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淋巴结指标对阴茎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阳性淋巴结数量(NMLN)、阳性淋巴结比率(LN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对阴茎鳞状细胞癌(SCC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2019年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SCCP且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缺失值,最终纳入781例,平均年龄(61.46±12.73)岁.参考2017年AJCC阴茎癌TNM分期系统,将研究对象分为NMLN Ⅰ期、NMLN Ⅱ期、NMLNⅢ期;使用X-tile软件确定LNR和LODDS的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LNR Ⅰ期、LNR Ⅱ期、LNRⅢ期和LODDS Ⅰ期、LODDS Ⅱ期、LODDS Ⅲ期.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分别与NMLN分期、LNR分期、LODDS分期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根据是否有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Log-rank检验显示,在NMLN分期(x2=97.964,P<0.001)、LNR分期(x2=187.786,P<0.001)和LODDS分期(x2=183.486,P<0.001)中,各期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分期、M分期、NMLN分期、LNR分期和LODDS分期为SCCP患者CS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MLN分期、LNR分期和LODDS分期均为SCCP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模型评价结果显示,纳入LNR分期、LODDS分期的Cox回归模型,在模型准确性和拟合度上无显著差异,且均优于纳入NMLN分期的模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亚组中,LNR分期和LODDS分期为SCCP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MLN不是影响因素(P>0.05),纳入NMLN分期的Cox回归模型C指数小于0.7,准确性较差,在模型准确性和拟合度上均比纳入LNR分期和LODDS分期的模型差.结论 LNR和LODDS能够更好地预测SCCP患者的预后,在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SCCP患者中,同样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化型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特点及外科处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入喉处受侵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至 2018年8月甲状腺癌侵犯RLN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LN受侵部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4例入喉处受侵为A组,其他部位受侵16例为B组。对两组的手术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多发病灶比率、粘连浸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情况比较:A组较B组肿瘤小( t=-3.614, P=0.001),淋巴结转移率低( χ2=5.593, P=0.018),微小癌比率高( χ2=4.051, P=0.044)。而术后1、6、12、24个月声音嘶哑及喉镜声带异常发生率及术后6、12、24个月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甲状腺癌RLN入喉处受侵,肿瘤直径相对较小,微小癌比率高,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SEER数据库的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影响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回顾性研究,遵循《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报告指南。纳入SEER肿瘤登记数据库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龄段原发性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的数据包括患者确诊时的年龄、性别等人口特征;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神经浸润、癌结节、肿瘤直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等肿瘤特征;放疗、化疗、淋巴结清扫数等治疗情况;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结局。根据确诊时年龄50岁为界,定义早发和晚发性LARC,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评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组间比较共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对早发性LARC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 M( Q1, Q3)对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描述,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共计纳入5 048例LARC患者,年龄27~70岁,其中早发性LARC患者1 290例(25.55%),晚发性LARC患者3 758例(74.45%)。早发性LARC神经浸润率更高( P<0.001),淋巴结清扫数量和阳性淋巴结数目更多(均 P<0.001),接受化疗的比例更高( P<0.001),接受术前放疗的比例更高( P=0.002)。早发性LARC患者CSS优于晚发性直肠癌[54(33,83)个月比50(31,79)个月,χ 2=5.192, P=0.023]。对全组LARC患者的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P=0.008)、肿瘤分化程度( P=0.002)、术前癌胚抗原水平( P=0.008)、周围神经浸润( P=0.021)、清扫淋巴结阳性数( P=0.004)和阳性比率( P=0.001)、手术与放疗顺序( P=0.005)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因素。