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态度-诊断-开放思维-制订计划-问题解决(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8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实施全喉切除术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ADOPT模式护理干预。于术后第1天、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自制气道自我护理知识问卷评估2组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于术后3个月评价2组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气道自我护理知识总分为(83.80 ± 5.06)、(89.40 ± 4.86)分,高于对照组的(68.75 ± 5.57)、(72.50 ± 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9.91、-10.09,均 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6.88 ± 9.77)、(133.60 ± 8.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29 ± 17.06)、(119.13 ± 1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42、-4.12,均 P<0.05)。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10/24),观察组为12.00%(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53, P<0.05)。 结论:ADOPT模式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全喉切除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曲线型仰卧体位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曲线型仰卧体位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简称为压疮)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骨科手术63例患者为对照组,并予以健康宣讲、饮食指导等干预方式;随机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实施骨科手术6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线型仰卧体位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干预。记录干预前及干预7 d后,两组患者疼痛状况〔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舒适状况〔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记录干预7 d内,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压疮严重程度、不良反应(肌肉酸痛、胸腹部不适、烦躁、失眠)状况。结果:干预7 d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控制状况评分、GCQ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7 d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VAS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7 d内,观察组压疮率、压疮严重程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曲线型仰卧体位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干预能够提高骨科患者术后舒适度,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肾内科护士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姑息照护认知及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肾内科护士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姑息照护的认知及态度,为姑息照护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以资料饱和为原则,于2021年11月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肾内科护士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姑息照护认知及态度归纳为3个主题:姑息照护认知不一;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态度(积极感受、消极感受);实施姑息照护的困扰(决策困难,开展时机、效果不明,社会政策支持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结论:访谈对象对姑息照护认知缺乏,态度不一。为促进和推广姑息照护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应加强相关宣传及教育,完善终末期肾病姑息照护体制,增进姑息照护的社会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风险评估与预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广东省各市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输入风险,并进行短期风险预警。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其他各省报告病例数及百度迁徙指数,计算广东省各城市的累计疫情输入风险指数,对输入风险指数与病例报告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滞后时间,最后根据风险指数划分疫情输入风险等级。结果: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 347例,90.0%的病例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平均每天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为44.03。在各市的输入风险来源中,湛江市的最大风险来自海南省,其他市均来自湖北省,广东省的相邻省份也有较大影响。广东省滞后4 d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与每日新增病报告例数的相关性最高( r=0.73)。各市累计4 d的风险预警显示,未来4 d东莞、深圳、中山、广州、佛山和惠州市具有高输入风险,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38.85、21.59、11.67、11.25、6.19和5.92,最高风险仍来源于湖北省。 结论:广东省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具有较高的疫情输入风险,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邻近省份是输入疫情的主要省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254通过靶向CSF-1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1254及其靶基因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1(CSF-1)在胶质瘤组织、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miR-1254和CSF-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标本以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胶质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细胞株U87和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中miR-1254和CSF-1 mRNA的表达水平。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miR-1254 mimic组以及siRNA NC组、CSF-1 si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254及CSF-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CSF-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4和CSF-1基因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胶质瘤组织中miR-125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44±0.16,癌旁组织为1.15±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2.914, P<0.001);胶质瘤组织中CS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96±0.27,癌旁组织为0.98±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4.970, P<0.001)。胶质瘤细胞U87中miR-125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9±0.11,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中为1.03±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113, P=0.008);胶质瘤细胞U87中CSF-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02±0.03,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为0.32±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037, P=0.009)。转染miR-1254后,CSF-1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miR-1254表达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与mimic NC组(1.04±0.12)比较,miR-1254 mimic组(0.31±0.02)CSF-1-WT细胞中荧光活性显著降低( t=10.430, P<0.001)。转染48 h后,空白对照组(0.71±0.01)、mimic NC组(0.68±0.04)、miR-1254 mimic组(0.35±0.01)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252.651, P<0.001);miR-1254 mimic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miR-1254 mimic组与mimic N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空白对照组(0.71±0.01)、siRNA NC组(0.68±0.04)、CSF-1 siRNA组(0.25±0.01)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320.309, P<0.001);CSF-1 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SF-1 siRNA组与siRNA N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365±27)、mimic NC组(388±24)、miR-1254 mimic组(83±15)细胞穿膜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73.915, P<0.001);空白对照组(365±27)、siRNA NC组(404±32)、CSF-1 siRNA组(87±14)细胞穿膜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41.294, P<0.001)。 