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性涂料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油基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开发油基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性涂料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方法 N,N-二甲基甲酰胺经处理去除甲醛本底后作为样本分散提取剂,氘代甲醇作为内标,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甲醛,内标法定量.结果 甲醛在1~400 mg/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与甲醛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 4;甲醛在不同剂型涂料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7.5%~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8%~2.6%之间;方法检出限为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对市售6种不同类型水性涂料样本进行测定,其中4份样本检出甲醛,含量在21.5~41.8 mg/kg之间.结论 本法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分散剂,利用其对脂溶、水溶性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达到对各种基质水性涂料样本较好的分散效果,利用其沸点高,饱和蒸气压低,有利于甲醛逸出,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通过顶空净化和串联质谱测定有效降低了基质干扰,采用分子结构与甲醛接近的氘代甲醇作为内标,校正了样本基质对测定的影响,提高了定量的准确性,方法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高、准确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软模板法制备聚苯胺干凝胶及在水性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分别以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软模板,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苯胺干凝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聚苯胺干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将制备的聚苯胺干凝胶应用于水性防腐涂料中,考察其对水性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聚苯胺水性防腐涂料具有较好的耐水、耐酸、耐碱、耐中性盐雾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万立净LV-5608和万立净LV-5609对水性涂料的罐内防腐防霉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介绍了绿色环保的杀菌剂万立净LV-5608和万立净LV-5609的热稳定性、与一些涂料的配伍性,及其防腐防霉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万立净LV-5608和万立净LV-5609在-20℃~55℃温度下稳定,与水性涂料的配伍性良好,并能在涂料的罐内防腐体系中发挥良好的抗菌防霉作用.万立净LV-5609比万立净LV-5608的抗菌效果更为优异,且兼具防霉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性涂料腐败微生物的细菌群落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设计更合理的防腐方案,首先通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检测统计某涂料生产企业三年来的产品及原材料送样的微生物情况,了解变质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典型变质样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丰度;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品的防腐剂残留情况;再采用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检测变质菌的耐药性,最后通过防腐功效测试检测环境风险菌对正常生产样的威胁.该企业三年送样总量682个,有菌样87个,其中三年的染菌率分别为11.71%、12.7%和13.28%,腐败变质产品微生物菌落总数数量级已达到106 CFU/g以上,以变形菌、厚壁菌和拟杆菌为优势菌群,其他细菌为非优势菌群.变质样防腐剂已被降解,分离的变质菌对卡松类防腐剂产生较明显耐药性,对BIT,布罗波尔类防腐剂没有产生耐药性,正常生产的样品能通过防腐功效测试.对于变质菌的耐药性应采用复防腐配体系如BIT、BP类等更有效的防腐剂.至于对卡松类防腐剂产生耐药性的部分变质菌,应筛选更有效的防腐体系.此外要加强原材料和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的清洁控制,以抵御环境污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合强效型室内空气净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研究了氨基酸化合物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空气净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室内空气中对有机物或微生物净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净化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黑曲霉菌等微生物的灭杀效率都可达95%以上,在24 h自然光照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净化率达到95%,对总有机挥发物(TVOC)净化效率达90%.此外,将复合净化剂添加到水性涂料中,添加量为0.8%,使涂料对室内空气甲醛净化效果达60%以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水性涂料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微生物对水性涂料产品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广东省某涂料厂的水性涂料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 表明5个水性涂料样本在97%的相似水平下共获得有效序列总数224 801,涵盖了10门16纲30目46科59属的细菌;物种组成与相对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A4、A5、A1、A2和A3;水性涂料样本A1、A2和A3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聚集规律较为相似,优势茵群均为类芽孢杆菌门、芽胞乳杆菌属和固氮茵;水性涂料样本A5中相对丰度为57.3%的产己酸细菌属于特异茵群.本研究解析了水性涂料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为建立和完善水性涂料中微生物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见变质水性工业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科学治理常见变质水性工业产品中的腐败微生物,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和分类,同时以卡松、布罗波尔、甲基异噻唑啉酮和苯并异噻唑啉酮四种杀菌防腐剂对6种标准细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作为耐药性标准,对腐败细菌进行耐药性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日化用品变质样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约占80.00%(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约占16.82%(芽孢杆菌属最多);而涂料及胶粘剂变质样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约占53.33%(假单胞菌属、固氮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约占38.27%(主要含芽孢杆菌属).两者的耐药菌均主要为假单胞菌属且易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和苯并异噻唑啉酮产生耐药性.结论认为,导致产品微生物污染的因素很多,一方面由细菌产生耐药性引起,另一方面也与空气、水样和原材料污染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但也不排除细菌自身一些生理、遗传、代谢特征等因素所致,即工业变质产品中的腐败微生物与耐药性微生物有相关性但是概念及含义并不相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工耳蜗电极表面载药膜的制备与听力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制备高分子载药膜的方法,描述其材料特性并评估听力保护作用.方法 在室温下将乙交酯丙交酯高分子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解于三氯甲烷,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DSP)并充分混匀后即为涂料.用浸涂法手持人工耳蜗植入体将植入电极完全浸没于涂料中1-2秒后缓缓提出,干燥后形成载药薄膜.扫描电镜下观察电极表面形貌,测量水接触角和阻抗.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绘制涂层释药曲线并向豚鼠耳蜗内植入模拟电极,测试其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结果 电极载药涂层表面光整,涂层厚度约1.02±0.05μm.涂层后电极表面水接触角明显减小(前:102±0.6,后:77±1.6°,P<0.01),阻抗无明显变化(前:0.9±0.22kΩ,后:1.0±0.18kΩ,P>0.05).释药结果表明第1个24小时存在药物突释,但整体行为符合幂律分布.动物实验中,电极植入后1周实验组与对照组ABR阈值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直至术后3月(P<0.001)(实验组56.8±7.9 dBnHL,对照组70.0±7.4 dBnHL).结论 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浸涂法制备PLGA载药薄膜过程简单快速,能维持原有形貌并增加表面亲水性,实现药物缓释且药量调控方便.动物实验证实,植入电极表面包被有载DSP的PLGA薄膜对术后残余听力具有明显的保护与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装饰涂料制造企业风险评估中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模型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某装饰涂料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探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模型在该企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为企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装饰涂料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方式,采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模型对重点岗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职业健康体检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接触噪声的油性制漆工、水性制漆工、灌装工和包装工岗位为中度危害;接触铬酸盐的调色工和接触乙酸丁酯的油性制漆工为轻度危害;其他工种岗位均为无危害.体检结果中接触噪声的异常率为6.25%,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未检查出异常.结论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模型可用于该装饰涂料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噪声是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PBPK模型混苯作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混合性有机物职业暴露所致健康危害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预测混苯作业职业暴露所致职业病危害的风险,为实施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选取某涂料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考虑苯、甲苯、二甲苯及乙苯在人体内代谢的交互作用,基于PBPK模型模拟上述化学物质混合物同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求解结果.结果 通过计算得到长期混苯作业有关苯的终生致癌风险值:水性涂料生产线工人7.43×10-3,溶剂型涂料生产线工人1.21×10-4,两者致癌风险均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x10-4;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I):水性涂料生产线工人1.45~19.06,溶剂型涂料生产线工人0.15~1.69;混苯作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较高,尤其是水性涂料生产线风险极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工作场所混苯作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方法可预测苯致癌风险及混合有机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非致癌风险范围,为混合性有机物职业暴露所致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