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力发电职工职业健康心理因素对失眠影响的贝叶斯网络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火力发电行业职工失眠的风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为失眠高风险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整群抽取某典型火力发电厂860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基本信息、职业特征、焦虑、抑郁、压力、职业应激及失眠等相关信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贝叶斯网络构建,评估失眠与职业健康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结果:860名火力发电职工焦虑、抑郁和压力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4.0%(292/860)、32.1%(276/860)和18.0%(155/860),职业应激总分为(445.3±49.9)分,职工可疑失眠160人(18.6%),失眠578人(67.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职业应激对火力发电职工失眠的发生存在明显效应(标准化载荷系数为0.644),职业健康心理对失眠的影响较低(标准化载荷系数为0.065)。但贝叶斯网络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焦虑和压力是失眠的2个父节点,为直接因果关系,弧线强度分别为-8.607、-15.665;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无压力与焦虑、低压力无焦虑、无压力低焦虑时,失眠发生的概率预测均为0;当出现高压力低焦虑和低压力高焦虑时,失眠发生的概率预测分别为0.38、0.47;当高压力高焦虑同时发生时,失眠发生的概率预测为0.51。结论: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估可直观揭示并预测火力发电职工失眠风险及风险间的网络作用关系,焦虑和压力是失眠发生的直接因果风险,压力是火力发电职工个体失眠发生的主要风险,可基于压力状况的科学干预来降低失眠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掌握山西省职业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明确优先干预领域,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和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2023年,按照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国统制[2022]10号,表号:卫健统117表)对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中2家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10家小型企业的1 131名一线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中,男性901人,女性230人,平均年龄为(40.65±8.81)岁,职业健康素养得分M(P25,P75)为89.47(80.56,97.22)分,具备基本职业健康素养的人数为872人,职业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77.10%,其中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知识、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4个维度素养水平分别为76.39%、90.10%、46.77%和94.87%.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实际平均月收入、户口性质、用人单位性质、用人单位规模、每周工作时间、自评健康状况、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龄、上夜班及焦虑情绪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年龄(相较于18~<30岁,30~<40、≥50岁OR=2.124、2.291)、婚姻状况(相较于未婚,已婚OR=0.537)、文化程度(相较于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以上OR=0.537、0.440)、实际平均月收入(相较于0~<3 000元,≥7 000元OR=0.565)、用人单位性质(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OR=0.518)、用人单位规模(相较于0~<300人,300~<1 000人OR=1.978)、每周工作时间(相较于0~<40h,≥55 h的劳动者OR=1.829)、抑郁症状(相较于无抑郁,中重度、重度抑郁OR=2.920、3.470)(均P<0.05).结论 山西省火力发电行业劳动者的总体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实际平均月收入、用人单位规模、每周工作时间、抑郁症状均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未来应更关注低健康素养水平人群,制定应有针对性的和个性化的健康素养教育措施和政策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素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疆风力发电减碳效益全生命周期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6/1
风力发电减碳效益评估有助于从减碳角度更好制定能源发展相关政策.以风力资源总体丰富且亟需发展风力发电以实现能源系统脱碳的新疆为研究区,将生命周期方法与风力发电模型结合,在省、市级尺度分别评估了风力发电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水平及发电效益,核算了风力发电相对于火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减碳效益,有效弥补了传统生命周期评估中空间差异考虑不充分的问题.结果表明,风机全生命周期平均发电量为13.1×107 kWh,风力发电全生命周期共排放3944.24 tCO2-eq,通过材料处置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可减少1424.79 tCO2-eq.新疆发展风力发电具有低排放强度和高减碳效益的特点,与火电相比可减少97.44%排放,减碳效益平均可达906.72 gCO2-eq/kWh,并且应优先布局在哈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北屯市;与光伏相比,减碳效益可分别达到43.85 gCO2-eq/kWh(衰减率DR=1%)和169.84 gCO2-eq/kWh(DR=3%),此情景下风电应主要部署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和和田.在风电减碳效益较差地区如石河子市、铁门关市和双河市应考虑利用本地充足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发电.需注意风电的排放强度和减碳效益在局地小尺度评估中存在不确定性,获取更精细的结果仍需进一步评估.未来应大力发展新疆本地的风电产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和加快发展处置回收技术以增加减碳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前我国发电企业中,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和水力发电企业占比较大.火力发电站是目前我国电力能源的主力军,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粉尘和化学毒物等;其中,以噪声和粉尘(矽尘、煤尘)为主.风力发电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高温、低温和化学毒物(六氟化硫、甲苯、苯乙烯等),以噪声和工频电场为主.