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贵高原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和突变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突变分布特征,为高发区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行肺癌8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RAS)、RET原癌基因(RET)、鼠肉瘤病毒v-Raft同源致癌基因(BRAF)、肉瘤致癌因子(ROS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联合检测的2 249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突变分布特征。结果: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67.05%(1 508/2 249),其中西双版纳、玉溪、宣威、红河和曲靖地区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6.92%、72.38%、71.88%、71.79%和71.24%;回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和阿昌族患者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4.38%、85.00%、75.00%、100%、100%、100%和100%。NSCLC患者驱动基因的阳性率与性别( P<0.001)、吸烟史( P<0.001)、年龄( P<0.001)、病理类型( P<0.001)及是否宣威地区( P=0.027)有关,与民族( P=0.748)和肺癌家族史( P=0.676)无关。EGFR、RAS、BRAF、HER-2和MET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46%、10.98%、1.24%、0.89%和0.76%,ALK、RET、ROS1基因重排率分别为4.67%、1.29%和0.89%。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为56.67%,高于男性患者(33.19%, P<0.001);男性患者RAS突变率为12.66%,高于女性患者(9.17%, P=0.010)。汉族患者RAS突变率为11.49%,高于少数民族患者(7.17%, P=0.032)。宣威地区患者RAS突变率为24.74%,高于非宣威地区患者(8.15%, P<0.001);而EGFR突变率为40.63%,低于非宣威地区患者(45.25%, P=0.045);ALK重排率为1.56%,低于非宣威地区患者(5.31%, P<0.001);宣威地区未检出HER-2突变患者。无吸烟史患者EGFR突变率为51.10%,高于有吸烟史患者(29.70%, P<0.001);无吸烟史患者ALK重排率为5.35%,也高于有吸烟史患者(3.16%, P<0.001);无吸烟史患者RAS突变率为9.34%,低于有吸烟史患者(14.63%, P=0.008)。 结论: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表达的阳性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EGFR、RAS突变率与国内平均水平相近,ROS1、ALK和RET基因重排率以及BRAF、HER-2和MET基因突变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EGFR、RAS、ALK基因在云贵高原地区NSCLC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且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在选择靶向治疗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建立转基因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的初步尝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稳定的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制作方法,为异种肝移植的临床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异种肝脏移植研究团队施行的7例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结局。供体选用基因编辑的版纳小型猪,受体选用解剖特征、生理生化及免疫机制同人类十分接近的恒河猴。在参照临床经典原位全肝移植术式的基础上,进行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术,并对手术过程进行改进,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无肝期。在胆管插管留置外引流,以观察胆汁分泌情况。术前免疫诱导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眼镜蛇毒因子+他克莫司";术后免疫维持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同时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输注凝血酶调节受体凝血功能。结果:共行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7例,在建模成熟稳定的第7例模型制作中,供体获取手术时间42 min,无热缺血时间,供体修整时间87 min,供体冷保存时间为128 min;受体手术时间123 min,无肝期27 min,肝下下腔静脉阻断38 min,手术全程出血量约10 ml。术后存活4例,术后最长存活时间为27 h。3例未存活模型中,1例为麻醉意外,2例为早期手术练习。第7例模型受体术后分泌胆汁86 ml。结论:良好的供体获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术中减少出血量、缩短无肝期、严格的液体管理及细致全面的监护是提高猪-猴异种肝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关键,优化供体基因组合及合理免疫抑制方案是进一步实现猪-猴异种肝移植模型长期存活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昌市虫媒病毒核酸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蚊虫样本中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丰富四川省西南部地区虫媒病毒的活动规律和病毒遗传特征的研究数据。方法:2018年6月对采集自西昌市3个村不同猪圈环境中的三带喙库蚊提取核酸,使用云南环状病毒属、版纳病毒属、西藏环状病毒属(S7、S10)、黄病毒属、甲病毒属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对阳性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蚊虫9 012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对采集到的三带喙库蚊分88批次进行扩增,分别检测出2株乙型脑炎病毒(JEV)、7株版纳病毒(BAV)、7株西藏环状病毒(TIBOV)和1株云南环状病毒(YOUV),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7株新检测病毒株均与云南分离株遗传关系接近,2株JEV位于GⅠ-b进化支;7株BAV为A2进化分支;7株TIBOV中,6株位于同一进化支;1株TOUV与云南分离株在同一进化支。