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8月~2023年1月入组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前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7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34)和认知行为干预组(n=36),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患者给予IMB模式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联合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依从、身体功能锻炼依从、主动寻求建议依从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联合组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依从、身体功能锻炼依从、主动寻求建议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式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干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BPS)的疗效.方法 数字表随机法对2021年2月~2023年5月84例AD合并BPS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BPS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这2项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AD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D rating scale,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中文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Chinese,CNP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这2项评分更低(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AD合并BPS不仅能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还能减轻BPS,且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心理社会干预对改善儿童孤独症伴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干预方案在改善儿童孤独症伴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病情中的价值.方法 遵循随机原则,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儿童孤独症且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的50例患者,以入院单双数分组后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记录干预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格里菲斯(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Griffiths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Scale,GDS)评分.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经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后G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孤独症行为评分结果、睡眠质量评分结果、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评分结果,均较对照组降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则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在儿童孤独症伴精神发育迟滞治疗中,选择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减少疾病对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亦可促进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运动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实行认知行为干预和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历资料选取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区间,入选对象为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入选90例,"简单随机化方法"原则做1:1分组各45例,划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与观察组(同时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和运动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心理弹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onnor Davidson-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呈不同程度升幅,且观察组升幅更显著(P<0.05);经干预后,两组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显著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辅助开展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运动疗法,一方面发挥减轻焦虑抑郁、维持健康心理状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肢体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分析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90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美金刚治疗,试验组在盐酸美金刚基础上增加喹硫平,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BPSD、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心电图及神经递质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在两组中更高(84.44%vs 62.2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神经精神科问卷、AD认知功能评价量表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6%vs 20.00%,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盐酸美金刚可控制AD患者BPSD,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加用药物并未增加心电图指标变化,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功能及健康.睡眠障碍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由于绝经综合征、代谢相关疾病而高发,女性围绝经期通常是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的转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根据相关风险因素对症治疗,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目标.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绝经激素治疗、精神类及镇静催眠药、褪黑素、中医中药等).综述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县域老年人认知健康促进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能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恶化速度或延缓认知能力水平下降.然而,县域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生活方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通过检索现有数据库,对国内外县域老年人认知功能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筛查工具、健康促进干预方案的相关研究,并对干预方案的研究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县域背景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学者有效开展县域老年人认知功能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妇女产后非意愿妊娠预防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知识-信念-行为"(简称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妇女产后发生非意愿妊娠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5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0例,对照组开展医院常规产后健康宣教,观察组进行产后避孕咨询,并开展基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避孕宣教.于产后42d及产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了解产妇恢复同房、避孕、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情况,比较两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情况(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估)及对产后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除去失访病例,最终纳入观察组731人,对照组718人进行分析.健康宣教后观察组的产后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及HPLP-Ⅱ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2d及产后3、6个月观察组恢复同房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避孕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产后12月观察组的非意愿妊娠率3.3%,低于对照组的8.5%,观察组的人工流产率1.8%,低于对照组5.4%(均P<0.05);观察组对产后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开展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避孕宣教可以提升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产后避孕率,降低产后1年内的非意愿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