核电站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γ 射线、β 射线、X 射线、中子、α 射线和放射性气溶胶,其防护水平较高;但对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高温和氨等的防护不到位.水力发电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振动、氡及其子体和化学毒物等;以噪声和工频电场为主.不同类型的发电企业应结合其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明确职业病防治控制的重点危害因素及其岗位,强化职业卫生管理,提高防护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某煤矸石电厂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程度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煤矸石电厂各工作岗位噪声危害程度,为噪声防治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与调查的方法,对某煤矸石电厂各岗位工作人员接触噪声危害程度、个体防护情况及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煤矸石电厂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在51.6 dB(A)-101.1 dB(A)之间,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主要分布于燃料输送系统、锅炉系统和汽机系统.作业人员接触噪声LEx,8h在59.7dB(A)-90.6 dB(A)之间,锅炉及汽机系统保洁员、输煤皮带巡检工等长时间处于高噪声场所的作业人员LEX,8h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达到100%、80.0%和33.3%,且其职业健康管理与个体防护,也不能满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结论 该煤矸石电厂高噪声工作场所主要分布于燃料输送系统、锅炉系统和汽机系统.锅炉及汽机系统保洁员、输煤皮带巡检工等长时间处于高噪声场所的临时雇佣人员,受噪声危害最为严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疏漏较为严重,发生职业病的风险较高,应作为该电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湖南省某火力发电检修公司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火力发电工人的健康状况及特点,为职业病防治和劳动者健康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某火力发电检修公司的187名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检的187名职工中,发现指标异常者179人,异常检出率为95.72%.检出的异常指标中血脂异常率最高,为56.68%,其次血常规、血压、肾功能和纯音听阈测试等,其中噪声复查率为7.49%,粉尘复查率为1.07%.结论 该火力发电检修公司检修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建议企业加强相关法规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落实好防护措施,防止职业病和职业性相关疾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极低频电磁场致职业暴露人群神经行为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高强度暴露职业人群的神经行为损害,为预防职业病发生及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家火力发电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7种工作区域或岗位进行电磁场强度检测,对88名暴露工人和57名非暴露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问卷调查和神经行为测试.结果 工作场所电场强度为0.001~10.363 kV/m,磁场强度为0.042 ~ 143.000 μT.暴露组5项测试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包括紧张-焦虑(50.9±10.8与54.3±7.6,P< 0.05)、有力-好动(47.9±9.8与51.8±9.9,P<0.05)、困惑迷茫(49.9±1 1.0与53.4±7.7,P<0.05)、数字译码(48.3±10.0与52.7±9.6,P<0.05)、数字跨度(47.5±9.7与53.8±9.4,P<0.05)得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吸烟、饮酒、年龄混杂因素影响后暴露组在紧张-焦虑、困惑-迷茫、数字译码、数字跨度项的得分依旧明显低于对照组.将性别、吸烟、饮酒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男性对于极低频电磁场更为敏感、吸烟和极低频电磁场对于引起短时记忆力减退具有协同作用、≤30岁人群对极低频电磁场较敏感.结论 在火力发电厂电场强度最高10.363 kV/m,磁场强度最高143.000 μT的条件下,职业暴露于极低频电磁场环境下会引起神经系统发生改变,尤其表现为短时记忆能力下降,同时吸烟可能会对极低频电磁场致短时记忆力损伤产生协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电作业人员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核电作业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为核电作业人员的甲状腺疾病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12月,选择某核电生产企业核电作业人员295名以及该企业行政后勤工作人员238名,并选择距离该企业70公里外的与核电生产企业工作模式类似的某火力发电企业250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调查对象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及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和吸烟史是研究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1、2.530,95%CI=1.774~3.698、1.706~3.754,P<0.01);三班倒工作是核电作业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核接触史、核电作业工龄等其他因素与甲状腺结节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常规核电作业对核电作业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火力发电厂职工死亡率10年随访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查明电厂职工死亡率和肿瘤死亡率是否受生产性危害因素的影响,用回顾性队列调查方法对两个热电厂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别按当地居民全死因死亡率和恶性肿瘤死亡率计算队列预期死亡人数和标化死亡比(SMR),按统计工种分组,比较电厂内部各组恶性肿瘤死亡SMR。结果表明:两个火力发电厂职工死亡率显著低于当地居民(健康工人效应,队列全死因死亡SMR=0.63,P<0.05),而队列肿瘤死亡率稍低于当地居民,无统计学意义(SMR=0.88,P>0.05),但突破了健康工人效应。电厂内部各组肿瘤死亡率以锅炉组最高,锅炉组标化相对危险度(SRR)是燃料组的4.59倍。提示:电厂职工肿瘤死亡率稍有增高,尤其锅炉职工肿瘤死亡率有超量趋势。这种超量趋势可能由于仅使用普通居民为参比人群而被遗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火力发电厂劳动条件的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