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提升的循证护理审查指标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 开展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提升的循证护理实践,根据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提升的最佳证据并制定审查指标,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4名护士、19名医生,63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开展现状审查,采用"i-PARIHS框架下的证据应用障碍识别评估清单"对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条最佳证据,制定13个审查指标,其中3条审查指标依从性超过90%,2条审查指标依从性为0%,8条审查指标依从性低于90%.障碍因素分析发现,变革层面存在证据转化不足、缺乏相关制度和流程、无开展同伴支持教育组织政策及闭环沟通不畅等问题;变革接受者层面,护士、癫痫患儿及家属缺乏必要的知识培训,高强度的临床工作压力引发了医疗人员的心理抵触,患儿及家属存在对癫痫疾病的羞耻感;组织环境层面,首次在科室开展循证实践,团队缺乏相关经验.结论 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当融合临床专业的判断力与基线审查结果,深入探究障碍因素,并据此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以促进证据的有效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肺组织磷脂酰胆碱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进化及其表达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维持肺泡结构,促进呼吸作用和对氧的吸收及利用,磷脂酰胆碱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主要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高原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以青藏高原特有物种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胆碱激酶基因Chok-α和Chok-β、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基因Pcyt-α和Pcyt-β以及胆碱磷酸转移酶基因Cpt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并以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为对照,测定了这些基因在肺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Chok-α、Chok-β、Pcyt-α、Pcyt-β和Cpt基因序列高原鼢鼠与以色列鼹鼠(Nannospalax galili)的同源性最高,高原鼠兔与北美鼠兔(O.princeps)的同源性最高,均高达90%以上;高原鼢鼠Cpt与以色列鼹鼠,高原鼠兔Chok-β、Pcyt-β和Cpt与北美鼠兔有平行进化位点.选择压力分析表明,高原鼢鼠Chok-α亚基第4位的赖氨酸、第5位点的苯丙氨酸和第10位的谷氨酸,高原鼠兔Chok-β亚基第4位蛋氨酸,高原鼢鼠Cpt第163位谷氨酸,这些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SIFT评估结果发现,高原鼠兔的Chok-β亚基中第212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和Pcyt-β亚基第18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对其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mRNA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鼢鼠Chok-α和Chok-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高原鼠兔与SD大鼠(P<0.01),高原鼠兔Chok-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D大鼠(P<0.05);SD大鼠Pcyt-α、Pcyt-β和Cp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P<0.01),而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间无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SD大鼠相比,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氨基酸变异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两种高原动物的生理适应,更利于它们在高寒低氧的独特环境中获取氧并利用氧,从而促进呼吸作用,以加强能量代谢并适应低氧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潜在剖面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HPL)的现状,探究其类别特征,分析不同类别下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3月-4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湖南省10所三级综合医院的1 32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PL量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评定量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进行调查,对护士 HPL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1 220名护士,HPL量表得分为(62.61±18.67)分.三级综合医院护士HPL可分为生存型(25.41%)、活力型(21.97%)和常态型(52.62%)3个剖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应对方式、每日非职业性体力活动情况、自觉健康状况、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护理工作环境是三级综合医院护士 HPL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HPL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建议护理管理者依据不同类别护士的特征进行个体化干预,可将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作为干预的核心,以提升其HPL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JNK信号通路在过敏性鼻炎中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诱导以鼻塞、流鼻涕和鼻痒为主要症状的鼻部炎症反应性疾病.机制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在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后,导致鼻黏膜出现非感染性炎症反应.c-Jun氨基末端激(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家族是MPK家族中的一部分,JNK信号转导通路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比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压力等情况下被激活.JNK对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经研究证实JNK和许多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JNK的信号转导通路能够促进大量炎症细胞产生,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哮喘和AR属于"一气一道"疾病,所以JNK的信号通路在AR中也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探索,AR模型小鼠体内的JNK磷酸化水平在AR小鼠体内呈现出高度的增长,这提示JNK信号通路对AR的发展起到了调控作用.