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气血升降理论探讨心肌梗死后抑郁的中医治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病机与气血升降理论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为气血失常,心神受损,升降失司,枢轴不运。治当气血升降同调,治以益气活血、调达升降,其中益气活血以益气为先,根据血瘀程度适当选用活血药,使血脉通利,神有所依;调达升降以调节肝升肺降与脾胃为关键,重视药物升降浮沉之性,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恢复脏腑气机升降运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讨不寐证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认为,中土脾胃之气为机体气机升降、脏腑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枢轴。基于此,不寐的病因病机主要分为中轴失调(脾胃自身受损)、中土左旋失调(心、肝受损),以及中土右旋失调(肾受损),皆因中气不运,周流不畅,土湿阳虚,己土不升,肝木不荣,心血不足,戊土不降,一阳失陷,肾水寒滞,水火分离,阴阳不接,四象生变而成。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唐为勇运用斡旋肝肺气机法治疗小儿泄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唐为勇教授认为,小儿泄泻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脾胃功能及湿邪与气机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小儿泄泻尤为推崇气机圆运动理论,重视肝肺之左升右降,及其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壶揭盖、理气开郁等肝肺同调法调整脾胃气机升降,使气机得舒、升降相序而泄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黄元御枢轴运动理论探析胃痞病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基于清代名医黄元御"枢轴运动"理论,认为胃痞病核心病机为中轴枢机运转不利,中土气机升降失常,分别从误下伤阳、肺气不降、中气虚衰等角度阐述胃痞病发病机制,临证时以健运中土,行脾胃升降之机,复阴阳清浊之位为主要理念.并列举下气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及旋覆代赭汤5首临床常用方剂阐释以"枢轴运动"理论为指导的胃痞病辨治思路,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升降平衡理论探析茯苓泽泻汤治疗心系疾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茯苓泽泻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其病机为饮停于胃、饮阻气逆,现代医家常应用该方治疗眩晕、心悸等心系疾病,效如桴鼓.升降平衡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该理论主要体现在气机运动方面.升降平衡则阴阳相合,升降失调则百病由生.现根据升降平衡理论探析茯苓泽泻汤治疗眩晕、心悸等心系疾病的应用,并探讨茯苓泽泻汤方论、眩悸病机、升降平衡理论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五脏神"探究振腹推拿疗法"安神—解郁—补虚"治疗抑郁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基于"五脏神"理论认识抑郁症,探讨运用振腹推拿疗法"安神—解郁—补虚"思路治疗抑郁症,以疏调气机、解郁宽胸、清肝泻火、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为治则,具体操作手法上主要通过点按背部三阳穴与腹募穴温胸开背、调摄五脏阴阳之气,使得五脏与脑气血津液互资互助而安五脏神与脑神;以通腑法、摩腹法、推腹法等通腑泻浊、消积导滞、消瘀散结,来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平衡从而解五脏气郁,恢复循坏代谢紊乱;以培元补虚直接作用于腹部的振腹法,通过调节中州气血达到补中焦虚的目的,以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振腹推拿疗法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郁证患者因五脏神失而产生睡眠障碍、长期情绪低落、食欲低、便秘、恶心、腹泻、思维迟缓等症状,为抑郁症临床整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辅助治疗方法,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轴枢运动"论治失眠合并焦虑症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轴枢运动理论最初由清代御医黄元御提出.中气为人体运动原动力,后天中焦脾胃斡旋,协调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本病病程较长,且病情错综复杂,故在临床诊疗失眠合并焦虑的患者时应注重从"轴枢运动"理论进行辨治,其基本病机为中气衰败、脏腑失调,而根本原因在于轮枢莫运、升降失职.从脾虚土壅、肝木左郁、肺金右滞三方面论述其病机特点,并提出中土衰败者,治以健运中州,使气机运化有司;其肝木左郁者,疏肝解郁,使血瘀无生成之形;其肺金右滞者,肃肺和胃,使气滞无生成之弊,故而提出临证之时应以"调和五脏之原,职在中宫"为主要治疗原则,时刻固护中焦脾胃,使得轴枢运转协调,各司其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夏永良教授运用中医圆运动理论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夏永良教授运用中医圆运动理论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患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以及对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一则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医案为例,阐述夏教授的见解及治疗经验.[结果]夏教授认为,本病病因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五官九窍壅滞,病发日久则肝木过亢反克脾土,使病情迁延难愈,患者多出现情绪急躁、焦虑紧张等症状.故以补中益气汤补中气而升清阳,中轴运转,四维相附,则相火之降,君火之升,另以升降气机,交通上下,助运气机,诸症得以缓解.医案中患者首次就诊,夏教授辨证分析,药随症出,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患者症状缓解.[结论]夏教授运用中医圆运动理论,治疗耳鸣伴睡眠障碍及焦虑状态,临床收效显著,对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从"木气下陷"病机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证治
编辑人员丨2024/7/6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多样、病机繁杂,基于"一气周流"理论可知其病因虽与中土四象相关,然其根本在于"木气下陷",肝郁成癌."肝木"作为气机运动的枢轴,"木气下陷"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与脏腑气血功能,气血瘀毒凝滞不通而生肝癌.根据"一气周流"理论可知,寒湿困脾、肝气郁滞、肺金不敛、心肾不交均可导致木气下陷,故治疗时应以升发肝气为主,施以健运中土、调畅肝木、敛降肺金、调和水火之法,同时注重各脏腑间的协同联系,以复气机升降之常.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少阳主枢"理论辨治心系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少阳主枢"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少阳协助人体气机运动、阴阳运转、气血津液输布作用的高度凝练.少阳涉及肝、胆、三焦,"枢"字主要体现了少阳融贯阴阳、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少阳枢机在藏象、经络等理论体系中与心系密切相关,其功能正常是心脏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故"少阳主枢"理论在心系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少阳主枢"理论出发,分别阐释了其在胸痹心痛、心悸、眩晕、不寐、郁病中的应用,并对各医家基于"少阳主枢"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的思路与用药进行了归纳总结,阐明了"少阳主枢"理论在心系疾病中应用的本质是保证气血津液、阴阳水火顺利运行.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所载:"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只有气机正常流通枢转,机体才能中正平和,百病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