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90例2019年9月—2022年9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儿予以西药治疗,B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甘露消毒饮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对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A组、B组和C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更高;相较于治疗前,3组患儿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淀粉样蛋白A(amyloid A,SA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均降低,且C组<B组<A组;相较于治疗前,3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升高,且C组>B组>A组;相较于A组,B组和C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B组和C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甘露消毒饮治疗或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且两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相当,但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并可提升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甘露消毒饮联合水杨酸改善中重度痤疮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运用超分子水杨酸外治和中药内服调体联合治疗湿热体质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湿热体质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水杨酸外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甘露消毒饮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改善情况、体质积分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治疗6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体质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体质积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清TNF-α、IL-17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中药调体治疗湿热体质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水杨酸治疗,且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清中化湿类方的临床运用与证机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结合病案,辨析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与清中汤,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凉膈散与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与大柴胡汤的证机异同.认为: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皆辛开苦降,前者攻补兼施,后者重在化痰;小陷胸汤与清中汤均可治疗胃痛,前者涤痰理气,后者主胃中实热;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均可治疗胃气上逆,前者芳香化湿,后者寒热同调;使用凉膈散或甘露消毒丹时需辨清病位;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都能清泄肝胆,但适用的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运用清中化湿类方,当掌握各方的证机特点,使选方精准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厚腻苔内涵阐释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厚腻苔是一种复合舌象,是目前人群中较常见的舌苔类型.通过考证其历史沿革,明确其内涵为腻中较厚的舌苔,并总结出舌的自洁作用减弱、舌上细菌增加、吸烟饮酒、发热感染、肿瘤五个厚腻苔形成原因.理论上厚腻苔主痰、饮、水、湿、食积,临床上辨明厚腻苔有助于病邪和病证性质的辨别,疾病痛机演变的推测及邪正消亡和胃气存亡的判断.厚腻苔的治疗,不仅可从除湿化痰、消食化滞、泻热解毒等正治之法入手,而且可从补阳退苔、养阴退苔等反治角度论治,临证有大柴胡汤、甘露消毒丹等针对厚腻苔的专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湿温论治肝功能异常合并发热、皮疹、异型淋巴细胞增多验案一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从湿温辨证施治肝功能异常合并发热、皮疹、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患者验案一则.患者中医诊断为湿温,辨证湿热郁遏生风,组方以甘露消毒丹合新加香薷饮为主加减,全方共奏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经中药治疗22日,患者好转出院,出院26日后随访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露消毒丹对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的多靶点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甘露消毒丹对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的多靶点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肥甘饮食、湿热环境、流感病毒感染三因素合并,构建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甘露消毒丹组、利巴韦林组和空白组.滴鼻感染病毒2h后灌胃给药,2次/d,连续给药6d,观察并记录小鼠肛温、体重;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HOL、LDL-C、HDL-C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TNF-α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AQP1、AQP5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甘露消毒丹组小鼠血清中CHOL、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中IL-4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AQP1光密度降低(P<0.01);肺组织HE染色示肺部组织炎性浸润情况减轻;病毒核酸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露消毒丹对湿热型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可能是通过影响炎性因子含量及炎性相关的AQP1的表达,抑制湿热证病毒性肺炎模型的炎性反应,同时抑制病毒核酸mRNA表达,为临床治疗湿热证型病毒性肺炎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李佃贵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的数据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李佃贵教授诊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集李佃贵教授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9例,1 085诊次,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中医证型、方剂应用、中药使用及配伍情况.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通过频次统计、复杂网络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挖掘.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出现疼痛、胀满、嗳气、反酸、烧心、心烦、纳少、寐差、大便溏稀、大便秘结症.中医常见证型为浊毒内蕴、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肝胃郁热、饮食停滞、瘀血阻络、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常用治法为化浊解毒、解毒祛浊、养肝和胃、清利湿热、疏肝解郁、化食消积、活血化瘀、温中健脾等.常用的方剂为化浊解毒汤、芍药甘草汤、枳术丸、香苏饮、甘露消毒饮、丹参饮、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常用的药物为黄连、茵陈、豆蔻等.复杂网络分析图显示,黄连、茵陈、豆蔻、莱菔子、厚朴、鸡内金、绞股蓝、枳实为核心处方,其中最核心的药物为黄连.结论:李佃贵教授基于浊毒学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创新之一,值得进一步阐述、研究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夹湿类温病的方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整理岭南温病的古籍资料,提取病名、症状体征、证候、治法、方名和药味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湿温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龙胆泻肝汤、杏仁滑石汤、加减正气散、薏苡竹叶汤等;暑温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连梅汤、三物香薷饮、茵陈白薇汤等;伏暑的常用方剂为加减银翘散等;常用中药包括茯苓、滑石、厚朴、连翘、杏仁等;部分医家还善用花类药如金银花、南豆花、旋覆花、金蝉花等.结论 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可为现代岭南温病的救治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87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及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所有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的中药饮片治疗处方,统计组方用药规律,总结用药特点和思路,并探讨中药药学监护内容.方法:利用数据分析软件Excel 2007和SQL server 2017,对武汉市第三医院院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3月18日所有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住院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药饮片使用频次、频率、平均用量、用量范围,并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875名确诊患者的治疗处方,共涉及中药233味,得出高频次药物20味,以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为主.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以平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和温性药;药味以苦味药为主,其次为辛、甘味;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其次是归脾、胃经.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茵陈、白豆蔻、木通、滑石、川贝母的关联度很大,可治疗COVID-19感染后发热、咳嗽、咳痰、口渴、胸闷、腹胀等症状.结论:通过该研究,发现武汉市第三医院中药治疗COVID-19的核心方剂为祛湿剂甘露消毒丹加减和祛痰剂清金降火汤加减,所有药味均存在超2015年版《中国药典》用量情况.作为临床中药师,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辨清证型,对具体用药从用法用量、炮制品选择、配伍、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TCMATCOV平台的常用经典名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全球暴发,筛选有效药物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而经典名方的筛选成为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该研究在整理国家及省市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诊疗方案中的经典名方应用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对COVID-19疾病重症期网络的扰动影响,选取代表方剂进行核心靶点筛选以及基因富集分析,从而揭示其作用机制.该研究整理得到68首经典名方,其中,出现频次10次及以上的共13首,包括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升降散、达原饮、宣白承气汤等.在此基础上,运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效预测分析平台(TCMATCOV平台)对涉及的经典名方进行网络扰动计算,根据预测结果得到68首经典名方对COVID-19疾病网络稳健性的扰动评分,以蛋白质相互作用置信分数分别为0.4,0.5和0.6的平均扰动总分进行由大至小排列.得分17分以上的有7首,13分以上的有50首,其中,得分前3名的分别为甘露消毒丹(18.19)、冷哮丸(17.74)、麻杏石甘汤(17.62).进一步对此3首方剂进行作用靶点挖掘后发现,COVID-19特异性因子Ccl2,IL10,IL6和TNF均为3首方剂的作用靶点.经过核心靶点的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发现3首方剂对于COVID-19重症期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与细胞黏附、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慢性炎症反应等免疫相关通路阻止疾病的发展.研究表明,TCMATCOV平台基于药物干扰的肺炎疾病网络稳健性的方法来评估不同方剂对于COVID-19疾病网络的扰动作用,进行潜在有效性预测,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或临床验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