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树椿应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孙树椿教授为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传人,擅长诊治筋骨劳损与跌打损伤,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诊断上重视体格检查,并充分运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治疗上重视对"筋"的调理,认为"骨正筋柔"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标准,以辨位施治为理念进行诊治,将清宫正骨手法与中药相结合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黄帝内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清宫正骨流派特色手法联合黄帝内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6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清宫正骨手法拔戳揉捻联合内针治疗,手法操作10~15 min,隔日1次;内针留针40 min,3次/周.对照组给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隔日1次,涂抹适时佩戴护肘.2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肘关节局部压痛值、肘关节评分(HHS)、关节活动度和最终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VAS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压痛值及HS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压痛值及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肘关节外旋、内旋活动度较同组治疗前扩大(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外旋、内旋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较同组治疗前扩大(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内针能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肘关节功能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清宫正骨流派诊疗体系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脊柱退行性疾病以颈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清宫正骨流派具有完备的诊疗体系,认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机主要为筋骨失衡;治疗上主张手法以摸法为纲、轻巧柔和为要,用药以气血辨证为先、内服外敷兼顾,练功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本文概述了清宫正骨流派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认识,对清宫正骨流派诊疗体系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清宫正骨流派手法特点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清宫正骨流派作为中医骨伤界一个重要的流派,传承有序,学术特色鲜明.孙树椿教授是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在师承刘寿山先生学习以及50余年临床实践的经验上不断传承并发展了清宫正骨流派的治疗手段,尤其在手法治疗上有鲜明的学术特色.邓素玲教授为孙树椿教授弟子,清宫正骨流派河南工作站负责人,在临床治疗以及临床带教时,尤其注重手法的轻巧柔和,认为轻巧柔和是手法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邓素玲教授运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松筋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松筋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双侧后溪穴后配合运动疗法,联合松筋整脊手法,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治疗3周后,采用腰椎JOA功能评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评定标准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JOA评分为(14.37±2.15)分,治疗结束后为(24.83±1.78)分,治疗后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治疗方案治愈21例,好转1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结束后随访38例,3个月内无复发,JOA评分为(26.57±1.85)分,6个月内复发2例,JOA评分为(22.65±2.47)分,复发率为5.3%.结论: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松筋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且安全、简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学习孙树椿教授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手法的心得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5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的腰椎滑脱主要分两类: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及退行性腰椎滑脱.老年人的腰椎滑脱主要以退行性滑脱为主,按Meyerding分型多数在2度以内,加之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往往首选保守治疗.中医正骨手法作为中医骨伤治疗的特色,在治疗骨伤疾病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种安全绿色环保且经济的治疗手段,常受广大患者青睐.目前骨伤届手法流派众多,不同的手法亦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可见对于手法的领悟和掌握是临床疗效的保证.《医宗金鉴》[1]云:"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 笔者有幸成为第六批全国老中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孙树椿教授学习"清宫正骨"特色手法.孙教授作为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代表性传授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行医近60载,形成了独具特色、临床效果显著的手法治疗.笔者在跟师学习中,也逐步体会到了清宫正骨手法的巧妙和博大精深,尤其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方面,其独特的治疗手段、卓越的临床效果,深受患者好评.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清宫正骨流派2020学术年会暨骨伤学科传承创新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20年10月11 日,"清宫正骨流派2020学术年会暨骨伤学科传承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追根溯源、守正创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罗增刚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广基地办公室贺振泉主任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会议期间隆重举行了全国百名名中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树椿教授收徒及向弟子颁证仪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与其特色理筋手法运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著名骨伤专家刘寿山筋伤病辨治学术思想撷芳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著名骨伤专家刘寿山辨治筋伤病经验及特色.刘寿山指出筋伤病有着治疗难度大的特点,临证应做到及早诊疗、辨治正确、注重恢复,并围绕中医上筋的生理特点确立了手法、方药、固定与练功的治筋四原则,其六大核心学术思想有推拿手法应发力准确,宜柔透缓而非盲目大力;纠正筋错误的解剖位置有利于恢复其生理功能;治疗时注重整体,分期辨证内服药调理气血;治筋伤宜温远凉;新鲜严重伤筋宜用纸捆绑固定;注重练功对筋伤病的恢复.本文通过对该学术思想的梳理和提炼,以期为中医筋伤病的诊治提供些许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对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医骨伤学科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早在周朝,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文字记载,骨伤科属于"疡医"范畴,随着历史的演变,又有"正体""正骨""伤骨""伤科"等名称的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