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104例A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2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胰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应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肝功能变化情况、炎症因子指标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的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和脂肪酶、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8%)低于对照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ABP可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改善肝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伴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袖状胃切除术(SG)对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5只)、单纯肥胖组(B组, n=15只)、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C组, n=15只)及袖状胃切除术组(D组, n=15只),分别进行相应造模及干预8周。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曲线下面积(AUC)、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酶(AMY)水平及胰腺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等实验数据均采用()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LSD检验行组间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仅D组术后3只大鼠死亡,其余均建模成功。术前,B、C、D组大鼠体重较A组明显升高(P<0.05),C、D组FBG水平及OGTTAUC值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2~8周,B组大鼠体重高于A组(P<0.05),D组体重及FBG水平低于C组(P<0.05);术后8周时,D组大鼠OGTT AUC值及HOME-IR指数明显低于C组(P<0.05)。D组TG水平及CRP、IL -6、AMY水平明显低于C组(均P<0.05)。相比A组,B、C组大鼠胰岛细胞形态不规则且排列紊乱,细胞边界模糊不清,胰岛间质中有空泡出现,可见炎症浸润就脂质沉积出现,C组病理改变较B组加重;D组大鼠上述病理改变较C组减轻。D组大鼠GRP78、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SG手术能够降低肥胖伴T2DM模型大鼠的体重及血糖水平,改善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胰腺损伤,可能与抑制GRP78/Caspase-12通路活化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脑淀粉样血管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特征及其与影像学标志物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定量分析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示踪剂18F-florbetapir的摄取水平及其与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探究Aβ沉积与小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登记于北京协和医院前瞻性脑小血管病研究队列,根据Boston 1.5版诊断标准诊断“很可能CAA”的患者,2例患者符合CAA相关炎症(CAA-ri)的诊断。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完成3.0T头颅MRI和18F-florbetapir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并对PET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大脑白质为参考区计算感兴趣脑区的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和PET图像数据,并分析18F-florbetapir与影像学标志物的关系,包括局限脑叶微出血(CMB)、皮质表面铁沉积(cSS)/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等出血型标志物和白质高信号(WMH)等非出血型标志物。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将CAA患者分为出血型、认知障碍型和CAA-ri型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大脑皮层SUVr、小脑皮层SUVr的差异;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按照局限脑叶CMB、WMH Fazekas分级、有无小脑CMB分组的大脑或小脑皮层SUV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按照有无cSS/cSAH分组的大脑皮层SUVr。结果:共纳入36例CAA患者,年龄为(67.94±8.10)岁,男性占69.4%,出血型9例(25.0%),认知障碍型21例(58.3%),CAA-ri型6例(16.7%)。认知障碍型和出血型CAA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 SUVr分别为0.89±0.13和0.84±0.1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SS/cSAH的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比未合并者更低[0.78(0.74,0.86) vs 0.90(0.84,0.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322,P=0.02)。局限脑叶CMB数量≥5个和0~4个的CAA患者,大脑皮层SUVr分别为0.88±0.13和0.83±0.12;WMH Fazekas分级较高(5~6级)和较低(1~4级)的患者,大脑皮层SUVr分别为0.90±0.14和0.83±0.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小脑CMB与不合并小脑CMB的患者,小脑皮层SUVr分别为0.79±0.11和0.74±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现脑叶出血或cSS/cSAH的CAA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更低,而脑叶CMB数量多、WMH严重的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有更高的趋势,表明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高低可能与不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型有关,或提示不同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西妥昔单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 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 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注射给予西妥昔单抗(106 μg/d),持续 7d.每组选取 3 只,在术后第 3和7 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术后第3 和7 天处死3 只,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PP及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指数.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制备胶质细胞悬液,培养的胶质细胞换成含有西妥昔单抗(10 μg/mL)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h,然后换成正常糖/血清的培养基在正常氧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h,收集细胞,观察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的变化,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缺氧/复氧组不加西妥昔单抗.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凋亡指数增加,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APP表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西妥昔单抗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凋亡指数降低,GFAP免疫荧光强度减弱,APP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而西妥昔单抗组较缺氧/复氧组降低(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减少APP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急性胆石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基于损伤控制理念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高龄患者急性胆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临床指标表征患者PTGD治疗前后的差异,探讨其与传统标准治疗相比较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纳入46 名65 岁以上急性胆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实验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24h 