结论:西昌市的三带喙库蚊中存在携带JEV、BAV、YOUV及TIBOV等病毒的可能,其中JEV为GⅠ-b型病毒,BAV为A2型,为西昌市虫媒病毒的检测及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沧源县蠓虫携带版纳病毒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沧源县蠓携带版纳病毒的全基因及其遗传进化特征。方法:2018年在沧源县采集蠓,研磨后将上清液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的同时用宏转录组学方法检测蠓携带病毒情况,用Perl、Mafft等软件进行病毒序列比对、同源性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通过宏转录组学方法,从CYC1801组中获得1株版纳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对全基因进行分析显示,节段4和节段7与越南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余节段均与中国株亲缘关系较近,根据节段12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CYC1801与A2基因亚型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属于A2型版纳病毒。结论:沧源县蠓携带有版纳病毒并可能作为传播媒介引起疾病流行,需加强监测及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地区HIV/AIDS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意愿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地区HIV/AIDS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接种意愿及影响该人群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对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 13 个州市医院随访的 2180 名HIV/AIDS患者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考评通过,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民族、文化程度、疫苗接种情况、接种后 7 d内不良反应,对新冠疫苗安全、效用认知程度,接种意愿等方面的内容.结果 调查对象中 2109 名完成了 3 针新冠疫苗接种,占比 96.74%,有 71 名未接种,占比 3.26%.接种 7 d内局部出现不良反应 116 名,占比 5.50%,全身出现不良反应 56 名,占比 2.66%.不同性别、年龄段及汉族中注射点疼痛、疲劳和肌肉疼痛是占比最高的不良症状,少数民族不良反应占比很低,不同性别及年龄不良反应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人群不愿意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建议)HIV/AIDS患者不能接种疫苗(67.61%)和接种后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19.7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发现是否担心感染新冠病毒(OR = 0.121,95%CI = 0.083~0.640,P<0.001)、对新冠疫苗了解程度(OR = 28.932,95%CI = 15.469~54.115,P<0.001)、接种疫苗是否安全(OR = 13.953,95%CI =4.819~40.404,P<0.001)及是否相信疫苗的预防作用(OR = 14.017,95%CI = 4.752~41.348,P<0.001)是影响疫苗接种的显著因素,13 个州市中德宏州(20 人)、昭通市(21 人)、临沧市(14 人)未接种人数最多.结论 HIV/AIDS人群大规模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比率低,症状轻,医师正确、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以及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性,疫苗的安全性、预防性、有效性是该影响疫苗犹豫率的关键,医务人员应主动宣传新冠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2018年登革热流行季节云南西双版纳州城区媒介伊蚊携带虫媒病毒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流行季节城区的媒介伊蚊携带虫媒病毒的种类,对 2018 年 8-10 月在西双版纳州城区采集的媒介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和 7-11 月采集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NS1 阳性血清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DENV分型检测,用RT-PCR扩增DENV E基因.用 C6/36 白纹伊蚊细胞对蚊悬液进行病毒分离,对有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CPE)的分离物进行虫媒病毒和昆虫特异病毒 RT-PCR 检测.对阳性的 RT-PCR 扩增产物测序后采用BLAST 在线将序列与 GenBank 数据库中相似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7 进行进化分析.结果从 51 组伊蚊(共1 431 只)中检测到2 组埃及伊蚊为DENV-1 阳性,从54 份血清中检测到52 份为DENV-1 阳性,得到1 条来源于埃及伊蚊和 27 条血清来源的DENV-1 E基因序列,蚊虫来源的E基因与血清来源的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 97.4%~100.0%,均属于基因Ⅰ型,与近年东南亚国家流行的DENV-1 进化关系最近.从分离到的 18 株有CPE的培养液中鉴定出 17 株拉蒂纳病毒(La Tina virus,LTNV,属于黄病毒科)和 4 株砂拉越病毒(Sarawak virus,SWKV,属于T4 病毒科),其中 3 株为LTNV和SWKV同时检测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媒介伊蚊中携带DENV、LTNV和SWKV,有必要持续开展虫媒病毒和昆虫特异性病毒的调查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1株2019年云南省西双版纳流行登革热1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了解2019年西双版纳暴发登革热主要流行血清型登革热1型病毒(Dengue virus-1,DENV-1)分子特征,为当地登革热流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C6/36细胞上对1株从2019年西双版纳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DENV-1病毒(JHS45)进行复壮,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该株病毒进行测序,采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 8.0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数据组装,使用Lasergene软件、MEGA6.1等进行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 JHS45株病毒在C6/36细胞上6d出现细胞病变.