结论:miR-1254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均显著下降,CSF-1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过表达miR-1254可能通过靶向降低CSF-1的表达来抑制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中miR-26b、miR-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中微RNA-26b(miR-26b)、微RNA-1(miR-1)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14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HAMD评分分为单纯脑卒中组(60例,HAMD评分<7分)和脑卒中抑郁组(88例,HAMD评分≥7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所有受试者血清中miR-26b、miR-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miR-26b、miR-1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析miR-26b、miR-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抑郁组患者血清中miR-26b表达显著低于单纯脑卒中组,miR-1表达显著高于单纯脑卒中组( P<0.05)。miR-26b低表达者及miR-1高表达者HAMD评分显著高于miR-26b高表达者、miR-1低表达者( P<0.05)。Pearson分析显示,miR-26b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 r=-0.364, P<0.01),miR-1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 r=0.392, P<0.01)。不同预后的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痊愈组HAMD评分、miR-1表达显著低于未痊愈组,miR-26b表达显著高于未痊愈组( 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miR-1是影响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miR-26b是影响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miR-1水平升高,miR-26b水平降低,两者与患者预后有关,均是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空气污染暴露与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以及血细胞比值在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主要空气污染物(PM 2.5、PM 10、NO 2、SO 2、O 3和CO)暴露与ICU住院患者28 d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 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和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湖北省人民医院和荆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根据患者居住地和入院日期前2个月平均浓度评估患者暴露于空气污染物的水平。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单个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入住ICU的危重患者28 d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然后以单个空气污染物暴露为亚组,检验患者的疾病特征(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住院天数和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这一主要结局指标的效应量和可信区间;并构建中介模型研究血细胞计数比值是否是潜在的中介变量。结果:最终3 772例入住ICU的危重患者纳入研究,28 d非意外全因病死率为40.0% (1509/3772)。研究证实PM 2.5、NO 2和CO与ICU患者28 d全因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而O 3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男性是NO 2和CO暴露与ICU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SOFA评分>3分是NO 2暴露与ICU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PM 2.5、CO暴露与ICU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中发挥中介效应。 结论:空气污染物(PM 2.5、NO 2、CO)暴露与ICU患者28 d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联。即使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仍然与危重患者这一脆弱群体的死亡风险有正向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方案对肠道准备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方案对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拟行结肠镜检查的2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以1∶1的比例分成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和单纯聚乙二醇组各120例,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患者服用580 μg利那洛肽+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单纯聚乙二醇组患者服用3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息肉或腺瘤检出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次数、盲肠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共235例患者完成肠道准备并接受结肠镜检查。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BBPS评分、息肉或腺瘤检出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盲肠插管成功率、排便次数与单纯聚乙二醇组比较[(7.3±1.1)分比(7.0±1.2)分、58.1%(68/117)比60.2%(71/118)、38.5%(45/117)比39.8%(47/118)、(4.2±1.9) min比(4.3±1.6) min、(5.9±2.7) min比(6.2±2.4) min、100.0%(117/117)比100.0%(118/118)、(5.3±2.3)次比(5.1±2.7)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聚乙二醇组[25.6%(30/117)比39.8%(47/118)],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单纯聚乙二醇组[93.2%(109/117)比76.3%(90/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0.24、0.64, P=0.018、0.031)。 结论:与3 L聚乙二醇方案相比,580 μg利那洛肽联合2 L聚乙二醇方案能够取得同等的肠道准备效果,且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高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21年6月收治的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行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为34岁女性,因全身肌肉酸痛10 d余,发热1 d,结合相关检查综合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输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偏低、双下肢水肿,血生化检查提示清蛋白降低,脑钠肽正常,肺部CT提示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考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给予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补充清蛋白及支持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早期表现不典型,进展迅速,正确诊断、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在血容量不足时给予羟乙基淀粉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使用过程中突发不明原因胸闷、呼吸困难及全身性水肿时应考虑该病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硒水平地区老年人全血营养元素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全血硒、锌、铜、镁、钙、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估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人群健康风险提供依据。方法:2017 - 2018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选择土壤硒含量呈梯度差异的极高硒地区(土壤硒含量≥3.000 mg/kg)、高硒地区(土壤硒含量为0.400 ~ < 3.000 mg/kg)、足硒地区(土壤硒含量为0.175 ~ < 0.400 mg/kg)和低硒地区[土壤硒含量< 0.175 mg/kg],各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1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男女各半)。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生活行为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体格检查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水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人群全血硒、锌、铜、镁、钙和铁6种元素含量,并进行营养元素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416人,其中男性208人、女性208人,年龄为(72.43 ± 5.2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67 ± 3.49)kg/m 2。不同硒水平地区人群全血硒、锌、铜、镁、钙和铁元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F = 288.30、3.24、14.81、29.14、131.28、3.37, P均< 0.05)。其中,与低硒地区和足硒地区比较,高硒地区和极高硒地区人群全血硒水平均较高,极高硒地区全血锌水平均较低( P均< 0.05);与足硒地区比较,低硒地区、高硒地区和极高硒地区全血铜水平均较低,全血镁、钙水平均较高( P均< 0.05),且极高硒地区全血铁水平较低( P < 0.05)。不同硒水平地区人群硒、锌、铜、镁、钙、铁缺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40.83、15.39、31.90、17.49、157.60、30.33, P均< 0.01)。总人群营养元素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血锌、铜、钙和铁水平在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吸烟人群全血锌和铁水平均高于不吸烟人群,全血铜水平低于不吸烟人群( P均< 0.01);饮酒人群全血锌和铁水平均高于不饮酒人群( P均< 0.05)。 结论: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老年人全血6种营养元素水平均存在差异,评估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人群健康风险需同时考虑多种营养元素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