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叶天士奇经理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其发病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属慢性虚损性疾病.从奇经施治是清代医家叶天士重要的治虚理念,该文以此切入,挖掘叶氏奇经理论内涵,并基于此探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与治疗.奇经赖肝肾精血荣养、脾胃精气充盈,虚损性疾病具有由脏腑延及奇经的趋向,且奇经在生理、病理方面具有络的属性,奇经气血空乏日久,可出现虚实夹杂、病位深远的"久病入络"特征.基于叶氏奇经理论进一步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阐发为"脏腑亏损-奇经乏源"与"奇络虚滞",启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证治疗时除补益脏腑之外,亦需着眼于通补奇经,兼顾行络中滞涩,且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程特点,治宜缓图其功,以期达虚损渐复的疾病向愈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胸痹之阳微阴弦脉象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阳微阴弦"的说法,阳微阴弦即指胸痹心痛发作时在寸口部位感受到的寸微尺弦的脉象,各医家对此众说纷纭,古代医家多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乘之而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发微,总结各家之言多从本虚标实而论之,笔者认为阳微阴弦当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述,提出阳微阴弦是发生胸痹时气血向内汇聚在脉象上的表现的观点,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发作时气血内聚的动态变化的静态描述,并非贯穿疾病始终,其提示了疾病变化的动态过程,旨在揭示病情变化时气血为扶助内部正气,保护五脏与元神之府而向内聚集的机理,其出现提示病情有向两个方向变化的可能,一是疾病向轻、二是疾病加重,继续发展会表现为脉微,甚者出现脉微欲绝,并由此引申出同一病机下阳微阴弦亦可以见于其他部位及其他疾病.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胸痹之阳微阴弦脉象拓展了其理论内涵并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并起抛砖引玉之效,引发医家对于阳微阴弦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的创新与拓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膏方与体质辨识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冠心病的发生与体质偏颇密切相关,体质影响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影响疾病的发展趋向与证候类型,影响疾病的预后及转归.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特点,气(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最易导致冠心病发生.运用膏方纠偏祛病,作用和缓,通过膏方能积极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整患者的体质,改善其体质状况,减轻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治疗观之调其不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学的治疗观可以用“调其不和”四个字概括,如何调?其根本大法在于一个字“顺”,即顺应机体的自和调节趋势.具体为顺应自然的时间规律与地域特点;顺应神、形之间的自和机制;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其相互间的自和机制;顺应经络之间的自和机制;顺应气血津液之间的自和机制;顺应病邪的病势趋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久病脉象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久病脉象多为阴脉,其出现缘于身体或为邪气所犯,或情志失常,或虚劳损伤,这些因素使得身体气血衰弱、正气与元气不足.久病脉虽多为气血不足的阴脉,但只要其兼有胃气的缓脉与有肾气的沉脉,就有趋向平脉的可能,疾病也可能会康复.久病脉还存在于四季脉之中,久病脉是否存在于有胃气的缓脉和有肾气的沉脉,是决定其脉顺逆四时、脉证相符或不符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探讨中医体质与外感疾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外感疾病中"疫病"范畴,同一邪气侵入人体,由于个体体质的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都会有所差异.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不同体质的人对外邪的易感性不同,可根据体质对易感人群进行"未病先防";体质因素影响疾病传变的趋向,可通过调理偏颇体质而避免从化,以达"既病防变";体质类型不同,预后也有差异,调理好个体自身气血阴阳偏颇之根本,才能"瘥后防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清任"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清代名医王清任"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为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借鉴.[方法]以《医林改错》"方叙篇"和"少腹逐瘀汤说篇"所收录的五首逐瘀汤以及全书所载33首方剂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等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对33首方剂及"五逐瘀汤"的药物运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王氏"五逐瘀汤"以"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为核心活血药,其选取基于气血关系、药物质地、寒温属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视气血关系,喜用川芎行气活血""桃仁红花相配,消表里上下之瘀滞""重视寒温并用,防止寒凝血热灼血"三个方面."五逐瘀汤"遵循"调气+活血+引经"的制方思路,借助于引经药的趋向性,带动活血药达于各处,从而发挥清除瘀血之作用.[结论]王清任重视气血关系,所创制的"五逐瘀汤"理法精妙,见解独到,重视药物引经之作用.深入认识王氏"五逐瘀汤"的制方思路及其活血化瘀思想,有利于为传统医学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探析木形体质人群生理病理要点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体质是机体气血阴阳的盈亏偏颇及发展变化趋向综合特征.不同体质类型患者在季节耐受度、形体、个性、脏腑气血等方面均不相同.但体质作为人体正常生理特征,较少被人们体察,因此,系统辨证脉学脉象可作为辨识体质类型的重要手段与指征.文章在《黄帝内经》基础上,主要论述五形人中木形人体质生理、病理特征及对应脉象特点,以期辨别木形人体质,精准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