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乳酸菌对大口黑鲈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试验旨在分析在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2种乳酸菌对大口黑鲈生长速度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为4组:C0组作为对照,使用基础饲料;T1、T2和T3组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了1.0×108 CFU/g的植物乳杆菌LP-37、1.0×107 CFU/g的戊糖片球菌PP-23,以及两者按此浓度组合的混合益生菌.每个实验组均设置了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50尾大口黑鲈,养殖周期为6周.结果显示:T1、T2、T3组的大口黑鲈在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优于C0组(P<0.01),并且在饵料系数方面,T1至T3组均显著低于C0组(P<0.05).其中,T3组,在促生长方面效果最为显著.在肠道组织形态方面,T1和T3组绒毛高度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T3组绒毛宽度显著高于C0、T1和T2组(P<0.05),各试验组肌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提高大口黑鲈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肠道中胃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且与促生长结果类似,T3组提升的幅度最大.与C0组相比,T1—T3组大口黑鲈脾脏和头肾中IL-1β、IL-8、TNF-α、IFN-γ等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10、TGF-1β等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T3组效果最显著.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LP-37和PP-23能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血清和肠道中酶活性,增强抗炎因子的表达,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显著改善肠道形态,且联合添加组优于单一添加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饲料中添加齐墩果酸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试验旨在研究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饲料中添加齐墩果酸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均重约为50 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为对照组、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组、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组+500 mg/kg齐墩果酸组,分别记为CON、S1和SQ2.养殖周期为 56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S1和SQ2组草鱼的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降低(P<0.05),S1组草鱼的饵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0.05).与S1组相比,SQ2组草鱼的FBW、WGR和SGR均显著升高(P<0.05),而FCR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S1和SQ2组草鱼的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HO)和肝脏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免疫球蛋白M(IgM)、肠道淀粉酶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1组草鱼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C3、肠道脂肪酶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1组相比,SQ2组草鱼的血清GOT、T-CHO和肝脏MDA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ACP、IgM、肠道脂肪酶、淀粉酶和肝脏的CAT、SOD、T-AOC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S1组和SQ2组草鱼肝脏中gpx1、cat、tgf-β1和il-15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1组草鱼肝脏中Mnsod和nrf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keap1、tnf-α、nf-κb和il-12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S1组相比,SQ2组草鱼肝脏中Mnsod、gpx1、cat、nrf2、tgf-β1和il-1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keap1、tnf-α、nf-κb和il-12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高比例棉菜粕饲料显著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并引起草鱼肝脏组织结构的损伤.齐墩果酸的添加可以缓解草鱼肝脏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并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紫檀芪对人乳头瘤病毒16整合感染宫颈上皮细胞系生长、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整合感染宫颈上皮细胞(H8细胞)生长、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紫檀芪与H8细胞共培养24 h和48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8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观察MDC染色后细胞自噬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ATG5、P62)、HPV致癌基因蛋白(E6、E7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对照组(0)、25、50、75、100 μmol/L紫檀芪作用H8细胞48 h后,各组细胞相对生长率(100.00% ± 1.56%、99.02% ± 4.97%、93.59% ± 2.01%、81.28% ± 4.90%、69.17% ± 7.56%)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F = 77.22, P < 0.05),随着浓度增加生长率渐降低,各紫檀芪组与对照组比较,均 P < 0.05。紫檀芪作用H8细胞24 h后,各组细胞G1期、G2期、S期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 7 845.00、51.14、266.50,均 P < 0.05),各紫檀芪组G1期、G2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紫檀芪作用48 h后,0 ~ 10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8% ± 0.50%、14.66% ± 0.22%、13.50% ± 0.49%、14.56% ± 0.19%、15.30% ± 0.76%,各紫檀芪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紫檀芪作用24 h后细胞MDC染色显示,对照组中仅有少量H8细胞检测到高亮点状荧光,各紫檀芪组高亮点状荧光的自噬小体较对照组增多。