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及姿势纠正指导,观察组同时辅以筋膜松解术治疗及核心肌群训练,筋膜松解组则辅以筋膜松解术治疗,核心肌训练组则辅以核心肌群训练,3组患者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3组患者远期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3.70±0.78)分]、ODI指数评分[(17.47±2.75)%]以及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差值[分别为(4.28±1.13)分、(22.47±2.69)%]均明显优于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期间发现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6周、12周时其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0±0.66)分、(3.50±0.97)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无明显变化( P>0.05),而上述时间点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增加( P<0.05)。 结论: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远期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深层肌肉刺激仪预防高强度抗阻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MS)对缓解健康成年人高强度抗阻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至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及进修人员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两组均通过肱二头肌高强度向心-离心抗阻训练,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在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24 h,治疗组给予DMS干预,对照组给予DMS假干预治疗。在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干预后、24 h后、24 h干预后分别采用VAS评分、肌骨超声进行评估,观察训练前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对DMS在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方面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即刻干预后,治疗组的VAS评分、R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24 h干预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却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组的RI值仍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即刻干预后,两组的PSV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24 h干预后,治疗组的PSV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血流分级随着时间延长,其值出现显著性改变( P<0.001),其血流分级值由大到小排序:干预后、训练后、24 h干预后、24 h后、训练前。对照组血流分级随着时间延长,其值出现显著性改变( P<0.001),其血流分级值由大到小排序:训练后、干预后、24 h干预后、24 h后、训练前。 结论:DMS能够缓解高强度抗阻训练后即刻出现的局部肌肉酸痛和肌肉僵硬,而对于DMS作用于训练24 h后出现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则无正面影响,反而会加重肌肉酸痛的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痉挛肌治疗仪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MS)联合痉挛肌治疗仪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 1 月-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2 组均先使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在上肢肌张力缓解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MS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 4 周.比较2 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上肢肌张力.结果:治疗 4 周后,观察组上肢肌张力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为(24.06±4.63),高于对照组的(21.47±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联合痉挛肌治疗仪能降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短刺针法结合DMS治疗慢性下腰痛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以短刺针法,配合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DMS)治疗下腰痛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12月泗洪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中选取80例慢性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短刺结合DMS组(观察组)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疗效问卷评分(JOA)作为评定标准,3方面对治疗前后,以及2组间疗效进行评估,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周后,2组VAS、ODI、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VAS、ODI、JOA 3方面评估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刺针法结合DMS治疗慢性下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层肌肉刺激仪在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深层肌肉刺激仪(deep muscle stimulation,DMS) 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措施,近年来在较多的肌肉软组织损伤中取得较好的疗效[1-2],但在颈肩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少见相关报道.本研究自2015-09-2016-09纳入8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以探讨DMS治疗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半导体激光与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分析半导体激光、深层肌肉刺激仪(DMS)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DMS治疗,对照组行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视觉模拟评分、ADL评分均显著改善,前屈、侧屈、侧旋活动度、背肌力、腰肌耐力时间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腰肌耐力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腰部活动度方面、背肌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与DMS在改善腰肌劳损患者腰部活动度及背肌力方面效果相当,但后者相对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延长腰肌耐力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层振动刺激承山穴对健康人腓肠肌内外侧头及跟腱硬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骼肌的伸展性可以有效增加肌肉收缩产生的力传递到骨骼的时间,达到缓冲的目的,可以降低组织损伤机会.研究表明,骨骼肌在疼痛[1]、疲劳[2]和痉挛[3]等状态下组织硬度显著增加,影响肌肉的功能状态,从而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根据经络理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承山穴治疗下肢腓肠肌肉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深层电动肌肉振动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产生快速连续的振动和打击,影响机械感受器的功能,从而抑制疼痛,放松痉挛肌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步幅、步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步幅、步速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其余各项参数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和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均P<0.05),且观察组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增大(均P<0.05),其余各项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深层肌肉刺激疗法能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是痉挛型双瘫患儿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评估随访2周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随访2周后的便秘症状总积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进行为期2周的随访,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0% VS 76.00%,P< 0.05);治疗2周及随访2周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总积分逐渐降低(P<0.05),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排便周期长、粪质干硬、排便不畅、舌质紫暗及脉细涩共5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浆P物质(SP)、胃动素(MT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以上指标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等症状,纠正其胃肠激素水平紊乱,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深层肌肉刺激结合手法肌肉放松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结合手法肌肉放松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48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24)、手法肌肉放松组(n=24),两组患者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后,分别给予不同干预措施,联合治疗组进行深层肌肉刺激结合手法肌肉放松,而手法肌肉放松组给予单纯肌肉放松,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在运动后24 h的血液肌酸激酶浓度、乳酸浓度和肌红蛋白浓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手法肌肉放松组(P<0.05,P<0.01,P<0.01);联合治疗组在运动后24 h肌肉酸痛的改善显著优于常规手法治疗组(P<0.01),踝关节活动范围和小腿周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手法肌肉放松组(P<0.05,P<0.05).结论:深层肌肉刺激仪结合手法肌肉放松对延迟性肌肉酸痛有优越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