对早发性LARC进行的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P=0.027)、肿瘤TNM分期(Ⅲ期者死亡风险更高, P=0.025)、T分期(T4期死亡风险更高, P<0.001)、术前CEA( P=0.002)、周围神经浸润( P<0.001)、癌结节( P=0.005)、清扫淋巴结数(清扫12~20枚患者的死亡风险更低, P<0.001)以及淋巴结阳性数目( P<0.001)是早发性LARC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早发性LAR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但充分的淋巴结清扫(12~20枚)会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策略30年变迁:单中心289例治疗体会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于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的手术指征、清扫区域和处理原则,东西方国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通过回溯单中心LLND策略的30年变迁和分析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旨在为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合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历史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990—2019年30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加LLND的2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每10年为一个阶段,将患者分为3个组,其中1990—1999年组89例,2000—2009年组92例,2010—2019年组108例。观察指标:(1)患者基线资料;(2)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LLND情况;(4)术后生存情况以及侧方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结果:289例LLND手术患者占同期4 542例直肠癌患者的6.3%,3个时间段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除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溃疡型肿瘤以及新辅助放化疗者的比例逐年代增加;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腹腔镜手术占比和单侧LLND比率逐年代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Ⅲ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逐年代降低。289例患者共完成483次侧方清扫,其中单侧清扫组95例,双侧清扫组194例;侧方淋巴结转移率24.6%(71/289)。3组LLND同期占比逐年代降低[9.9%(89/898)比8.0%(92/1 154)比4.3%(108/2 490),χ 2=40.159, P<0.001]。髂内及闭孔区域淋巴结中位清扫数目逐年代增加(2比3比3, P<0.001),但髂总及髂外区域淋巴结中位清扫数目则明显减少(4比3比2, P=0.014)。71例(24.6%)患者侧方淋巴结阳性,2010—2019年组侧方淋巴结阳性率显著高于前两个年代组[37.0%(40/108)比16.9%(15/89)和17.4%(16/92), P=0.001]。侧方淋巴结阳性患者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显著劣于阴性患者(均 P<0.001)。在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单纯髂内动脉淋巴结转移单纯闭孔动脉淋巴结转移和髂外或髂总动脉淋巴结转移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0.9%、27.2%和0( P=0.028),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8.3%、16.0%和0( 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髂外或髂总区域转移是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总体生存(HR=1.649,95% CI:1.087~2.501)和无瘤生存(HR=1.714,95% CI:1.173~2.504)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不同年代组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OS和D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近10年直肠癌LLND比例较前显著下降,但由于通过术前影像检查富集于可疑侧方淋巴结转移病例,侧方淋巴结清扫阳性率却显著升高,总体预后亦未受影响。髂内动脉和闭孔动脉淋巴结可视为区域淋巴结,经LLND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预后;对可疑髂外动脉或髂总动脉淋巴结转移者,LLND的意义有待商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ER2阳性T 1~2N 1M 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T 1~2N 1M 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PMRT)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T 1~2N 1M 0、HER2(+)的105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结局,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和PMRT的作用。 结果: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范围14~107个月),5年总生存率(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1.6%、91.9%和76.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是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阳性淋巴结比率(LNR)和激素受体(HR)状态是影响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MRT则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 2.85, 95% CI: 1.10~8.80, P < 0.05)。亚组分析提示,PMRT能够显著提高各高风险亚组的OS( χ2=4.01~9.18, P < 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各高风险亚组中,与未放疗相比,PMRT仅提高了未行抗HER2靶向治疗人群的OS( χ2=4.50~6.70, P < 0.05),而对靶向治疗人群未见改善的趋势( P > 0.05)。 结论:PMRT是影响HER2(+)T 1~2N 1M 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MRT能改善年龄<45岁、病理Ⅲ级、肿瘤直径≥3 cm、LNR>10%、HR(-)、未行抗HER2靶向治疗高危人群的OS,而在抗HER2靶向治疗背景下,其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IM早期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46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起病情况、就诊情况以及误诊情况。