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赵绍琴升降散医案谈“火郁发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升降散是“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赵绍琴先生在临床过程中常将此方应用于郁热类疾病的治疗。方中四药囊括了升降浮沉的特性,与顺势思维相合,邪气偏高、偏外者,应以轻清之品为君,透之于外;邪气偏下、偏内者,应重用沉重之品为君,引之于下。升降散通过疏肝、行气、逐瘀、消积等方法祛除无形的邪气和有形病理产物,调畅气机,使气分通达无碍,祛除致郁之由,致使郁开气达而火泄,在治疗气滞、瘀血、食滞、表邪导致的郁热时,可取得肯定疗效。但遇到其他病因致郁热时,应审证求因,专项治疗,不可墨守成规套用升降散,应时刻贯彻“祛其致郁之由”思想,灵活变通,求取速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孙思邈外感热病用药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孙思邈作为宋金元前伤寒八大家之一,在中医外感病热病史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其外感热病用药特点,发现其制方思想上承汉唐精华,主要体现在解表方的收录上.同时其用方也下启温病诸法,清气凉血、增液承气、泄热透斑、甘寒养阴,后世温病名法在初唐已见端倪,随着后世温病不断发展,这些方法也不断成熟完善以补伤寒不足.对于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瘟疫,孙氏主张与伤寒分开论治,预防为主,并以四时五脏分论阴阳毒,重视清热解毒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从分消走泄法探析三仁汤加减治疗心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消"即分开消除,给湿邪以不同出径,导湿热邪浊排除体外."走泄"即外泄、外透,舒展气机,则气通湿除,祛邪外达.分消走泄法即疏通气机,清泄湿热,使三焦湿热逐步清除的一种治疗方法.心衰常见症状有咳喘、咯痰、心悸气短、纳呆、腹胀、尿少、四肢水肿等.三仁汤将"分消走泄"作为立方依据,可宣通肺气、燥湿和中、淡渗利水,将湿热邪浊从上、中、下三路驱除,使心衰诸症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书臣治疗慢性咳喘病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书臣教授认为慢性咳喘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从元气论治本虚证,包含温煦命门、激发元气,培补元气、升举元气,疏通三焦、敷布元气,从金郁泄之论治标实证,形成了宣泄法、透泄法、清泄法、开泄法、疏泄法、渗泄法、通泄法七大具体治疗思路,相互配合,灵活运用,屡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柳宝诒助阴托邪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透邪外出、清泄里热是伏气温病重要的治法之一,助阴托邪法首次见于柳宝诒的《温热逢源》,该治法开创了伏气温病治法的新途径,也为温病和其他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故从伏气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邪伏何处等方面阐述柳宝诒对伏气温病的认识,明确其对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助阴托邪法的提出背景,通过对病案的引用简要地探讨助阴托邪法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治病当疏达膜府 ——中医膜府系统学说之四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膜府系统沟通内外,渗灌气血津液,沟通营卫,受纳转输病邪,治病应时刻注意疏达膜府,以透泄邪气,条达气血津液,调和营卫,运药达病所.疏达膜府药宜辛苦香窜、轻灵活泼,依病因、病位、病性辨证应用.上焦宜辛开苦泄、轻扬透散为主,中焦辛开苦降,下焦辛开渗泄.病在卫表宜开腠透邪,卫表证宜辛开汗解,筋骨病佐开腠通络.里热佐发散以开腠泄热,气分热宜辛开清泄,热入营血开膜透热,虚热宜补中寓透.里寒宜辛温开宣,宣布卫气以温煦机体.痰饮为患辛开分泄,疏达膜府以散津滞和渗水湿;瘀血为患疏通膜络以行气血、开闭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清透泄开法治疗颅内感染验案二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论治颅内感染,当首先明确疾病定位、定性,定位属"三纲脏腑定位"之里,里证之心神以及元神,定性属"两化气血定性"之热,热化证之血分.病因方面认为颅内感染多属外感毒热,因毒而生热并夹瘀,扰及在里之心神以及元神,病性、病势为因毒而热和瘀热互结.治疗当急则治其标,常用治法为清透泄开法,即清法、透法、泄法和开法.首选清法,清营凉血,防止壅滞气血而成瘀,以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等为主方;透法与清法同用,凉血透邪,阻断病邪入里,防止邪气内陷,石膏、水牛角等辛散透达之品是透法的常用药;用泄法通腑导滞、排浊化瘀治疗大便秘结以及瘀热互结,同时增强解热之力,常用方药为承气汤类方;以开窍法开心窍之闭,治疗神志异常,凉开三宝以及水牛角、龙脑、麝香等药味是为首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证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分析,研究方证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收集国家和各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该病的分期、证型、处方用药等信息进行汇总,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辨证和处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病机及演变规律.通过检索共获得26个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1个国家方案,25个地方方案),其中16个包括预防和治疗2个方面,7个仅为治疗方案,3个为预防方案.病程可分为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因素为湿毒,核心病机为湿毒壅肺、阻遏气机,病理特点可概括为“湿、毒、闭、虚”.该病病位在肺,多涉及脾、胃,重症波及心、肾.各期的核心治法依次为芳化湿浊、宣肺透邪(初期),清热解毒、宣泄肺热(中期),开闭固脱、回阳救逆(重症期),清解余热、益气养阴(恢复期).全国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较多,不同地域的诊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总体上遵循国家方案,在病程分期、证候分型、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均围绕湿毒致病的核心病机及传变规律进行防治.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相关诊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标准化,希望重视重症期和恢复期的化瘀通络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薛雪湿热三焦辨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变规律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外感湿热病的传变体系与治则治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薛雪《湿热条辨》的内容,总结湿热病的传变规律,结合湿热疫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指南,以及临床上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提出其可能的传变途径、分期证型和治则治法.[结果]新冠肺炎具有湿热病的性质,而湿热病的传变以三焦为主线,可以三焦为主体进行分期分治.邪始在上焦,则有犯太阴阳明之分,犯太阴之经则当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犯阳明之经则当辛温宣透、渗湿泄热.进而在中焦,则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则法当芳香开郁、苦温燥湿,热重于湿则主以甘寒清热、苦温燥湿.邪踞下焦,则又可见湿阻下焦、热邪下陷等证型,湿阻下焦则当清热淡渗利水,热邪下陷则当清热开窍、活血散瘀.又可以六经、卫气营血变证为支线,产生多种坏病.[结论]新冠肺炎的传变具有湿热病特点,故研究分析湿热三焦传变可以为诊疗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结合验案从“分消走泄法”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该病属于中医“湿疫”“湿毒疫”范畴,病变以肺、脾为核心,而湿、毒性质尤其突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从热化者居多,其治法当三焦并治,以分消走泄为大法,湿热蕴毒,弥漫三焦者,可以甘露消毒丹为主方治疗,宣上、畅中、渗下,给邪气以出路,宣畅气机;针对两少阳经湿热者,可应用蒿芩清胆汤清利湿热,和解少阳枢机,分消湿热疫毒;病在膜原,湿遏热伏者,达原饮化裁开达膜原、宣畅气机,同时列举在此次武汉抗疫一线收治的3个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分析,以飨读者.在临床上,使用分消走泄法治疗COVID-19主要用于该病的早期、中期,病位尚在气分者,临床分型属于轻型、普通型及重型的患者如准确辨证均适用,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邪毒、截断及逆转病程,使得邪气外透,避免出现逆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