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降低患儿术中用物清点缺陷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降低小儿外科手术用物清点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于福建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进行手术的6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对照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的300例手术患儿为对照组,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的300例手术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后术中用物清点缺陷率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手术用物清点缺陷率[0.33%(1/300)]低于对照组[2.33%(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61, P<0.05)。实验组的护士工作态度、护士专业技能、护理措施落实、解决问题能力及护士工作配合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持续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有利于降低患儿术中手术用物清点缺陷率,缩短手术持续时间,提高医生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管理体系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护理质量改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探讨其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2轮专家函询方式,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项目管理体系指标;择取32名护士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内行传统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式的500台手术设为对照组;另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内行传统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500台手术设为干预组,比较应用前后手术室配合准确台数、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情况。结果:通过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手术室配合准确台数、手术物品准备达标率、手术患者低体温比例、发生锐器伤手术台数、外科手消毒达标率、手术物品清点时机规范率均高与对照组(均 P<0.05);且干预组的环境管理、消毒管理、护理安全管理、药品器械管理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敏感指标项目管理体系于手术室应用可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例数,于临床中导向作用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RCA的手术纱布清点不良事件改进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手术纱布清点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 RCA 小组,回溯事件经过并使用时间序列表整理资料,找出近端原因后采用改良原因树图分析根本原因,通过屏障分析、拟订行动计划,最终组织实施并长期监测持续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后术后纱布入袋执行率、自然腔道手术物品清点率、台上小纱布定点放置执行率、保洁人员垃圾袋不叠套执行率明显上升(P<0.05),为医务部提供了接台时间检查基线(5 min),并研发了一种可以识别纱布一致性的清点设备.结论 应用RCA进行手术纱布清点不良事件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识别手术室纱布清点流程中的系统缺陷并针对性改进,从而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手术室器械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全流程可追溯信息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12月7 715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2023年4-6月8 417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将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与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对接,通过控制入库、领用、术前清点、使用记录、术后归位5个关键环节,实现手术室器械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器械交接缺陷率为0.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P<0.05);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准备、器械性能、器械传递、器械清点和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信息化管理前(均P<0.05).结论 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手术室器械,有利于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提升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管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设计急救药品和物品智能化管理软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 成立项目研发团队,编写抢救车急救药品和物品管理软件,由3个关联模块组成:基础数据、日常工作、统计查询.通过定人、定期收集急救药品、物品的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导入软件中,利用软件可根据专科特点任意设置定时提醒期限,如有效期<0 d(过期)、<30 d、<90 d的药品进行三级预警.软件实施前后分别检查40次,比较药品物品检查情况清点时间、完好率及合格率,分析管理缺陷原因.并就护士对软件的接纳度进行访谈.结果 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实施前抢救车药品、物品完好率为72.5%,合格率为90%,实施后完好率为92.5%,合格率为100%.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实施前后清点抢救车药品、无菌物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件实施后管理缺陷中的药品物品其数不符、过期等原因未再出现,护士对软件接纳度较好.结论 智能化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定时提醒功能的方法科学、有效,不仅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而且能提高药品有效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监控视频回放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监控视频回放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手术室一线护士85名,利用监控视频回放法,截取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工作中的缺陷片段,进行问题的总结反馈以及原因分析,同时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比较实施该方法前后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 实施监控视频回放法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安全核查、物品清点合格率均高于监控视频回放前(P<0.05).结论 监控视频回放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合格率,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促进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从而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整体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自备药品管理的效果及对药品管理缺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自备药品管理的效果及对药品管理缺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的30个病区的1127件自备药品进行管理.2017年3月,我院正式施行PDCA循环法对病区自备药品进行管理.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的564件自备药品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7年9月的563件自备药品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及一般药品的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在麻醉药品双人双锁、交接登记、使用登记等方面的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药品定量管理、定人管理、效期管理等方面的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高危药品及一般备用药品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点及效期管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自备药品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及一般备用药品的达标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