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 结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氢溴酸樟柳碱对偏头痛大鼠作用的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研究氢溴酸樟柳碱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佐米曲普坦,1.67 mg/kg)、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mg/kg)6 组,除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给药,连续3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肩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10 mg/kg体重,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行为学指标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一步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偏头痛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甩头次数增加;血清及脑组织内5-HT水平下降(P<0.05),氢溴酸樟柳碱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清、脑组织内5-HT水平(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T-1 水平升高(P<0.05),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ET-1 水平(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E水平,脑组织ET-1 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氢溴酸樟柳碱可升高模型大鼠血清内NE水平及脑组织内NE、ET-1 水平,个别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氢溴酸樟柳碱中剂量组可降低模型大鼠NO水平(P<0.05),其余各组有降低其水平的趋势(P>0.05).结论:氢溴酸樟柳碱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偏头痛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内5-HT、NE、ET-1、NO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氢溴酸樟柳碱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氢溴酸樟柳碱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内实验中,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mg/kg),测定脑组织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体外实验中,CoCl2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μmol/L),采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显示,氢溴酸樟柳碱干预后大鼠血清SOD活性增加,iNOS活性降低,脑组织GSH含量升高.体外实验显示,氢溴酸樟柳碱干预后能降低LDH、NO释放,减少凋亡细胞数目及P53表达.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能提高慢性脑缺血大鼠抗氧化作用,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减少P53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和CTP参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用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在治疗后14、30、90 d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同时采用CT灌注成像(CTP)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梗死区rCBF(局部脑血流量)、rCBV(局部脑血容量)、TTP(达峰时间)和MTT(平均通过时间)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1)在治疗后的14d2组患者NIHS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下降,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14 d治疗组较对照组rCBV、rCBF均增加,TTP、MTT均缩短(P<0.05);(3)在治疗后30 d、90d 2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相比治疗前均呈现好转,但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对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氢溴酸樟柳碱对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麻醉大鼠后,分离得到大鼠颈总动脉并制成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观察氢溴酸樟柳碱在1 ×10-4 ~5 ×10-3 mol·L-1浓度范围内对KCl、苯肾上腺素(PH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及去内皮血管环的作用;并观察预孵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不同的钾离子通道抑制剂格列本脲(Gly)、4-氨基吡啶(4-AP)、四乙基氯化铵(TEA)、BaCl2对氢溴酸樟柳碱舒张血管环作用的影响;以2×10-3 mol·L-1氢溴酸樟柳碱预孵血管环,观察其对以细胞内、外钙为收缩剂的血管收缩的作用,并探讨其舒张血管的机制.结果 氢溴酸樟柳碱在体外1 ×10-4 ~5 ×10-3 mol·L-1浓度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舒张KCl和PHE预收缩的血管环,对KCl预收缩的血管环最大舒张幅度(Emax)为33.97%±11.53%,并在低浓度(1×10-4 ~1 ×10-3 mol·L-1)收缩血管(P<0.01,P<0.05),对PHE预收缩的血管环的半数有效浓度为5.61 (3.88,8.10) mmol·L-1,Emax=47.93%±18.63%;对PHE预收缩的去内皮血管环,氢溴酸樟柳碱舒张血管的Emax无明显变化;而L-NAME、Gly 、4-AP、TEA、BaCl2对氢溴酸樟柳碱舒张PHE预收缩的血管环均无明显作用;在无Ca2+溶液中,2×10-3 mol·L-1氢溴酸樟柳碱可以显著增强PHE引起的血管环短暂收缩(P<0.01).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能够在低浓度收缩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环,并能浓度依赖性地舒张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环,对血管的张力具有双向作用,且其机制与非内皮依赖途径及促肌浆网内钙释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氢溴酸樟柳碱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活性,其安全性比同类药物高,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综合文献研究,从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药动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因治疗时间窗问题未使用溶栓治疗,均接受基础治疗及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治疗1周及2周后,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 患者的NIHSS和mRS评分均有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均P<0.05).治疗1、2周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2.46%、82.79%,治疗2周后的有效率高于治疗1周后(P<0.05).共15例患者出现潮红、口干,未经干预自行消失,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大鼠单次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SD大鼠的单次和重复静脉给药毒性试验,评价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观察大鼠的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氢溴酸樟柳碱10、50、200 mg/kg剂量组,每组30只,尾iv给药,连续13周,停药恢复4周.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在364.5~504.5 mg/kg对大鼠产生明显毒性,症状有给药时尖叫、俯卧、后肢无力、颤抖、抽搐、惊厥、瞳孔散大、尾部发绀等,甚至造成个别动物死亡.重复给药毒性试验:50、200 mg/kg剂量组出现体质量增长减缓,摄食下降,给药后尖叫,鼻端、眼周异常分泌物增多,皮肤脱毛、结痂,耳廓溃疡、缺损,瞳孔散大,尾部发绀,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Cl-浓度升高等症状,200 mg/kg剂量组还出现给药后肌张力减退、颤抖、抽搐、呼吸困难、皮下炎性包块等表现.溶媒对照组和200 mg/kg剂量组动物注射部位均出现静脉炎及静脉周围炎,严重程度无差异,停药4周后病变减轻.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SD大鼠静脉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为428.8 mg/kg,约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 573倍;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10 mg/kg,约相当于临床剂量的60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对D-二聚体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观察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追踪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探究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PCI患者,按入选病例的序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常规给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注射用血塞通静脉点滴等抗栓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将疗效、D-二聚体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随访6个月看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0.2%,高于对照组的56.9%(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PCI患者提倡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临床疗效大大提高,神经功能进一步改善,安全与有保证,远期生活质量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氢溴酸樟柳碱片对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小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一日3次,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氢溴酸樟柳碱片(每次1 mg,一日2次,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用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前后临床总有效率、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n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以及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CDR评分及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MMSE评分及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DR评分及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各分项得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视空间和执行、注意力、抽象概括能力、定向力、计算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Lp-PLA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Lp-PLA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片对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安全有效,改善认知下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