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柏地黄丸联合健康指导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健康指导对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ICPP女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联合健康指导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乳房发育情况,血清激素[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adiol,E2)、促卵泡成熟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Recombinant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水平,卵巢容积、子宫容积、卵泡直径,骨龄/年龄及预测终身高.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Ⅰ期、Ⅱ期及Ⅲ期分别为13、16、11例,Ⅱ期及Ⅲ期占比为67.5%,观察组患儿Ⅰ期、Ⅱ期及Ⅲ期分别为23、14、3例,Ⅱ期及Ⅲ期占比为42.5%,观察组Ⅱ期及Ⅲ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E2、LH及F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E2、LH及FS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卵巢容积、子宫容积及卵泡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卵巢容积、子宫容积及卵泡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BA/C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预测终身高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A/CA明显低于对照组,预测终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柏地黄丸联合健康指导能够有效下调ICPP女患儿性激素及血清IGF-1、IGFBP-3水平,抑制第二性征发育,控制早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女患儿身高生长潜能,改善成年终身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快速进展型早发育儿童的体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快速进展型早发育(EFP)儿童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临床症状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7-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200例ICPP与EFP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证候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数据,分析ICPP与EFP患儿中医体质分布、辨证分型及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① EFP患儿BMI、年龄高于ICPP患儿( P<0.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 ICPP与EFP患儿中医证型以肝郁化火证居多,分别为59.15%(42/71)、46.51%(60/129);体质以气郁质居多,分别为35.21%(25/71)、36.43%(47/129),但ICPP与EFP患儿总体中医证型、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 200例ICPP与EFP患儿的中医证型与体质相关,其中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肝郁化火证与气郁质,痰湿壅滞证与痰湿质、阳虚质显著相关( P<0.01)。④ 200例ICPP与EFP患儿中,女童多于男童,男童BMI高于女童,痰湿壅滞证ICPP与EFP患儿BMI高于其他证型( P<0.01)。ICPP与EFP患儿不同性别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症状以乳房胀痛为主,为22.19%(69/311)。 结论:EFP患儿BMI、年龄高于ICPP患儿;性别、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无明显差异,但ICPP与EFP患儿的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间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akorin环指蛋白3联合黄体生成素基础值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makorin环指蛋白3(MKRN3)联合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CPP)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特发性CPP女童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院体检的90名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激素指标、MKRN3、LH基础值、人胰岛素生长因子BP3(IGF-BP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童发生特发性CPP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相关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两组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雌二醇(E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KRN3低于对照组,LH基础值、IGF-BP3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2、MKRN3、LH基础值、IGF-BP3是女童发生特发性CPP的影响因素(P<0.05).E2、MKRN3、LH基础值、IGF-BP3水平表达及4项指标联合诊断均对特发性CPP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联合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 特发性CPP女童血清MKRN3、LH基础值变化显著,其可能参与特发性CPP发病机制.E2、MKRN3、LH基础值、IGF-BP3水平表达及4项指标联合诊断均对特发性CPP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黄体生成素基础值对不同体质量指数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诊断价值及相应界值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就诊的6~8岁出现乳房发育的女童1 087例,就诊时乳房为Tanner B2或B3期,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应的BMI百分位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840例)、超重组(133例)及肥胖组(114例)。患儿均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等检测。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正常体质量女童GnRH激发阳性组393例,阴性组447例;超重女童GnRH激发阳性组72例,阴性组61例;肥胖女童GnRH激发阳性组40例,阴性组74例。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女童用于诊断CPP的LH基础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774、0.801,约登指数最大时LH基础值的界值分别为0.245 IU/L、0.225 IU/L、0.145 IU/L,敏感度分别为63.9%、65.3%、80.0%,特异度分别为87.9%、82.0%、71.6%;LH基础值的界值分别为0.455 IU/L、0.480 IU/L、0.335 IU/L时,特异度均达96.6%以上。