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输尿管软镜组( n=40)与经皮肾镜组( n=40),分别给予RIRS与PCN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清石成功率、出血情况、手术时间等。 结果:经输尿管软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少于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长于经皮肾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 mm=84.306、5.105、2.617、39.219、7.488, t>25 mm=24.630、5.602、2.586、36.172、6.895;均 P<0.05)。对于直径≤25 mm鹿角形肾结石,两种手术方式的清石成功率分别为91.30%和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02, P>0.05),>25 mm鹿角形肾结石,经皮肾镜组清石成功率(94.4%)明显高于经输尿管软镜组(64.71%)(χ 2=4.833, P<0.05)。经输尿管软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经皮肾镜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698, P<0.05)。 结论:RIRS和PCNL两种术式各具优缺点,对于直径≤25 mm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首选经RIRS治疗,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少,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而对于直径>25 mm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宜采取PCNL,可明显提高一次性结石清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7.5 Fr和9.5 Fr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最大径<1.5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应用7.5 Fr和9.5 Fr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最大径<1.5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最大径<1.5 c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试验组患者接受7.5 Fr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9.5 Fr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数据,包括患者的输尿管工作鞘置入成功率、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清石率、输尿管损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一期置鞘成功率为93.8%(45/48),对照组为79.2%(38/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0±11.0)min比(55.1±11.4)min]、碎石时间[(26.0±9.3)min比(23.7±8.7)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4周,试验组患者的清石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97.4%(37/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输尿管损伤程度方面:试验组患者出现0级损伤17例,1级损伤27例,2级损伤4例,3级损伤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0级损伤9例,1级损伤23例,2级损伤13例,3级损伤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方面:试验组患者出现血尿22例,疼痛9例,膀胱痉挛8例,轻度发热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血尿24例,疼痛12例,膀胱痉挛9例,轻度发热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7.5 Fr输尿管软镜和9.5 Fr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最大径<1.5 cm上尿路结石均能获得良好清石率,但7.5 Fr输尿管软镜置鞘成功率更高,且对输尿管损伤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D打印技术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系统评价 3D 打印技术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智立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关于3D打印技术联合PCNL治疗肾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和/或病例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 年3 月8 日.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 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清石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联合PCNL能够提高肾结石患者的清石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或降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CN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不同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n=24,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对照组(n=24,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需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患者例数、清石率、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术后需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2例)少于对照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及1个月的清石率(87.50%,100%)高于对照组(45.83%,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清石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后行经皮肾镜、腹腔镜、输尿管硬镜取石术的疗效比较:8年以上的单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输尿管镜取石术(URS)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8月贵州医大附属医院行ESWL术后采用RLU(A组)、URS(B组)和PCNL(C组)3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残石患者共651例资料.比较3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采用修改后的Clavien-Dindo评分系统来评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 RLU组手术成功率(100%)、清石率(100%)均高于URS、PCNL两组.URS组手术时间为(46±9.1)min,均短于RLU组(54±10.3)min、PCNL组(62±15.2)min.URS组出血量最少(12±5.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RLU组(23±2.2)h,明显长于URS组(8±0.6)h和PCNL(11±4.3)h(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止痛药的使用无显著差异(P>0.05).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21.9%)高于RLU组和URS组,RLU组没有严重并发症.RLU组术后有4例患者发热,明显低于URS组(24例)和PCNL组(21例).RLU组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而URS组有11例、PCNL组有13例患者分别出现尿脓毒血症.