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气留滞"的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证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基于"虚气留滞"分析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病机演变的契合点,发现虚气不荣则稳内乏源,痰浊血瘀内蕴,败坏清窍,是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肿瘤及化疗因素导致机体处于脾肾不足,元气不充 的"虚气"状态;病理状态下痰瘀因虚气而生,浊邪更易留伏,成为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重要病理基础.基于以上观点,以补虚培本、祛浊行滞为治疗总纲,健脾益肾、化痰通络为核心治法,为肿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吴谦《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惊风治法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惊风为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之一,"心藏神,心病故主惊也;肝属木,肝病故主风也".吴谦认为惊风多由于心肝有热,久用寒凉或是土虚木旺,其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一中有具体论述:认为小儿急惊风多见心肝火旺、热极生风,治宜清肝热、镇肝风,但避免过用寒凉之药损伤脾胃.脾肾阳虚可致慢惊风、慢脾风;慢惊风治在温脾肾、培元气;慢脾风速在补脾土、回阳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升清-理中-培元"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治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储浩然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查阅古籍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总结储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明确该疾病基本诊治规律,并举临床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储师认为,中焦气机失调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主张以"升清气机-调理中焦-培补元气"为治疗思路,以天枢穴为核心穴位,配以中脘、章门、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调理中焦脾胃,配以龙虎交战的针刺手法,助中焦气机畅达.重点选用"百会-内关"调节清气,梳利头脑心神,提升整体气机,此外以"关元-足三里"固本培元,培补先天元气.验案中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兼有心神不宁、阳气虚衰之象,储师以升清-理中-培元法治之,补后天以滋先天,并予以安神,收效显著.[结论]储师临床上根据辨证,增减穴位,通过整合穴位群,使中焦气机升降有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中复元"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体系,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祛瘀生新法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024/7/6
瘀血是贯穿放射性肺纤维化病变全程的重要病理因素,存在由新成到久滞的演变过程,治疗应将祛瘀生新法贯穿始终.认为热毒消烁气阴、正虚血行瘀滞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病之基,伏火内灼肺络、痰瘀互结互阻为发病之渐,经络营卫气伤、瘀血久化干血为发病之要.主张放射治疗期间,重视透热润燥益气阴,养血和血疏瘀滞,以"未病先防";若出现放射性肺炎,则侧重化痰祛瘀清伏火,通络解结畅脉道,以"既病防变";若发展至放射性肺纤维化,则以缓中补虚培元气,祛瘀生新疗干血为主,以"已病防进",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名中医胡世平运用"培养、招纳、解散"三法治疗慢性肝病腹水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腹水(单腹胀)是以单纯腹部胀大,青筋暴露,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阐明治疗单腹胀"培养、招纳、解散"三法源头及具体含义:"培养、招纳、解散"三法为清代医家喻昌治疗单腹胀时率先提出来的有效治法."培养"即补益元气,"招纳"即升阳运脾,"解散"即疏表利小便.分析单腹胀的病因病机:其一为妄用泻脾之药,其二为病位不明,忽略脾在单腹胀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其三为病治不宜,最终导致脾气衰微,四运不继,气血水不运胶结壅滞腹部.导师胡世平教授在继承先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丰富"培养、招纳、解散"三法为:"培养"即腹水治脾,大补中气,"招纳"即升阳运枢,妙用风药,"解散"即蠲利水道,气血并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新安医家郑重光中风医案辨治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郑重光认为中风以本虚为主,元气、阳气不足是中风的重要病机,重视情志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辨证重视循因求证,辨有无风邪六经形证,善于合参色脉,类证鉴别.郑重光治疗中风多用温补之法,如益气健脾、温阳通脉,温里助表、祛风散寒,温脾暖肾、养血通脉等,意在培补元气、振奋阳气,以除中风不省人事、肢体偏废、言语不用等症.临证多用人参、黄芪、白术、肉桂、附子、天麻、当归等,以入肺、脾二经药物为主,温阳药辅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固本培元的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随着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及患者带瘤存活时间的延长,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癌因性疲乏(CRF)对患者的社交、情绪、睡眠和生存期等造成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目前CRF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且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回顾中医药治疗CRF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在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下,采用中成药、穴位刺激、导引运动等措施可有效缓解CRF.同时中医药在治疗CRF中注重脾肾同补以培固元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从而减轻CRF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凸显癌症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恶血归肝"理论从疏肝逐瘀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常见病,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迂曲增粗、扩张和伸长.该病在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同时,因其能导致男性不育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医学"恶血归肝"理论源自李杲《医学发明》,该理论以恶血为核心,以肝为关键,强调了恶血与肝之间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恶血归肝"理论与精索静脉曲张在发生发展和病机演变方面存在相关性,故基于"恶血归肝"理论,论述恶血、肝之病理生理与精索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笔者认为"恶血归肝"是精索静脉曲张的基本病机,病机演变过程包括:"元气虚损,血行不畅"是发病基础,"恶血内生,肝脉不通"是中心环节,"积恶成毒,耗血伤精"是病进之因.据此,笔者立"疏肝逐瘀"为治疗大法,以"补虚培元,调气和血;调肝逐瘀,以通为用;祛瘀解毒,养血益精"为治则,分期辨治本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多系统萎缩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散发性、致死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王永炎院士提出"虚气留滞"理论,"虚气"指元气亏虚,即肾元虚损,为发病之本,"留滞"指留滞邪气,即湿聚、痰结、血瘀,为病变之标."虚气"影响津血运行,形成"留滞","留滞"盘踞体内,损伤"虚气","留滞"盛而"虚气"衰是多系统萎缩病情进展的关键.临证治疗基于"虚气留滞"理论进行分期论治,平稳期肾元虚损为核心,强调补肾培元,固其根本;病进期虚滞并存,着重祛邪消滞,采取祛湿、化痰、活血等法,缓其虚损.持续治疗,两期兼顾,为治病之宗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新安医家固本培元理论在疫病康复中的应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外感疫疠病邪侵犯人体后,正气本虚难以抗邪,邪气又耗伤人体正气,故恢复期患者多见元气大亏之象,新安医家将固本培元之法应用于疫病恢复期.固本培元理论是新安医学独具特色的理论,其核心在于既培补人体真元,又调补后天之本脾胃.在疫病康复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肺脾同治,共复升降;脾胃并重,培土御邪;滋养营卫,培元护本;滋补肾水,培护先天;养阴清润,护阴保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