该文就近年来JNK信号通路参与AR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干预A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玄府-腠理-三焦"理论探讨干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玄府-腠理-三焦"皆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门户通路,从微观到宏观,辩证统一,形成一个相对连贯的气液循环系统,共同维系着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以及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玄府启闭,腠理开合,三焦畅达,对调节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干眼是以泪膜稳态失衡为特点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多因素眼表疾病之一,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环境污染、视频终端品广泛使用等,本病发病率逐渐增加.遵循"玄府-腠理-三焦"理论,提出以"开宣玄府、疏固腠理、畅达三焦"为治法,以期丰富干眼内涵和提高临床疗效,为干眼的中医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住院期间俯卧位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临床上早产儿普遍采取仰卧位,然而大量研究表明,与仰卧位相比,早产儿俯卧位具有多种生理方面的益处。本文主要就俯卧位对早产儿肺功能、呼吸暂停、胃食管反流、胃排空、环境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影响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Ⅰ型CRISPR系统参与细菌生物膜形成与耐药调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其形成生物膜后更是具有极强的耐药能力,治疗难度极大提高。除屏障作用、微环境改变等理化因素外,生物膜中部分基因调控也特异地提高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与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调控机制。Ⅰ型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能够调节细菌耐药基因的获得和传播,其作用因种属、进化过程、环境压力而异。新近有报道Ⅰ型CRISPR系统影响生物膜的形成,而且参与噬菌体和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成为研究噬菌体治疗的切入点。本文对近年来细菌耐药形势、生物膜耐药新进展,以及Ⅰ型CRISPR系统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耐药的生物学意义进行综述,为防治细菌感染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军事人员进驻高原肺动脉压力指数变化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军事人员空运进驻高原前后及不同时间段肺动脉压和右心相关参数的变化,为空运进驻高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试23名健康军事人员进驻高原前1周及进驻高原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CT)、右心室射血时间(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RVET)、右心室射血前期(right ventricular pre-ejection period,RVPEP),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测量右心室流出道内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主肺动脉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右心房左右径(right atrium diameter,RAD)。根据进驻不同时间(2个月10人、3个月7人、8个月6人),比较军事人员进驻高原不同时间,以及进驻高原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与进驻高原前相比,受试者进入高原后肺动脉血流ACT显著缩短( F=3.25, P<0.01);RVPEP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1, P<0.05);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19、2.69, P<0.01)。与进驻前比较,进驻高原2个月后受试者ROVT、RVD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42、2.643, P<0.05);MPAD、R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①缺氧、低压的高原环境导致受试者肺动脉压力较在平原地区时明显升高,右心室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②随着高原进驻时间的增加,身体习服性的适应,肺动脉压的变化无明显差异;③肺动脉高压发生在进驻高原初期,因此进驻高原初期预防或减轻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是保持空运投送军事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推进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主体,始终承担着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责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公立医院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改革发展的需求及目标职能的转变等一系列新的形势,亟需破解自身能力建设不足、运营压力沉重、传统模式受到冲击、定位和模式不断调整等诸多问题。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都应以坚持公益性为根本立足点,加快落实医疗资源科学规划和均衡布局,通过对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调整,积极帮助公立医院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尽快实现释压纾困;公立医院则应积极借助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实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国家整体战略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脱险潜水服充气系统供气性能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观察工作状态下脱险潜水服充气系统和气囊头罩压力变化,研究充气系统动态供气特性。方法:模拟加压舱以 指数速率空气加压至设定压力 P1。 P1为0.2、0.7、1.1、1.6和2.1 MPa时,加压时间常数 b分别取30、20、10、7和4 s,记录加压过程中充气系统供气流量 Q、脱险潜水服气囊内相对压力Δ P、头罩内相对液位Δ Z,描述分析动态供气特征。 结果:模拟加压舱加压到0.2 MPa时,供气流量 Q快速线性上升,线性斜率 K与b的关系为 K=747.81 b-0.26;随后 Q出现短暂的平台期,波动范围为0.9~3.1 kg/h,所处压力区间为0.2~0.4 MPa;此后, Q随环境压力逐渐增加。气囊内相对压力Δ P的变化反映了 Q的调节过程,加压至0.15 MPa,Δ P急剧上升至最高值,此后随模拟加压舱压力升高,Δ P趋于稳定;加压设定压力 P1越大,Δ P越高,但始终保持在11~14 kPa之间,Δ P与 P1的函数关系为Δ P= P10.088 4。头罩内相对液位Δ Z是充气系统供气的最终目标,Δ Z在加压过程中始终低于模拟加压舱水位,且随模拟加压舱压力升高而降低;Δ Z与气囊内相对压力Δ P相关,Δ P越大,同一深度下Δ Z越大。 结论:脱险潜水服充气系统的供气流量能与模拟加压舱加压速率相适应,可自动调整供气量,无需手动操作,能提高脱险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