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证指南医案》湿阻型脾胃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的用药思路。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病位在脾胃、病证为"湿"的医案所涉及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 2.5)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55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茯苓、厚朴、陈皮、白术、泽泻;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脾、胃、肺经。关联网络中核心药物为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厚朴、陈皮、人参、黄芩、黄连。药物间关联度分析中,2味药组合106个,3味药组合19个,4味药组合1个,关联系数大于0.03的药对有15个,如"升麻-葛根""白术-桂枝""苦杏仁-栀子"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可提取核心组合5对,如"白芍-黄连-莲子"和"黄芩-黄连-茯苓",得到新方组合5个,分别具有清热燥湿、升阳胜湿、理气化湿、温阳祛湿、清热利湿的功效。结论:《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注重调畅气机、分消走泄,常用宣肺化湿、升阳胜湿、行气导湿、芳香化湿、温阳祛湿、苦辛泄湿、渗淡利湿、清热利湿等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治疗结肠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门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功效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收集处方65首,涉及中药15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茯苓、猪苓、半枝莲、生黄芪、莪术等药,以及猪苓-茯苓、生黄芪-炙黄芪、半枝莲-莪术等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关联药对29对,包括猪苓-炙黄芪-生黄芪、茯苓-半枝莲-猪苓、半枝莲-莪术-猪苓等;聚类分析得到的6类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涩肠止血为主。结论:王沛教授多从脾湿、正虚、热毒、血瘀、出血论治结肠癌,治以健脾利湿、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涩肠止血,符合中医治疗肿瘤扶正祛邪思想,可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猪苓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生长形态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讨猪苓多糖改变人原代巨噬细胞生长形态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提取粗多糖并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猪苓多糖。Ficoll法分离新生儿脐带血来源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通过CD14磁珠分选及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人巨噬细胞,连续5 d观察100 ng/ml猪苓多糖对其生长形态的影响。实验组取巨噬细胞使用猪苓多糖干预48 h,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对两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将得到的测序结果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GO、KEGG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诱导巨噬细胞具有贴壁生长及伪足分化能力,贴壁后细胞呈梭形和多角形,伪足较细长。100 ng/ml猪苓多糖处理能显著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状态,巨噬细胞伪足逐渐消失且细胞变圆,最终分化褪失。比较两组测序结果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共13 825个,其中上调基因7028个,下调基因6797个。差异基因的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ECM)过程。差异基因的信号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ECM合成与细胞黏附通路。结论:通过RNA-Seq技术证实猪苓多糖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状态的分子机制依赖于ECM相关基因及黏附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实现,为进一步研究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自身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农杆菌介导的猪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猪苓菌核栽培中种苓质量不稳定是影响猪苓菌核品质和产量的关键问题,该文拟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猪苓遗传转化体系进行研究,为通过分子育种从而获得优质种苓提供技术保障.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探究抗生素浓度、菌株类型、菌液浓度、受体材料、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筛选条件对猪苓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利用潮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特异引物PCR以及荧光检测方法筛选并检测转化子.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GV3101菌株可对猪苓菌丝进行遗传转化,菌液浓度A600nm=0.6,受体材料猪苓菌丝,侵染30 min,共培养3 d为最佳侵染条件;9 μg·mL-1潮霉素初筛和13 μg·mL-1潮霉素复筛两步筛选法为最优筛选条件.经潮霉素抗性筛选、特异引物PCR检测和荧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eGFP已转入猪苓菌丝内整合到基因组中并成功表达,在最优条件下,转化率可达到2.3%,遗传转化周期从大于90 d缩短到小于60 d.该研究建立并优化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猪苓菌丝遗传转化体系,为解析猪苓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景岳治疗淋浊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景岳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规范《景岳全书》中张景岳治疗淋浊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3.9.1等软件进行药物频次、频率分析,以及药物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方剂55首,使用中药105味,105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86次.28味高频中药(频次≥5次)中茯苓使用频次最高,按功效统计,补虚药有13味,居第一,其次为利水渗湿药6味.