结果:468例患儿中,临床诊断33例,确诊435例;男281例(60.04%),女187例(39.96%);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43.80%(205/468)],秋季发病率最高[33.12%(155/468)]。首发症状以发热[52.99%(248/468)]、眼睑水肿[15.38%(72/468)]和颈部包块[14.96%(70/468)]为主。发热率为90.38%(423/468),中位首次发热时间为病程第1(1,2)天,中位热程为6(4,8)d。中位首次就诊时间为病程第3(1,5)天,确诊时间为病程第7(5,9)天。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比例为51.92%(243/468),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比例为61.75%(289/468),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升高(≥10%)率为58.97%(276/468)。364例患儿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比例降低率为80.22%(292/364),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比例升高率为99.45%(362/364),Th细胞/Ts细胞0.24(0.16,0.40)、降低率为100.00%(364/364),B淋巴细胞比例降低率为93.96%(342/364),自然杀伤细胞比例降低率为35.16%(128/364)、升高率为0.55%(2/364)。误诊发生率为55.13%(258/468),误诊时间为5(4,7)d;258例误诊患儿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05例(40.70%),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5例(25.19%),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或颈部包块待查27例(10.47%)。结论:儿童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早期容易误诊。临床医师需掌握儿童IM的临床特点,不断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淋巴结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比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放射性碘难治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和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次接受手术及碘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分析RAIR-DTC和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50例患者,男217例(33.4%),女433例(66.6%),年龄45(34,53)岁,>55岁患者123例(18.9%),存在淋巴结外侵犯171例(26.3%),发生远处转移18例(2.8%),淋巴结转移比率0.22(0.11,0.33)。20例(3.1%)患者累积碘治疗量>400 mCi,19例(2.9%)患者出现RAIR-DT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外侵犯( OR=19.833,95% CI:6.057~73.325, P<0.001)是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年龄>55岁( OR=3.322,95% CI:1.136~9.466, P=0.024)、远处转移( OR=10.059,95% CI:2.508~38.888, P<0.001)、淋巴结外侵犯( OR=5.278,95% CI:1.707~19.813, P=0.006)和淋巴结转移比率( OR=34.724,95% CI:2.749~384.575, P=0.004)是RAIR-DTC的相关因素。 结论:淋巴结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比率均是RAIR-DTC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应关注不同淋巴结转移特点对RAIR-DTC发生和累积碘治疗剂量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miR-338-3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Th17细胞活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中微小RNA-338-3p(miR-338-3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光感受器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 1-20)特异性Th17细胞的调控。 方法:分离野生型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冲洗骨髓腔得到骨髓细胞,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定向诱导分化为BMDCs。诱导培养第5天,将未成熟的BMDCs分为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和拟似物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338-3p拟似物和拟似物阴性对照。转染后24 h,加入100 ng/ml脂多糖刺激BMDCs成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DCs中miR-338-3p及IL-6、IL-23、IL-1β mRNA表达。采用IRBP 1-20、弗氏不完全佐剂(IFA)及结核分枝杆菌H37Ra主动免疫小鼠诱导EAU模型,免疫后第13天,分离EAU小鼠脾脏及淋巴结T细胞,分别将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和拟似物阴性对照组BMDCs与T细胞在含有IRBP 1-20的培养基中共培养,Th17细胞条件诱导,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细胞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IL-17 mRNA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细胞中IL-17 +细胞比率。此外,为进一步验证BMDCs中miR-338-3p对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分别将miR-338-3p抑制剂或抑制剂阴性对照转染的BMDCs与EAU小鼠脾脏及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 结果: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BMDCs中miR-338-3p相对表达量较拟似物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61, P=0.002)。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中RORγt、IL-17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4±0.16和1.33±0.1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1.00±0.01和1.