结论 RLU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EWSL失败后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镜下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炎症反应.方法 收集本院UPJ结石患者4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皮肾镜组(n=24)以及输尿管镜组(n=19).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炎症状态.结果 经皮肾镜组的远期清石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0.05);与输尿管镜组相比,经皮肾镜组组患者碎石成功率较高、即刻清石率较高,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P<0.05);与输尿管镜组相比,经皮肾镜组患者术后血尿持续时间较长,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两种术式对UPJ结石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后的效果更好,远期清石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4.8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8月,采用F4.8铂立可视穿刺针式肾镜对46例特殊类型肾结石患者进行钬激光碎石术,其中肾盏憩室内结石8例,肾下盏结石[肾盂肾下盏漏斗夹角(IPA)<30°]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失败4例,集合系统无扩张肾结石17例,儿童肾结石4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Ⅱ)术后并发肾结石6例.结石大小<1.5 cm 28例、大小>1.5 cm 18例,结石平均直径(1.6±0.4)cm.位于肾下盏、中盏、上盏、肾盂合并肾盏结石分别为20、10、5和11例.术中均"一针见石"建立经皮肾手术通道后碎石.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单通道,35例F4.8可视肾镜钬激光碎石,11例较大铸型结石术中再扩至F20行钬激光或超声碎石清石术,手术时间为25~50 min,平均为(37.4±9.2)min,术后35例完全无管化、11例留置肾造瘘管或双J管,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活动性出血,3例患者出现发热,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术后住院时间为(2.4±0.8)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1.3%(42/46).4例有残石患者辅助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物理振动及药物促进排石治疗,再随访1个月结石均排净.结论 F4.8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更加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清石率高,且并发症低,近似无出血手术,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硬镜辅助的可视化输尿管通道鞘放置方法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提高输尿管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放置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尝试利用输尿管硬镜辅助实现置鞘过程的可视化,并与国内常用的徒手置鞘法进行对比,比较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输尿管硬镜辅助的可视化置鞘法:将14/12Fr 35 cm UAS套在9.5Fr 43 cm输尿管硬镜上,在直视下进镜并将UAS放置到输尿管合适位置,退出硬镜再进行软镜碎石术.B组患者采用无X线监视的徒手置鞘法.UAS置入后两组采用相同的技术进行碎石.记录术中UAS放置情况和时间、输尿管损伤情况,随访4~12周,了解清石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UAS放置所需时间更短[(35.69±6.54)s vs.(55.71±10.58)s,P<0.05].在术前预先留置双J管的患者中两组置鞘成功率均为100%,在术前未预先留置双J管的患者中B组置鞘成功率高于A组(83.33% vs.66.67%,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31±24.45)minvs.(67.42±21.34) min,P>0.05].A组在术中发生输尿管1级损伤1例;B组在术中发生输尿管1级损伤4例,2级损伤1例;3级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2.08% vs.13.04%,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8±1.45)d vs.(4.16±1.37)d,P>0.05].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 vs.89.13%,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辅助的可视化置鞘法安全可行,可控性好,与徒手置鞘法相比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局限性在于对于术前未预先留置双J管的患者,输尿管硬镜辅助的可视化置鞘法置鞘成功率有所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43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发性结石178例,多发性结石255例;肾中上盏132例,肾下盏结石97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结石204例.结石直径为0.8~4.0 cm.结果 一次性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280 min,术后住院时间1.0~5.0 d.1例结石未寻及,改为体外冲击波碎石.3例光纤无法触及结石,均改为经皮肾镜术.其他429例均实施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术.术后2周复查腹部平片或泌尿系CT平扫,结石排净率84.4%(362/429),二次手术37例,最终结石清除率为89.9%(386/429).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撕脱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应用安全,疗效理想,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Trap拦截网篮或封堵器和无封堵装置应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分析拦截网篮或封堵器和无封堵装置应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封堵器组和网篮组,各30例.对照组不采用封堵装置,封堵器组采用N-Trap拦截网,网篮组采用英诺伟封堵器.对比三组清石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上移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封堵器组和网篮组清石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篮组清石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略高于封堵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器组和网篮组结石上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篮组结石上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封堵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器组和网篮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篮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封堵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拦截网篮或封堵器应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中效果显著,均能够有效提高清石率和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减少结石上移和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装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