结论:LH基础值用于不同BMI女童CPP的诊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中肥胖女童CPP诊断界值点最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26例儿童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MAS诊疗的认识,实现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就诊的26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采用 t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或 Fisher′ s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1.共纳入MAS患儿26例(女22例、男4例),女性平均起病年龄为(5.87±2.94)岁,男性平均起病年龄为(7.48±3.36)岁。2.女性患儿中,典型三联征7例,非典型三联征15例。3.首发症状:女性患儿阴道出血8例、乳房早发育14例;4例男性患儿,1例因"骨折"就诊,3例因"身高落后于同龄人"就诊。4.与乳腺发育组比,阴道出血组患儿起病年龄早[(4.06±1.88)岁比(7.82±1.82)岁]( t=5.023, P<0.001)、骨龄超前明显[(1.26±0.07)比(1.09±0.13)]( t=2.933, P<0.05)、预期终身高受损严重[(-2.16±0.98) SDS比(-0.96±1.09) SDS]( t=1.352, P<0.05)、血磷水平低[(1.41±0.14) nmol/L比(1.67±0.24) nmol/L]( t=1.941, 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高[339(313,656) U/L比243(205,452) U/L]( U=1.000, P<0.05)。阴道出血组8例患儿均存在骨纤维发育不良。5. 10例患儿转为中枢性性早熟(CPP),转为CPP组与未转为CPP组相比,起病年龄晚[(7.27 ± 2.69)岁比(4.69± 2.68)岁]( U=44.000, P<0.05)、确诊时骨龄超前明显[(1.23±0.11)比(1.01±0.13)]( t=1.834, P<0.05)、预期终身高低[(152.00±4.62) cm比(162.10±6.91) cm ]( t=3.805, P<0.05)。6. 11例患儿出现骨纤维发育不良,多数(8例)为多骨纤维结构不良,好发部位为下肢骨、颅骨。7. 20例患儿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散在分布,其中35%(7/20)的患儿皮肤牛奶咖啡斑越过中线。 结论:MAS临床表现复杂,女童发病常见且较男童早,男性患儿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相对困难。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MAS患儿通常起病年龄早,骨龄超前明显,预期终身高较低,临床需注意监测和评估。在MAS患儿中,阴道出血与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存在明显相关性,故针对阴道出血患儿建议常规行骨骼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以了解隐匿性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情况。对就诊晚、骨龄超前严重的患儿应警惕进展为CPP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硫酸脱氢表雄酮、抗苗勒管激素及骨形态发生蛋白6在快进展型青春期女童中的早期预警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抗苗勒管激素(AMH)及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水平对快进展型青春期(RPP)女童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因乳房发育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门诊就诊的750例女童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1年,剔除失访、早期治疗、不满足各组入组标准的病例,将剩余的138例女童按照入组标准分为中枢性性早熟组(CPP)32例、RPP早期(EP-RPP)组33例、慢进展型青春期早期(EP-SPP)组32例及RPP组41例。同时选择同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健康体检、年龄为8~9岁的未发育女童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IGF-1、DHEAS、AMH及BMP-6水平,并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血清IGF-1、DHEAS、AMH及BMP-6在预测RPP中的价值。结果:1.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峰值在EP-SPP组、EP-RPP组和RPP组分别为15.10(13.86~19.80) IU/L、11.99(9.18~16.16) IU/L、和11.43(9.37~15.63) IU/L;血清FSH/黄体生成素(LH)峰值比在EP-SPP组、EP-RPP组和RPP组分别为3.20(2.44~4.58)、1.86(1.05~3.16)和0.76(0.49~0.99);EP-SPP组血清FSH峰值、血清FSH/LH峰值比均高于EP-R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P-RPP组与RPP组对比,在FSH峰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血清IGF-1水平在健康对照组、EP-SPP组、EP-RPP组、CPP组和RPP组分别为166.00(126.50~188.00) μg/L、199.00(170.50~262.50) μg/L、252.00(233.00~291.50) μg/L、288.00(252.00~376.00) μg/L和382.00(264.00~499.50) μg/L;EP-SPP组、EP-RPP组、CPP组和RPP组的血清IGF-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EP-RPP组高于EP-S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青春期的快速进展,血清IGF-1水平进一步升高,在RPP组最高,RPP组与EP-RP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3.血清DHEAS水平在健康对照组、EP-SPP组、CPP组、EP-RPP组及RPP组分别为41.65(14.80~59.88) μg/L、42.50(30.15~79.83) μg/L、52.32(43.08~98.54) μg/L、63.30(34.00~81.55) μg/L和70.89(51.85~100.02) μg/L;其中健康对照组、EP-RPP组和RPP组的血清DHEAS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在RPP组最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EP-SPP组、CPP组和EP-RPP组血清DHE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血清AMH、BMP-6水平在EP-RPP组、EP-SPP组、RPP组、CPP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血清IGF-1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765,Cut-off值为232.5 μg/L,该界值的特异度为83.30%,敏感度为75.00%;血清FSH峰值与血清FSH/LH峰值比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795。 