Western印迹显示,紫檀芪作用24 h、48 h后各组细胞cyclinD1、caspase3、caspase9、Beclin1、LC3-Ⅱ/Ⅰ、ATG5、P62、E6、E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紫檀芪处理后cyclinD1表达降低,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Beclin1、LC3-Ⅱ/Ⅰ、ATG5、P62升高,E6、E7表达降低(个别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多数组间比较 P < 0.05)。 结论:紫檀芪可抑制H8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和自噬,抑制E6、E7致癌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列线图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术前鉴别诊断胃神经鞘瘤(GS)与胃间质瘤(GST)(长径2~5 cm)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3年4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2017年6月至202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49例GS患者和240例G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GS与GST的独立因素。采用R4.3.1软件构建鉴别GS和GST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鉴别GS与GST的效能;通过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GS患者和GST患者有临床症状率、钙化率、溃疡率、肿瘤血管率、长短径比值和动脉期与平扫CT值差值(CTV 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S患者女性比例、发生于胃中下部率、混合或腔外型生长率、肿瘤相关淋巴结率、明显强化率、静脉期与平扫CT值差值(CTV P-N)、延迟期与平扫CT值差值(CTV D-N)、静脉期与动脉期CT值差值(CTV P-A)和延迟期与静脉期CT值差值(CTV D-P)明显高于GST患者[75.51%(37/49)比58.33%(140/240)、85.71%(42/49)比54.17%(130/240)、75.51%(37/49)比45.00%(108/240)、44.90%(22/49)比5.42%(13/240)、51.02%(25/49)比27.08%(65/240)、32.0(26.0,43.5)HU比29.0(22.0,37.7)HU、(44.59 ± 13.46)HU比(32.94 ± 12.47)HU、20.0(11.5,25.0)HU比10.0(5.0,17.0)HU和9.0(6.0,12.0)HU比4.0(-2.7,7.0)HU],年龄、形态不规则率、囊变率和不均匀强化率明显低于GST患者[(58.12 ± 12.59)岁比(62.05 ± 11.22)岁、16.33%(8/49)比38.33%(92/240)、18.37%(9/49)比51.25%(123/240)和34.69%(17/49)比56.25%(135/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部位、囊变、肿瘤相关淋巴结、CTV P-A和CTV D-P是鉴别GS与GST的独立影响因素( OR = 3.599、0.201、19.031、1.124和1.160,95% CI 1.184~10.938、0.070~0.578、6.159~58.809、1.066~1.185和1.094~1.231, P<0.05或<0.01)。基于部位、囊变、肿瘤相关淋巴结、CTV P-A和CTV D-P构建鉴别GS与GST的列线图模型。列线图鉴别GS与GST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95% CI 0.887~0.951)。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GS曲线与实际GS曲线之间一致性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33),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该列线图模型不存在过度拟合( χ2 = 2.52, P = 0.961)。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鉴别两种肿瘤的阈值>0.03时,列线图模型较"所有患者视为GS"方案或"所有患者视为GST"方案获得更多的净收益。 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术前鉴别GS与GS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寰枢椎融合术对儿童颈椎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寰枢椎融合术对儿童颈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3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寰枢椎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8.1±3.1)岁(范围:3~13岁);其中外伤9例,先天性畸形3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术后即刻及各随访时间点测量患儿颈椎椎体高度、椎体前后径并计算寰枢椎垂直生长率;术前、随访过程中测量患儿颈椎活动度,评价该术式对儿童颈椎生长发育的影响。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样本 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25.3)个月(范围:65~163个月);患儿颈椎椎体高度及前后径与文献报道健康同龄儿童相似( P值均<0.01)。末次随访时,12例患儿中有11例寰枢椎融合节段有实质性生长(寰枢椎垂直生长率:11例≥10%,1例<10%);颈椎活动度接近健康人群水平[前屈(55.2±5.0)°、后伸(65.3±4.9)°、左侧屈(41.7±4.5)°、右侧屈(42.4±4.4)°、左旋转(66.4±5.6)°、右旋转(68.5±5.8)°]。 结论:寰枢椎融合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疗效满意,患儿随访过程中颈椎生长发育情况接近健康同龄儿童,成年后达到健康人群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T影像磨玻璃样结节中实性成分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CT影像磨玻璃样结节(GGN)中实性成分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四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肺腺癌确诊患者217例的CT影像,按病灶性质分为浸润前组、微浸润腺癌(MIA)组及浸润性腺癌(IAC)组,分析各组GGN中实性成分比例、大小、形态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浸润前病变组、MIA组和IAC组GGN实性成分均值分别为(1.02±0.73)mm、(3.76±1.22)mm和(10.22±4.06)mm,实性层面直径分别为(0.91±0.65)mm、(3.45±1.37)mm和(10.18±4.41)mm,最大径分别为(1.10±0.81)mm、(5.16±1.60)mm、(11.96±5.17)mm,单发比例分别为87.18%(34/39)、34.12%(29/85)和27.96%(26/93),中心性生长率分别为66.67%(26/39)、22.35%(19/85)和32.26%(30/93),点状率分别为79.49%(31/39)、76.47%(65/85)和44.09%(41/93),边界清晰率分别为20.51%(8/39)、28.24%(24/85)和41.94%(39/93)。