药物关联分析得到茯苓→远志、人参,山药→山萸肉等8个药物关联规则,药物关联网状图得到茯苓、人参,山药、山萸肉,茯苓、远志,木通、栀子等关联度较高的药对.聚类分析得到"山药、山萸肉、熟地黄、肉桂、菟丝子、韭菜子、杜仲、巴戟天、牛膝、五味子、牡丹皮""当归、白术、人参、远志、茯苓、炙甘草""黄芩、麦冬、生地黄、泽泻、猪苓、车前子、灯心草、木通、栀子、甘草"3首核心处方.结论:张景岳治疗淋浊主张补虚治本,利湿治标.补虚治本重在脾肾,脾肾亏虚型淋浊以温补升提为主,稍佐甘淡渗利,并根据证候特点运用收涩、宁心、助阳等药物.利湿治标不拘寒热,首推茯苓甘淡渗利,膀胱湿热型淋浊以清热、利湿为主,亦灵活辅以牛膝活血通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体内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收集桂枝茯苓丸的主要活性成分,设置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筛选条件;使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收集急性脑梗死的作用靶点,获得桂枝茯苓丸与疾病的交集靶点,绘制交集韦恩图;利用BisoGenet构建PPI网络,通过Cytoscape提取核心靶点;获取关键靶点蛋白后利用Metascape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利用TCMSP检索共获得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65个,主要为槲皮素、β-谷甾醇、齿孔酸、猪苓酸C、白花素等;筛选出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靶点135个,包括TP53、MCM2、UBC等;涉及细胞周期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119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多个化合物与蛋白的结合能≤8 kJ/moL;实验组的tp53、UBC基因表达量较模型组的低,PI3K、P-Akt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的高(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为今后研究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谢晶日教授从"虚毒瘀"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特色心悟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热疫毒之邪滞于肝脾,病久湿热瘀毒互结,终致肝脾肾虚损.病位及病性方面,谢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初起责之于肝,继则累及脾、肾、胆、胃等,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方面,谢师针对该病"虚毒瘀"的病机分别提出了"健运脾胃,顾护根本""清热解毒,兼重除湿""活血祛瘀,缓通肝络"的特色治法;用药方面,寒温并举,苦甘齐施,辛散气血,肝脾同调;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芪、白术、太子参、陈皮、鸡内金、连翘、板蓝根、田基黄、水飞蓟、泽泻、猪苓、三棱、莪术、延胡索、川芎等,其辨证思路清晰,选方加减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分析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猪苓汤加减治疗),各45例.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发红、肿胀、关节功能受限和全身症状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理想,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副反应出现,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猪苓多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猪苓多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大鼠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睾酮(T)、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2)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干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 70 只,随机分为空白组 15 只和造模组 55 只,采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大鼠BPH模型,造模 28 d后,空白组和造模组随机各选取 5 只大鼠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明确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 50 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特拉唑嗪组,猪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10 只,经药物干预 6 w后处死,摘取前列腺组织计算前列腺指数(P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 IL-6及性激素(T、DHT、E2)和细胞生长因子(VEGF、EGF)等指标;HE染色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各项指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猪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HE结果显示,模型组前列腺组织均明显增生;药物干预组前列腺组织增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猪苓多糖高剂量与特拉唑嗪对BPH的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猪苓多糖对BPH有明显改善作用,与抑制TNF-α、IL-6表达,降低雌/雄激素比值,调节生长因子抑制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猪苓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及其差异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4/4/6
猪苓与蜜环菌建立共生关系时,猪苓菌丝会反侵染并消解蜜环菌菌索,以获取营养物质,糖苷水解酶是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酶类之一.本研究从猪苓转录数据库中获得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42 类、309 个;其编码的糖苷水解酶蛋白含各类结构域 344 个,以糖苷水解酶结构域 glyco_hydro为主,共计 35 类 173 个.对猪苓糖苷水解酶进行的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以物质代谢及分解过程为主,特别是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代谢;181 个猪苓糖苷水解酶具有水解酶活性,这些水解酶活性呈多样性分布.与未被蜜环菌侵染的猪苓部位相比,43 个糖苷水解酶基因在蜜环菌侵染的菌核部位中差异表达,编码包括 glyco_hydro_48、cellulase 和polysacc_deac_1 等功能结构域,可能发挥水解几丁质、纤维素酶活性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这为猪苓与蜜环菌互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及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