诊时和抗病毒诱导期后lg(房水CMV-DNA载量)与视网膜病灶模糊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r=0.765, P<0.001; r=0.761, P<0.001),而与活动性病灶的面积无明显相关性( r=0.209, P=0.095; r=0.220, P=0.078)。 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R的病灶边缘模糊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灶的活动性,并且与房水中CMV-DNA载量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羟基磷灰石脱敏剂对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含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脱敏剂对不同粘接模式下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为脱敏处理后粘接剂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阻生而拔除的第三磨牙6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将4颗牙制备为1 mm厚牙本质片,1%柠檬酸处理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脱敏牙膏A和B组(分别用含HA的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 Sensitive处理)、脱敏糊剂组(HA糊剂处理)(每组2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形貌。剩余牙暴露冠中部牙本质并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入上述4组进行相应处理。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使用中强酸型通用型粘接剂(G-Premio Bond)分别在酸蚀-冲洗模式或自酸蚀模式下进行粘接,堆塑树脂,制备树脂-牙本质片状试件(每亚组4个)、微拉伸试件(每亚组20个)和片状试件(每亚组6个),分别进行粘接界面微观结构和纳米渗漏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微拉伸强度(粘接强度)测试及断裂模式记录、粘接界面水渗透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脱敏牙膏和脱敏糊剂处理均可部分或完全封闭多数牙本质小管。对于酸蚀-冲洗模式,脱敏牙膏A、B组和脱敏糊剂组粘接强度[分别为(40.98±4.60)、(40.89±4.64)和(41.48±3.65)MP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38.58±4.28)MPa]( F=3.89, P<0.05);对于自酸蚀模式,4组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48, P>0.05);各组自酸蚀粘接模式粘接强度均显著大于同组酸蚀-冲洗粘接模式( P<0.05)。4组总体断裂模式主要为混合破坏和界面破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酸蚀-冲洗模式下粘接界面银染颗粒沿混合层底部呈斑点状分布,自酸蚀模式几乎不存在银染颗粒沉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酸蚀-冲洗模式混合层内存在连续线状渗透,自酸蚀模式混合层内呈不连续线状渗透。 结论:含HA的脱敏剂处理对中强酸型通用型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无不利影响,搭配自酸蚀粘接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支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备壳聚糖/Ⅱ型胶原/聚乳酸复合水凝胶支架,以支架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评价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壳聚糖、Ⅱ型胶原、聚乳酸联合β-甘油磷酸钠盐制备复合水凝胶,检测凝胶形成时间、弹性模量及细胞相容性;制作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分为四组。空白组:正常软骨,未作任何处理;模型组:旷置骨软骨缺损作为对照;凝胶组:单纯以水凝胶填充软骨缺损;凝胶+干细胞组: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水凝胶复合物填充软骨缺损。分别于术后8周取材,根据大体观察及组织染色,比较各组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壳聚糖/Ⅱ型胶原/聚乳酸复合溶液在37℃下形成凝胶,成胶时间(7.50±0.41)min,弹性模量(6.96±0.43) kP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凝胶中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且软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动物实验大体观察及组织染色结果表明凝胶+干细胞组软骨缺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凝胶组及模型组,其新生软骨与正常软骨边界模糊,其内可见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蛋白含量与正常软骨类似。结论:壳聚糖/Ⅱ型胶原/聚乳酸复合水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及细胞相容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响应曲面法优化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制备工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案、响应曲面设计法(RSM)优化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考察其物理表征及热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和饱和水溶液法,以挥发油与微球投料比、微球与水投料比、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包合率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制备工艺。通过显微、红外、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稳定性试验,表征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结果: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与微球投料比为1∶10( V∶m)、微球与水投料比为1∶15(m∶ V)、温度41 ℃,平均包合率为62.21%,平均产率为85.24%。物理表征和热稳定试验表明包合物成功且热稳定良好。 结论:优化所得的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初发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是溃疡性结肠炎(UC)不容忽视的一类少见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23岁年轻男性,因“腹痛、黏液脓血便伴头痛、发热、呕吐”入院的病例。头颅静脉磁共振扫描(MRV)显示上矢状窦及右侧横窦局部血栓形成,诊断为重度UC伴CVST。积极治疗UC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患者症状好转。随访8个月患者病情平稳,大便1~2 次/d,成形,头痛呕吐好转。UC合并CVST临床罕见,对于出现血小板减少、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UC患者,应警惕高凝状态的存在;同时若逐渐出现头痛、呕吐、反应迟钝、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考虑CVST这一并发症,尽早识别、及时治疗,减少致残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不同月份积雪草质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B含量,比较不同月份积雪草的质量差异。方法:色谱柱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2 mmol/L β环糊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4 nm,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湖南郴州产的不同月份积雪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7月份的积雪草药材质量最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积雪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初发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CMVR)初发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DS合并CMVR初发期患者21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19只眼,女性2例3只眼;平均年龄(34.3±9.6)岁。患者平均CD4 +T淋巴细胞计数(26.1±23.2)个/μl。常规眼底筛查发现17例,对侧眼病变就诊时检查发现4例。双眼CMVR 13例(61.9%,13/21);其中,双眼均为初发期CMVR 1例,对侧眼为CMVR早期(图2A)12例。对侧眼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2例,视盘水肿1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例。所有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照相检查;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18只眼。首诊前1周内行血液CMV-DNA检测17例;首诊后1周内行房水CMV-DNA检测7只眼。眼底检查后1周内,接受、未接受全身抗CMV治疗分别为8例8只眼和7例8只眼;治疗情况不明6例6只眼。治疗后接受随访17例18只眼。随访时间0.5~ 28个月。 结果:所有患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透明。眼底病灶<1个视盘直径(DD),呈白色颗粒样、聚集成簇、边缘模糊,其中病灶周边有颗粒样卫星灶18只眼(81.8%,18/22)。病灶位于2区19只眼(86.4%,19/22 ),同时累及1区和2区1只眼(4.5%,1/22),位于3区2只眼(9.1%,2/22)。行OCT检查18只眼中,因病灶不在常规扫描范围内而未能获取到影像资料12只眼;获取到影像资料的6只眼,表现为内层或全层视网膜增厚或萎缩凹陷,结构破坏,伴局部玻璃体点状强反射影。行血液CMV-DNA检测的17例患者中,CMV-DNA阴性、阳性分别为1(5.9%,1/17)、16(94.1%,16/17)例。行房水CMV-DNA检测的7只眼,结果均为阴性。接受随访的18只眼中,病灶无扩大,其中逐渐消退吸收4只眼(22.2%,4/18),出现不同程度病灶扩大14只眼(77.8%,14/18)。结论:AIDS合并CMVR初发期患者无明显眼部症状;眼底表现为<1 DD的白色颗粒样病灶,边缘模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预混人胰岛素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明珠医院1例预混人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而升级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后血糖平稳达标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为75岁女性,于12年前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于11年前口服二甲双胍,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至今,时有午餐前心悸、乏力症状,进餐后缓解。于1年前出现间断性手足麻木感、视物模糊,并伴有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患者为系统诊治来我院,入院后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晚10 U餐前皮下注射,同时口服格列奈类(瑞格列奈1.0 g,午餐前即时口服),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动态监测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的血糖水平逐步达标且趋于平稳,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