三组间GGN实性成分均值、实性层面直径、最大径、数量、生长部位、形态及边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或χ 2值分别为196.362、173.605、154.91、42.582、23.594、25.474和7.004,均 P<0.05)。 结论:CT影像GGN中实性成分表现有助于肺腺癌病理类型的鉴别,可作为术前参考加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屈螺酮炔雌醇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诱导卵泡发育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诱导卵泡恢复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医学部生殖医学科和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130例进行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POI患者的临床资料。受试者中心随机分组法进行分配隐藏,无盲法。试验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预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卵泡恢复生长率,次要观察指标预处理前后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获卵数、获卵人数占比等胚胎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卵泡恢复生长率[50.77%(33/65)]明显高于对照组[15.38%(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率差=35.38%,95% CI:19.44%~48.98%)。试验组预处理后卵泡刺激素水平[17.70(8.15,27.00)U/L]较预处理前明显下降[30.30(25.95,48.05)U/L, P<0.001],雌二醇水平[24.00(15.00,90.47)ng/L]较预处理前[15.00(15.00,24.00)ng/L, P<0.001]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屈螺酮炔雌醇可有效抑制POI患者升高的卵泡刺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增加诱导排卵治疗中卵巢恢复卵泡生长发育的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川沙塘鳢仿生态繁育技术探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文章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繁殖过程中鱼巢选择、鱼卵孵化、产后亲本和苗种生长情况及同类残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亲本对鱼巢的选择为池塘四周中层水体的鱼巢;苗种最佳孵化方式为孵化缸带雄鱼孵化,该种方式水霉发生率最低(29.13%).通过对亲本池与苗种池河川沙塘鳢生长和繁殖力的周年监测,发现鱼苗9月特定生长率最大,10月明显下降,冬季接近于0,至次年繁殖期降为负值,繁殖过后迅速回升;亲本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苗种相似,不同的是亲本在10月特定生长率最大.鱼苗生长至次年能完成性腺发育并参与繁殖,绝对繁殖力为(1157±666)粒,显著低于亲本池(2570±943)粒,但相对繁殖力[(112.78±19.97)粒/g]显著高于亲本池[(89.05±26.25)粒/g].此外,文章基于养殖过程中出现同类残食现象,构建了预测模型TLprey=0.701TLcannibal-8.043,提出苗种培育的分级培育技术,建议在集约化养殖中将全长比值相差1.55倍的个体分开培育.文章丰富了河川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成分对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成分中氯化钠和胰酪胨对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的影响,同时考察市售5个国产品牌和1个进口品牌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不同品牌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胰酪胨配制成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应用平板涂布计数、半定量划线法探究氯化钠和胰酪胨对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5个国产品牌和1个进口品牌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定量测定.参照GB 4789.28-2013比较不同品牌培养基对不同菌株的生长率、生长指数和菌落大小的影响,对培养基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菌株在使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或胰酪胨配制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率、生长指数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牌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非目标菌生长指数均合格,但目标菌的生长率和菌落生长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氯化钠和胰酪胨对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影响较大,会直接决定培养基的质量是否合格,市售的国内外不同品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国产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优于进口培养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脊柱神经鞘瘤复发与再生长的危险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脊柱神经鞘瘤复发和再生长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受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的 6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后复发或残余肿瘤再生>10%的患者(R+组)与无复发或再生患者(R-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对复发和再生的影响.结果 65 例平均随访 24 个月,累及颈椎(14 例)、胸椎(25 例)和腰椎(26 例),位置在硬膜内的占 65%,硬膜外的占 17%,硬膜内硬膜外的占 18%.术后复发 4 例(6.2%),7 例(10.8%)发生再生长.单因素分析显示,R+组(11 例)和 R-组(54 例)在 Sridhar 肿瘤分类、巨大肿瘤(Sridhar 分级 Ⅱ、Ⅳb 和 Ⅴ 级)、左侧和颅尾部肿瘤大小、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出血量、次全切除、再手术、融合术和随访时间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巨大肿瘤(Sridhar 分类 Ⅱ、Ⅳb 和Ⅴ 型)是复发和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神经鞘瘤复发和再生长率 2 年内约为 16.9%,且巨大肿瘤(Sridhar分类 Ⅱ、Ⅳb和 Ⅴ型)是复发和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