结论:血清FSH峰值与血清FSH/LH峰值比联合、血清IGF-1可作为早期预测早青春期女童青春期进展快慢的有效指标之一;血清DHEAS虽然不能作为预测RPP的早期预警指标,但是对青春期启动和进程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高低可能与Tanner分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nRHa长期应用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短期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长期应用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短期疗效及对血清miR-125b、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ICPP女童7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GnRHa治疗。同期选择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女童7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骨龄(BA)、体重指数(BMI)、预测成年身高(PHA)、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miR-125b及维生素D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BA、BMI、PHA、FSH、E2、LH、N-MID、PINP、miR-125b及维生素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BA、PHA、BMI、维生素D均较治疗前升高,FSH、E2、LH、N-MID、PINP、miR-125b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的β-CTX未见明显变化( 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GnRHa长期应用于ICPP女童可促进其生长发育,调节其内分泌代谢、骨代谢及血清miR-125b、维生素D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定量评估骨龄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估骨龄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58例性早熟患儿,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组36例,外周性性早熟(PPP)组22例.2组均于1周内行X线骨龄和超声骨龄检查,对X线骨龄和超声骨龄行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2组超声骨龄年龄差(BAD)和超声骨龄指数(BAI),利用ROC曲线对BAD和BAI诊断CPP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骨龄和X线骨龄诊断女童CPP的一致性较强(K=0.771);Bland-Altman图发现96.6%(56/58)的散点在上下95%CI参考线内均匀分布,差值均数为-0.18,两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CPP组超声BAD及超声BAI均大于PPP组(t=5.539,4.943;均P<0.001).超声BAD、BAI诊断CPP的AUC分别为0.841、0.820,敏感度分别为88.9%、72.2%,特异度分别为68.2%、77.3%.结论:超声骨龄与X线骨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超声定量评估骨龄对女童CP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性激素基础值对乳房早发育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出现乳房发育与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血清性激素的基础水平,探讨血清性激素基础值对乳房早发育女童CPP的诊断价值及界值点(cut-off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共同确诊的单纯乳房发育组女童92例,CPP组女童53例,回顾性地分析患儿初诊时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收集两组患儿血清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垂体泌乳素(PRL)及总睾酮(T)水平的数据.血清FSH、E2及PRL数据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各项性激素的基础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H、P及T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各项性激素的基础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单纯乳房发育组为对照组,CPP组为观察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确定cut-off值.结果 经t检验分析,单纯乳房发育组与CPP组血清基础FSH(2.44±1.19IU/L与 2.50±1.39IU/L,t=0.29,P=0.77)、和 PRL(7.2±4.07ng/mL 与 7.75±4.10ng/mL,t=0.78,P=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2(28.26±9.50pg/mL与32.31±15.02pg/mL,t=1.99,P=0.0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P组明显高于单纯乳房发育组.经非参数 t 检验 Mann-Whitney 秩和检验分析,CPP 组血清基础 LH(0.69IU/L,P=0.0001)和 T(0.21ng/mL,P=0.0001)明显高于单纯乳房发育组,P(0.59ng/mL,P=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房早发育女童用于诊断CPP的LH、E2和T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2、0.56 和 0.71,cut-off 值分别为 LH 0.64IU/L,E2 40.23pg/mL,T 0.23ng/mL.结论 CPP 组女童血清基础LH、E2和T均明显高于单纯乳房发育组,血清基础LH、E2和T的水平对中枢性性早熟与部分性性早熟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LH≥0.64IU/L或E2≥40.23pg/mL或T≥0.23ng/mL,可作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初步筛查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效果及对第二性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采用曲普瑞林治疗的效果和对第二性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遵化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78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采用饮食调整等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曲普瑞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第二性征发育指标(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及乳腺大小)、生长指标[身高、体重及骨龄/实际年龄(BA/CA)]、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和乳腺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体重、身高、BA/C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FSH、LH、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出现2例轻微皮疹反应,药物安全性好.结论 采用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抑制性激素水平,改善第二性征发育指标和生长指标,且安全性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