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药灸联合中医五行手指操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隔药灸联合中医五行手指操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 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例.对照组予以来氟米特片、艾拉莫德片、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隔药灸联合中医五行手指操,其中隔药灸选取脾俞、阳陵泉、腰阳关、命门及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上的阿是穴,每日 1次,每次 30 min.两组均治疗 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中医证候积分,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ESR、CRP、SAS、HAQ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0.00%,高于对照组的 55.56%(P<0.01).结论 隔药灸联合中医五行手指操能改善寒湿痹阻型R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现状及指南依从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现实世界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使用情况,分析其与指南的依从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 051例COPD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药物使用情况、暴露危险因素类型、过去1年急性加重(AE)情况、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血常规等,分析COPD患者ICS使用现状,未使用ICS者与使用ICS者临床特征及对指南依从性。结果:1 051例COPD患者中使用ICS者490例(46.6%),未使用ICS者561例(53.4%)。使用ICS与复治、频繁AE、重度AE、GOLD 2级及以上、GOLD D组、mMRC评分、合并支气管哮喘、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有关(均 P<0.05)。1 051例患者中初治患者583例(55.5%),初治使用ICS患者222例(38.1%),未使用ICS者有361例(61.9%)。初治患者使用ICS与过去1年频繁AE、重度AE、GOLD 2级至3级、GOLD B组和D组、mMRC评分、合并支气管哮喘、血EOS有关(均 P<0.05)。 结论:近一半的COPD患者使用ICS治疗,使用ICS患者的AE风险更高、症状更重、血EOS更高、合并支气管哮喘比例更高。ICS药物使用存在明显过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刮痧治疗颈椎病选穴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方法对刮痧治疗颈椎病的应用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颈椎病刮痧疗法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12日,建立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数据库,统计腧穴、经络及手法等,利用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描述腧穴配伍关联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52篇,共使用79个穴位,累计使用频次为1 088次。最常用的腧穴为风池(11.86%,129/1 088)、肩井(10.39%,113/1 088)、大椎(8.46%,92/1 088)等。足少阳胆经、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等为常用经脉。肩井-风池、肩井-大椎是常用腧穴配伍组合。点压、按揉及弹拨手法是常用治疗颈椎病刮痧手法。结论:文献数据挖掘可有效分析刮痧治疗颈椎病的常用腧穴及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不同中医辨治体系治疗IgA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治疗IgA肾病可从三焦、咽肾、络病、少阳论治。从三焦论治多以清利湿热贯穿全程,上焦轻畅气机,中焦清理湿热,下焦收涩固肾凉血;从咽肾理论多以清热解毒利咽为主,必要时辅以补肾健脾巩固;从络病论治多考虑本病由病邪外侵或素体本虚受邪气影响致脉络受损而发病,治以扶正祛邪结合,重视活血化瘀;而和解少阳多考虑本病由三焦气机不畅、邪犯少阳所致。上述体系治疗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尿蛋白定量,提高生活质量,且治法丰富、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龙胆泻肝汤源流探析与经脉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系统梳理历代医书中的龙胆泻肝汤发现,最初《兰室秘藏》所载龙胆泻肝汤主要针对男子前阴臊臭之疾,经过薛己的加减变化使主治范围逐渐泛化扩展,并出现方剂名称、组成和源流混乱的问题,《景岳全书》和《医方集解》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较为突出。过往医家多从脏腑角度对该方进行解读,转换视角从经脉角度重新解读,或可更好理解龙胆泻肝汤的主治规律。将前阴的病症归于足厥阴肝经,而将胁痛、耳聋等病症归于足少阳胆经,并根据病情加减用药,既有利于对该方全面与深入的理解以实现临床辨证与用药精准,也可促使现代研究者重新思考经络学说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扶正逐瘀泻火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扶正逐瘀泻火汤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瘀毒互结证患者疗效及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与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A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逐瘀泻火汤。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及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 2,PGI 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比较2组腹痛、腹胀、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4.0%(4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00, P=0.04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07、7.06、11.47、10.30, P值均 <0.01),腹痛、腹胀、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52、4.90、6.27、6.55、7.12,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30.15±7.04)μg/L比(42.37±8.29)μg/L, t=7.95]、IL-8[(39.36±8.11)μg/L比(50.36±10.47)μg/L, t=5.87]、TNF-α[(106.28±21.04)μg/L比(153.45±30.23)μg/L, t=9.0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TXA2[(223.68±40.15)ng/L比(257.11±50.32)ng/L, t=3.67]、PAF[(74.86±15.37)ng/L比(85.53±15.26)ng/L, t=3.4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PGI 2[(91.43±17.45)ng/L比(76.49±15.13)ng/L, t=4.57]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扶正逐瘀泻火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AP瘀毒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微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肱骨远端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导板在儿童肘内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肱骨远端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导板辅助截骨在儿童肘内翻畸形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小儿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共45例采用3D打印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导板辅助截骨的肘内翻畸形患儿临床资料。男35例、女10例,左侧24例、右侧21例。测量45例患儿术前、术后提携角,前倾角,肘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Oppenheim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45例均获随访,术前健侧提携角为(10.64±1.93)°、患侧提携角为(-17.34±2.36)°,末次随访时健侧提携角为(10.82±2.74)°、患侧提携角为(11.29±1.63)°,手术前后患侧提携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双侧提携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双侧肘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Oppenheim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0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为93%(42/45)。 结论:3D打印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导板辅助截骨,可使肘内翻矫形变得更简便、更精确、创伤更小,并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少阳为枢"理论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AV)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淮南市中医院就诊的CAV患者23例,均经支气管扩张试验确诊为CAV。患者首诊予小柴胡汤加减,7剂,水煎服,每天1剂。复诊时根据病情变化加减药方。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0%(20/23)。疗程:显效11例中有4例疗程为3周,5例为4周,2例为5周;有效9例疗程为5周。无效3例治疗6周后建议改用其他治疗。22例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轻微恶心,后自行缓解。23例患者随访半年,复发3例,复发率为13.0%(3/23)。结论:基于"少阳为枢"理论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CAV,临床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TH)、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尿毒症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RT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CRRT治疗和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PTH、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CRRT组[98.33%(59/60)比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35, P<0.05)。联合组治疗1周后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CRRT组 [(670.83 ± 81.80) μmol/L比(706.88 ± 93.27) μmol/L、(10.62 ± 2.58) mmol/L比(12.80 ± 3.55) mmol/L、(13.16 ± 2.98) mg/L比(16.00 ± 2.8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1周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CRRT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CRRT组[(42.88 ± 4.16)mm比(46.37 ± 6.55)mm、(51.57 ± 8.33)mm比(56.42 ± 7.55)mm、(49.50 ± 6.27)%比(44.68 ± 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1周后血清PTH、NT-proBNP水平低于CRRT组[(50.16 ± 7.15)ng/L比(53.27 ± 6.46)ng/L、281.52(255.46,304.50) mmol/L比362.49(331.88,378.4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CRRT对于改善尿毒症CHF患者心肾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具有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选穴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研究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1990年1月-2019年10月有关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中文文献,梳理并统计选穴、穴位归经及其所属特定穴等数据,采用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2及SPSS model 18.0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2篇,涉及针灸处方33个,穴位77个,穴位总频次达398次。其中单穴应用频次最高为合谷(23次),其次为外关(22次);选穴多属手阳明大肠经(87次)、足少阳胆经(68次);特定穴应用总频次达386次,其中频次最高为交会穴(123次);合谷与外关为核心腧穴且二者关联性最强。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首选合谷,上肢多选手阳明大肠经穴,下肢多选足少阳胆经穴,且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选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