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露特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菌群和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甘露特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发病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菌群、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EAE模型组及甘露特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EAE模型组、甘露特钠各剂量组采用MOG35-55多肽皮下多点注射制备EAE模型。甘露特钠低、中、高剂量组从造模次日起分别用甘露特钠40、80、160 mg/kg,2次/d,灌胃进行干预,持续至小鼠处死。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脊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脱髓鞘情况。收集小鼠粪便,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激活指标Iba-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iNOS、CD16和M2型标志物Arg1、CD20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均未发病,其余各组小鼠均有不同程度发病,表现为尾部下垂、步态不稳、后肢无力等。与EAE模型组比较,甘露特钠各剂量组小鼠发病潜伏期延长、高峰期延迟、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3.6±0.6)分比(3.0±0.6)分、(2.8±0.5)分、(1.8±0.6)分,均 P<0.05],且干预剂量越大症状越轻,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小鼠脊髓组织无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变化;EAE模型组发病高峰期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变化明显;与EAE模型组比较,甘露特钠各剂量组发病高峰期脊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脱髓鞘变化减轻。与对照组比较,EAE模型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高;与EAE模型组比较,甘露特钠各剂量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低,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增加(0.20±0.05比0.37±0.02、0.61±0.03、0.91±0.08,均 P<0.01),且干预剂量越大变化越明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对照组比较,EAE模型组Iba-1、CD16、iNOS水平增加,Arg-1、CD206水平降低;与EAE模型组比较,甘露特钠各剂量组Iba-1、CD16、iNOS水平降低,Arg-1、CD206水平增加(均 P<0.01),且剂量越大变化越明显,组间两两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甘露特钠对EAE具有治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微生态、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甘露特钠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智力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甘露特钠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露特钠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β淀粉样蛋白(Aβ)1-4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递质水平;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理行为评分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智力水平,阿尔茨海默病协作研究日常能力量表(ADCS-ADL)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Aβ1-42、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β1-42、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Aβ1-42、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GABA)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5-HT、ACh、GABA水平高于治疗前,AD7c-NT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5-HT、ACh、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AD7c-NT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常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恐惧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常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恐惧及总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常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恐惧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MMSE、MoCA和ADC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MoCA和ADCS-ADL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MMSE、MoCA和ADC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行为能力、人际关系评分和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行为能力、人际关系评分和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行为能力、人际关系评分和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露特钠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炎症状态,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精神症状,提高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芪多糖APS-Ⅰ、APS-Ⅱ制备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抗炎活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中分离制备出 2 种多糖APS-Ⅰ(相对分子质量>2×106)、APS-Ⅱ(相对分子质量 1×104),明确APS、APS-Ⅰ、APS-Ⅱ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对APS-Ⅰ、APS-Ⅱ进行分离制备,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以及糖苷键连接方式测定.建立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给予APS、APS-Ⅰ、APS-Ⅱ,记录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结肠长度、脾脏指数、肝脏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Th1 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以及Th2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 水平;采用qRT-PCR检测结肠组织TNF-α、IFN-γ、IL-4、IL-10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组织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bet,T-bet)、GATA结合蛋白 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蛋白表达,比较APS、APS-Ⅰ、APS-Ⅱ疗效.结果 APS中共有 2 个组分APS-Ⅰ、APS-Ⅱ,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106、1×104,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 26.25%、1.62%.单糖结果显示,APS-Ⅰ和APS-Ⅱ均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APS-Ⅰ中甘露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占比均大于APS-Ⅱ.糖苷键结果显示,APS-Ⅰ以 1,4 连接的葡萄糖和 1,6 连接的半乳糖为主,APS-Ⅱ以 1,4 连接的葡萄糖为主.与模型组比较,APS-Ⅰ可显著改善结肠长度降低、体质量减轻、DAI 评分增加、脾脏和肝脏指数增加等临床症状(P<0.05、0.01、0.001),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及TNF-α、IFN-γ水平(P<0.01、0.001),升高结肠组织中IL-4、IL-10 水平(P<0.05、0.01、0.001),下调结肠组织TNF-α、IFN-γ mRNA表达和T-bet蛋白表达(P<0.05、0.001),上调IL-4、IL-10 mRNA表达和GATA-3 蛋白表达(P<0.05、0.01).而APS-Ⅱ在MPO活性、IFN-γ水平以及IL-4、IL-10 mRNA表达和T-bet、GATA-3 蛋白表达方面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 表明APS-Ⅰ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APS-Ⅱ.结论 APS-Ⅰ是APS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成分,其活性可能与其糖醛酸含量、多糖的种类以及糖苷键连接方式有关,APS-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通过调节Th1/Th2 免疫平衡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补肾生髓益智汤联合甘露特钠胶囊治疗老年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益智汤联合甘露特钠胶囊治疗老年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老年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生髓益智汤联合甘露特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特钠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7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ADAS-cog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BEHAVE-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生髓益智汤联合甘露特钠胶囊治疗老年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痴呆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甘露特钠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甘露特钠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 7 月—2023 年6 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 例)和治疗组(50 例).