内完成PTGD操作,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每日NRS疼痛评分、死亡率、每日SOFA评分、住院时间及基础原因、检验指标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TGD术后3d内,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等关键指标相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而淀粉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和凝血酶原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体温、快速C反应蛋白与术后症状缓解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PTGD结合标准治疗为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结果,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咪达唑仑对氧葡萄糖剥夺后N2a/APP695细胞β淀粉样蛋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被剥夺氧和葡萄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后的N2a/APP695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2a/APP695细胞用平衡盐缓冲液冲洗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空白组未经OGD处理,在正常培养箱内培养;对照组行OGD处理后继续培养复氧;实验组在OGD处理后加入不同浓度(分别为70、100、125、150 ng/ml)的咪达唑仑继续培养复氧。24 h后用AnnexinV-FITC/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例;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Caspase-3、Aβ 1-42、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β-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酶1(β-site APP cleavage enzyme-1,BACE1)、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蛋白水平。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比例、Caspase-3、Aβ 1-42、BACE1及PS1水平显著升高( P<0.05);APP及ADAM10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Caspase-3、Aβ 1-42显著下降( P<0.05);咪达唑仑70 ng/ml组BACE1显著下降( P<0.05),而APP、ADAM10及PS1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OGD可通过上调BACE1及PS-1导致Aβ 1-42表达增加促使细胞凋亡;而咪达唑仑可通过下调BACE1减少Aβ 1-42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OGD损伤后N2a/APP695细胞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辅助诊断急性网膜轴型胃扭转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男,69岁,因“腹痛半天,加重3 h”于2021年10月6日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主诉半日前出现进食后腹痛,无腹泻、恶心、呕吐;3 h前自觉腹痛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及咖啡样物,伴反酸、胃灼热,无腹泻,排气排便正常。既往血压偏高,未服用降压药物。体格检查:体温36.5 ℃,呼吸17次/分,脉搏79次/分,血压143/76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痛苦面容。腹软,无反跳痛,剑突下有压痛,肠鸣音存在,腹膜刺激征、墨菲征、麦氏点压痛阴性。心肺查体无异常,双肾无叩痛,颈软,双侧巴氏征、克氏征未引出,四肢末梢暖。实验室检查:RBC 3.75×10 12/L,WBC 5.42×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1.3%,血红蛋白118 g/L,CRP、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淀粉酶无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Nod样受体家族3抑制剂CY-09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3(NLRP3)抑制剂CY-09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购自河南实验动物中心的远交群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2%牛磺酸胆酸钠建立AP模型,对照组不做AP模型。建模后治疗组经腹腔注射CY-09 5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4 h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治疗组病理学评分[(6.81±2.01)分]低于模型组[(10.45±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19, P<0.05)。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水平[(2 091.44±302.81) U/L]低于模型组[(4 912.45±590.3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19, P<0.05)。治疗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210.49±19.58)、(310.40±28.71) ng/L]低于模型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409.34±29.81)、(529.59±38.3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19、7.012, P<0.05)。治疗组pro-Caspase-1和Caspase-1表达水平(0.51±0.11、0.32±0.11),模型组pro-Caspase-1和Caspase-1表达水平(0.19±0.09、0.53±0.08),治疗组pro-Caspase-1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治疗组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93、2.891, P<0.05)。 结论:NLRP3抑制剂CY-09可显著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ro-Caspase-1激活,降低IL-1β和IL-18水平,进而对急性胰腺炎起到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99Tc m-焦膦酸盐单光子显像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的技术操作规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细胞间隙沉积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随着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有效药物的问世,早期诊断并指导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99Tc m-焦膦酸盐(PYP)可用于ATTR-CA的无创诊断,其标准化图像采集和分析对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心脏学组及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基于国内外有关ATTR-CA 99Tc m-PYP SPECT(/CT)显像的经验和研究进展,制定了符合我国诊疗常规、适宜在我国临床推广的核医学显像操作规范,以期提高我国诊治ATTR-CA的整体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术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术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38例,性别不限,年龄50~90岁,体质量5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4分,无沟通障碍。记录术前6个月内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情况。腰麻穿刺针成功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抽取2 ml脑脊液,采用ELISA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计算Aβ42/t-tau比值和Aβ42/p-tau比值。术后7 d内或出院前,每天2次采用意识错乱评估量表评估POD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OD影响因素及单因素回归分析中 P<0.2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术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水平与POD的关系。 结果:最终纳入875例患者,其中169例患者发生了POD,发生率为19.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6个月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术前脑脊液Aβ42浓度、Aβ42/t-tau比值和Aβ42/p-tau比值升高是POD的保护因素,术前脑脊液t-tau浓度和p-tau浓度升高是POD的危险因素( P<0.05)。在加入性别、年龄、术前MMSE评分、受教育年限、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仍表明术前6个月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患者POD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术前6个月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患者POD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