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病气营转化的病机及治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对温病气营转化的病机及治法进行探讨.认为温病为阳邪致病,最易损伤脏腑津液.津液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为肺津,在胃为胃津,在肠为肠液,入脉而为营阴.气分证向营分证转变过程中,脏腑实质损害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而血管内津液的耗损则是加剧气营转变的重要原因.火毒鸱盛是促进气营传变的始动因素,津液耗伤是加重气营传变的病理基础,清热保津是防治温病气营传变的必然治法,具体包括甘寒生津、咸寒清热、甘苦合化等法,对内科杂病及急重症亦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唐容川与张锡纯辨治脾阴虚证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及文献,归纳唐容川和张锡纯在脾阴虚证理法方药上的异同.病机方面,唐容川重脾阴亏虚、脾不统血、脾失健运间的相互影响,张锡纯重肝木克乘脾土.治法方面,两人均重津液存亡,唐容川创"开胃补脾阴法",且关注营血存亡,遣滋阴、降火、生津于活血养血诸法中,张锡纯倡"汁浆荣津法"和"佐金平木扶土法",且常气阴双补.药性理论方面,二家均遵"欲令脾实……宜甘宜淡"之则,但唐容川重甘味而张锡纯重淡味.性味配伍上,二家均崇"甲己合化",但唐容川扬"酸甘化阴"之法,而张锡纯倡"甘苦合化"之道.具体用药方面,唐容川善用经方,以人参和天花粉为要药,且善用血肉之品,张锡纯以山药、甘草为要药,且喜用食疗剂型.唐容川和张锡纯之脾阴虚辨治思想相得益彰,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钱文燕教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首都国医名师钱文燕教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钱文燕教授诊治寻常性银屑病的中药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功效、性味及归经的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采用SPSS Modeler18.0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常用单药及药对,挖掘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82首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方剂,涉及中药134味,单药以半枝莲、生地黄最为常用,清热凉血药占比最多.药味多以苦、甘为主,药性以寒多见,入肝经药出现频次最高.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合.结论 "从血论治、清热凉血"为钱文燕教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主要思路,善用清热凉血药,甘苦合化清热养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甘苦合化法的理论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甘苦合化法,又称甘苦化阴气法,为温病学治法之一,其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五味学说,由温病大家吴鞠通结合张仲景、叶天士等医家治疗思想所创.其含义是指在治疗中选用苦寒与甘寒的药物搭配,且甘寒养阴药物比例远大于苦寒清热药物,共奏苦寒清热、甘寒养阴之功效,达到清热而不伤阴之目的.文章从甘苦合化法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涵和后世发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明晰其理论内涵,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温病条辨》利小便法阐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温热、湿热两大类温病为纲,通过分析吴鞠通在应用利小便法时的药物性味合化配伍,详细阐述了各类利小便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逐邪从水道外出的思路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湿热类温病中,淡渗通利小便以祛湿,通下利小便以逐邪;在温热类温病中,淡渗利小便以通热郁,甘苦益阴气以利小便,淡通活用变苦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导管瘘用药处方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导管瘘的临床用药配伍规律.方法 整理收集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导管瘘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的门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所选处方用药频次、药物关联规则、组方规律、核心处方、新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3 723首,高频药物组合54组,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蒲公英-白术”、“蒲公英-金银花(济银花)”.确定药物之间关联规则,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药物核心组合20个,得到新处方10个.结论 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导管瘘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核心治则,注重疏肝和胃,并结合甘苦合化法,化痰燥湿、行气活血等治法分期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湿热化燥入营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针对湿热为病,化燥入营的问题,以明清温病学家提出的四分、三焦辨证为基础,结合温病四大家经验,提出湿热与燥邪都属模式推理范畴中对病邪的理解,是根植于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与视角下对疾病属性的归纳与认识.温热病邪必然沿由叶天士所提出的"卫、气、营、血"的"层次观念",由卫、气,由三焦与肠腑侵袭营分而传变;传变后病邪性质在模式推理的范畴中发生变化,再通过医案分析与以方测证的治学方法,提出湿热化燥入营后治法除透热转气外,更应着眼于患者体质辅以"辛散通络"与"甘苦合化阴气"二法,不可立法制方一味寒凉清利,而忽视患者津液的流转、留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的钱文燕治疗慢性湿疹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钱文燕教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整理钱文燕教授在中日友好医院门诊部治疗慢性湿疹97例,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0、SPSS Statistics 20.0、SPSS Modeler 18.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用药频率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97个处方中,共涉及中药145味,排名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连翘、生地黄、茯苓、金银花、泽泻、牡丹皮、黄柏、蛇莓、白英、白术,关联分析共产生"连翘→蛇莓→白英、蛇莓→白英→茯苓、茯苓→白术→生地黄"等药物关联;聚类分析共得"蛇莓、白英、连翘、金银花、牡丹皮、茯苓、白术、生地黄"等4个聚类方.结论 钱教授认为"湿、热、瘀、虚"为湿疹主要病机,重视肝经辨证,以甘苦合化、透热转气、平补脾胃为特色治法;用药上以甘苦辛为主,善用对药蛇莓-白英、茯苓-白术、陈皮-厚朴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汤液经法图"五味化合理论的数学模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梁代陶弘景所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其中包括一幅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五脏虚实辨证(肝心脾肺肾)和五味补泻配伍(辛咸甘酸苦)理论体系,以中心对称的五边形表示,其中每一脏均有其固定对应的"体"味(泻),"用"味(补)和两者合化的"化"味(调和).其中,酸泻肝、辛补肝、酸辛化甘缓肝,苦泻心、咸补心、苦咸化酸收心,辛泻脾、甘补脾、辛甘化苦燥脾,咸泻肺、酸补肺、咸酸化辛散肺,甘泻肾、苦补肾、甘苦化咸润肾.该研究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分析"汤液经法图"五脏之间"体"味,"用"味和"化"味之间的固定关系,建立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基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群表示,应用矩阵计算方法和群论推导五脏"体"味,"用"味,"化"味与五行生克间的关系,拓展三维空间向量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五味化合的数学算子.结果 与结论:"汤液经法图"中五脏"体"味,"用"味,"化"味所代表的泻、补、调和作用与五行生克存在映射关系,通过研究建立的五味化合数学算子,可以诠释五味化合的固定搭配.采用这种算法,可以清晰地阐释10首代表性经方的五味补泻功效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性味配伍理论探析吴鞠通运用金银花连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性味理论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依据性味理论组方用药,称为性味配伍.基于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分别叙述金银花、连翘(简称银翘)在各方证中的运用,具体为:卫分证辛凉苦甘法,用银翘疏散风热.气分证用银翘清热解毒:温热病辛凉甘寒法、辛凉合甘苦合化阴气法;温毒病辛凉微苦法;湿热病辛凉芳香法.营分证用银翘透热转气:初入营分辛凉甘寒芳香法;邪炽营分咸寒甘苦法;邪陷心包咸寒甘苦法.血分证辛凉芳香法,用银翘清络.并以性味配伍理论分析组方规律,在《吴鞠通医案》中寻找对应的医案辅以解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