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32, P=0.022; t=3.681, P=0.021);ELISA检测结果显示,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为(5 941.00±452.40)pg/ml,明显高于拟似物阴性对照组的(4 299.00±348.3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79, P=0.008),miR-338-3p抑制剂转染组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为(3 092.00±200.90)pg/ml,明显低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的(4 063.00±131.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05, P=0.00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中IL-17 +细胞比例为(8.03±1.35)%,明显高于拟似物阴性对照组的(4.5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68, P=0.017)。miR-338-3p拟似物转染组BMDCs中IL-6、IL-23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3±0.21、2.21±0.56和2.32±0.43,明显高于拟似物阴性对照组的1.00±0.06、1.00±0.07和1.01±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290, P=0.001; t=3.747, P=0.020; t=5.280, P=0.006)。 结论:miR-338-3p过表达可以增强BMDCs中Th17细胞极化相关因子IL-6、IL-23和IL-1β的表达,促进IRBP 1-20特异性Th17细胞活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前白蛋白-球蛋白评分与骨骼肌指数的联合指标CAS分级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球蛋白评分(AGS)与骨骼肌指数(SMI)的联合指标CAS分级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65例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184例)和验证组(81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既往代谢疾病史,术前7 d内AGS、SMI、CAS分级,术前上腹部CT影像学特征,有无脉管和神经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将AGS 0级患者纳入低AGS组(48例),将AGS1、2级患者纳入高AGS组(136例)。使用X-tile软件计算SMI的最佳截断值,将男性SMI>42.6 cm 2/m 2或女性SMI>37.8 cm 2/m 2患者纳入高SMI组(125例),男性SMI≤42.6 cm 2/m 2或女性SMI≤37.8 cm 2/m 2患者纳入低SMI组(59例)。将AGS 0级且男性SMI>42.6 cm 2/m 2或女性SMI>37.8 cm 2/m 2患者纳入CAS1级组(32例),将AGS1、2级且男性SMI≤42.6 cm 2/m 2或女性SMI≤37.8 cm 2/m 2患者纳入CAS3级组(43例),其余患者纳入CAS2级组(109例)。比较各组间的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AGS各组、SMI各组及CAS各组与胰腺癌术后总生存期的关系,Log-Rank检验评估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GS、SMI及CAS预测胰腺癌术后生存期的效能。 结果:与高AGS组比较,低AGS组SMI值更高([46.17±9.63)cm 2/m 2比(44.11±7.43)cm 2/m 2],16例(33.3%)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低于高AGS组的66例(48.5%)。低AGS组死亡率为50.0%(24/48),低于高AGS组的70.6%(96/136);中位数总生存期为22.08(16.87~29.62)个月,高于高AGS组的13.1(8.84~18.82)个月。与低SMI组比较,高SMI组代谢疾病病史患者比率更低(26.4%比44.1%)。低SMI组死亡率为78.0%(46/59),高于高SMI组的58.4%(73/125);中位数总生存期为12.97(9.37~18.20)个月,显著低于高SMI组的16.20(10.7~24.12)个月。CAS 1、2、3级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例(34.4%)、48例(44.0%)、27例(62.8%),死亡率分别为34.3%(11/32)、67.9%(74/109)、79.1%(34/43),总生存期分别为25.55(19.49~30.07)、14.10(10.22~19.14)、12.5(8.53~18)个月。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值均<0.05)。K-M生存曲线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中,低AGS组患者总生存期较高AGS组患者更长;高SMI组患者总生存期较低SMI组更长;CAS1级组患者总生存期最长,而CAS3级组患者总生存期最短。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CAS分级的AUC值为0.649,高于AGS分级的0.588和SMI分组的0.593;验证组CAS分级的AUC值为0.644,高于AGS分级的0.587和SMI分组的0.577。 结论:CAS分级可有效判断胰腺癌患者术后的预后,CAS等级越高,预后越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34例纳入观察组,将未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6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超声图像特征、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和血流信号分级情况,分析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皮质增厚检出率、淋巴结长短径比率大于2检出率、淋巴结边界模糊检出率、淋巴结内钙化灶检出率分别为55.9%(19/34)、58.8%(20/34)、61.8%(21/34)、52.9%(18/34),均高于对照组的11.5%(3/26)、26.9%(7/26)、19.2%(5/26)、7.7%(2/26)(χ 2=12.48、6.06、10.85、13.57,均 P < 0.05);观察组周边型血流分布情况比率高于对照组,其门型血流分布情况比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观察组2级血流信号所占比率低于对照组,其3级血流信号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8.2%(30/34),特异度为73.1%(19/26),误诊率为26.9%(7/26),漏诊率为11.8%(4/34)。 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为理想,其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