测序组装后获得JHS45株病毒1条10687个核苷酸(nt)长序列(GeneBank登录号:OR593353).遗传进化分析结果JHS45株病毒与我国2019年西双版纳、广州、河南、浙江流行的以及2013年泰国流行的DENV-1基因型Ⅰ病毒形成一个进化分枝,核苷酸同源性为97.6%~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1%~100%;分析发现与2019年云南西双版纳(MW386863)和广州(MW261839)流行的DENV-1基因型Ⅰ病毒位于同一个较小的进化分枝,它们之间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9%,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JHS45株病毒与2015年以来西双版纳流行的DENV-1进行氨基酸差异位点分析,在JHS45株病毒编码区共存在40个氨基酸差异位点,主要集中在非结构蛋白的NS3区域和NS5区域.结论 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JHS45株病毒为DENV-1基因型1病毒,该次西双版纳登革热疫情与西双版纳、广州、河南、浙江流行的病毒株遗传进化关系比较密切,为云南省乃至我国的登革热疫情监测、病毒进化研究以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7-2016年累计报告16 721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2/10万.在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01∶1;15-54岁占79.25%;农民占67.18%;居前三位的地区为昭通(14.13%)、昆明(13.52%)和红河(11.14%).年均发病率>6.0/10万的地区为西双版纳;3.1/10万-5.9/10万的地区为昆明、保山、红河、昭通、丽江、文山;<3.0/10万的地区为曲靖、怒江、迪庆、玉溪、普洱、临沧、楚雄、大理和德宏.结论 云南省2007-2016年急性乙肝发病率以男性、农民、15-54岁人群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流行株亚型分布及基因变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云南省目前HIV-1流行株的亚型分布及不同亚型基因序列在不同地区的氨基酸变异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至2015年云南省14个地市800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样及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反转录-PCR的方法扩增HIV-1的5'半分子基因约4.5 kb,序列校对后用Genotyping、MEGA 6.06和BLAST工具软件确定亚型,按照采样地点和亚型对序列进行分组并利用Entropy软件分析不同组别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分析云南省HIV-1亚型的地区分布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结果 扩增后800例样本共获得12个地市的466条半分子序列,分型后各种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CRF08_BC(58.3%)、CRF01_AE(19.3%)、CRF07_BC(11.6%)、未知重组(7.1%)、B(B')亚型(1.7%)和C亚型(1.3%).HIV-1在云南省存在地域分布特征,德宏州、西双版纳和文山州主要以CRF01_AE为主,而临沧、红河州、普洱CRF08_BC占绝对优势(>70%),其余地州则以CRF08_BC为主,但昆明、玉溪和大理CRF07_BC均>20%.云南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3种亚型CRF08_BC、CRF01_AE和CRF07_BC上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分别存在17、14、18个氨基酸组成有统计学差异的位点(均P<0.05).结论 HIV-1在云南省范围内的遗传变异过程中,东、西部毒株氨基酸突变位点存在差异,该差异代表了同种亚型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下其遗传背景差异和免疫选择的结果,应密切监测其流行趋势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省登革3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阐明云南省2013年和2016年登革3型病毒(DENV-3)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分子进化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采用C6/36细胞培养法从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病毒,用RT-PCR法扩增新分离DENV-3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astalX1.83和MEGA6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云南省本地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到10株DENV-3,其中西双版纳州2013年5株(简称版纳分离株),德宏州瑞丽市2016年5株(简称瑞丽分离株).经RT-PCR和序列测定,获得这10株DENV-3的全基因组序列(10 707 nt),其开放读码框(95~10 265)编码3 389个氨基酸.基于全基因组或各种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版纳分离株均为基因Ⅱ型(genotype-Ⅱ),瑞丽分离株均为基因Ⅰ型(genotype-Ⅰ),并各自高度聚集为同一进化群并与东南亚流行株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版纳分离株间和瑞丽分离株间的全基因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75%~99.91%(99.40%~99.91%)和99.21%~99.68%(98.78%~99.57%),并与DENV-3原型株(H87)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21%~94.34%(97.88%~98.14%)和93.81%~93.98% (97.12%~97.67%).与H87株比较,本次云南分离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分别存在26和63个氨基酸位点的改变.本研究证实,云南省西双版纳州2013年流行的DENV-3为基因Ⅱ型,瑞丽市2016年流行的DENV 3为基因Ⅰ型,它们的传播来源分别为老挝和缅甸北部边境地区.本次云南DENV-3分离株与H87株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决定病毒抗原性和毒力的关键位点未见明显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