对照组患者iv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2 mg/次,2 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甘露特钠胶囊,3 粒/次,2 次/d;两组用药 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 1β(IL-1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降低,而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ADL和MMSE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β和Lp-PLA2 水平明显降低,而SOD和B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露特钠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并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甘露特钠对慢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甘露特钠治疗慢性癫痫模型鼠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甘露特钠50 mg/kg联合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150 mg/kg组(HGL组)、甘露特钠25 mg/kg联合LEV 150 mg/kg组(LGL组)、LEV 150 mg/kg组(LEV组)、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组、对照组.前4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作癫痫模型,应用Y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认知功能基线评估.按分组予甘露特钠及左乙拉西坦治疗3个月,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造模成功后大鼠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认知功能,应用明暗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评价焦虑抑郁状况,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鼠出现自发癫痫后进行基线评估,结果示模型鼠正确逃逸次数、错误逃逸次数及潜伏期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GL组、LGL组、LEV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模型组(P<0.05).治疗3个月后,HGL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13.44±17.27 vs.43.95±18.72,P=0.008),经过原平台次数(2.25±1.14 vs.0.75±0.75,P=0.004)以及停留时间(0.79±0.40 vs.0.33±0.37,P=0.023)升高.HGL组海马IL-6(0.67±0.14 vs.1.14±0.14,P=0.002)、TNF-α(0.62±0.25 vs.1.30±0.29,P=0.00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结论 50 mg/kg甘露特钠能改善慢性癫痫模型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可能与IL-6和TNF-α表达下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糖谱法结合多元色谱分析比较铁皮石斛功能性多糖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功能性多糖结构特征,为其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高效凝胶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和示差折光仪法(HPSEC-MALLS-RID法)用于测定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回旋半径及含量,色谱柱为TSK-GEL G5000 PWxL串联TSK Gel G3000PWxL,柱温35℃,流动相为9 mg·mL-1氯化钠水溶液,流速0.5 mL·min-1.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用于分析单糖组成及糖苷键,毛细管色谱柱为Agilent HP-5MS(30 m×0.25 mm×0.25 μm),进样量2μL,用于单糖组成分析的程序升温条件为起始温度165℃,保持7 min,以5℃·min-1升温至185℃,保持5 min,以4℃·min-1升温至200℃,以20℃·min-1升至280℃;用于糖苷键分析的程序升温条件为起始温度120℃,以5℃·min-1升温至200℃,以8℃·min-1升温至250℃,以20℃·min-1升至280℃.基于荧光辅助凝胶电泳、高效薄层色谱-糖谱法分析功能性多糖部分酸水解和酶解产物特征,荧光辅助凝胶电泳采用200 V分离10 min,再调整电压至700 V分离40 min,凝胶在UV 365 nm下成像;TLC展开剂为正丁醇-异丙醇-水-醋酸(7∶5∶2∶1),显色剂为苯胺-二苯胺.结果: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回旋半径和含量分别为0.533×105~4.575×105、19.8~71.7 nm和6.28%~28.72%;铁皮石斛功能性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为(乙酰)甘露糖和葡萄糖,摩尔比(3.86~6.99)∶1.00,糖苷键类型主要为1,4-Manp和1,4-Glcp,摩尔比(4.51~7.89)∶1.00;不同铁皮石斛多糖的部分酸水解和酶解产物糖谱特征相似.结论: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功能性多糖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功能性多糖是铁皮石斛较好的质量控制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9岁.主因发热、头痛5 d于2017年3月25日来院急诊就诊.患者自3月20日起不明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6~38.5℃,多自午后开始发热,次日凌晨自行消退,伴两侧颞部中度胀痛,伴四肢肌肉酸痛乏力,无明显寒战、无腹痛、腹泻、咳嗽、咯痰,无腰痛、尿频、尿急及尿痛等不适,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意识不清.就诊于当地某三甲医院,考虑不除外"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呋辛、甘露醇治疗4d,患者体温无改善,头痛逐渐加重,遂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3月25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伴剧烈头痛,并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胡言乱语、躁动不安、人物地点不能准确辨识、回答问题不切题、无抽搐和肢体活动障碍,由家属送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全血细胞分析示WBC 7.65×109/L,N 0.90,Hb 109 g/L,PLT 343×109/L.生化示ALT 122 U/L,AST 140 U/L,GGT 202 U/L,胆红素正常.血钾3.42 mmol/L,血钠121.4 mmol/L,血氯88.9 mmol/L.头颅核磁示颅内多发异常或可疑信号异常,小脑、双侧颞枕叶脑沟可疑稍模糊,结合患者临床,考虑感染/炎性反应可能.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重.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可能性大,病毒性脑膜炎不除外".急诊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抗感染,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患者仍有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程度未见减轻,于3月27日收入急诊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近6个月体质量下降10 kg.既往史:停经21周,宫内单活胎.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活禽类及畜类接触史.否认发热病人接触史.疫苗接种按当地计划进行.个人史无特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复方甘露醇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复方甘露醇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露醇5 mL/kg静脉滴注,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减量至40 mg,再继续治疗6周.结果 治疗后4,8周患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57.45%,高于对照组的36.9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复方甘露醇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可有效减少患者神经损伤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活化,减少炎性介质释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制备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 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直压工艺制备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 以片剂外观性状、崩解时限、酸度、溶出度及离体口腔黏膜稳态渗透速率等指标评价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采用直压工艺, 以15%无水枸橼酸和21%碳酸氢钠为泡腾剂, 以10%无水碳酸钠为p H调节剂, 以甘露醇为稀释剂, 以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组成的处方而制备的片剂, 制剂质量特性与国外上市品Fentora一致.结论 所拟定的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处方合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