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观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0例(均为单侧患病),以患者意愿分组,接受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5例;接受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共35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水平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美容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1)观察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长,术后出血量及引流量均比对照组多,术后疼痛评分(VAS)比对照组低(P<0.05);(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比71.43%,P<0.05);(3)观察组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14%比77.14%,P<0.05);(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QLQ-C30)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此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而言,采取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水平,并可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度的需求,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手术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窗式切除与袖状切除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犯气管根治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窗式切除和袖状切除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犯气管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33例PTC侵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侵气管手术方式,分为窗式切除组(15例)和袖状切除组(1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并发症发生率等,记录治疗结果。结果:33例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窗式切除组中气管Ⅰ期修复12例(其中下段气管切开4例),气管与皮肤造口Ⅱ期修复3例;袖状切除组18例均于气管环切除后行端端吻合(其中下段气管切开3例)。窗式切除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袖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窗式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袖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PTC侵犯气管属于局部晚期,治疗上仍首选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方式,针对受侵气管合理选择重建方式有助于延长生存期和保证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舌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9年8~9月开展的9例经舌下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均顺利完成经舌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平均手术时间171 min;术中出血量约5~20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33 d。1例出现上门牙松动和下缘牙釉质磨损。所有病例只有1周的下颌部麻木感。术后随访17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笔者认为经舌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具有较好的美容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中上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早期甲状腺癌患者颈胸部疼痛、美容效果及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中上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早期甲状腺癌患者颈胸部疼痛、美容效果及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早期甲状腺癌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外侧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48例)和观察组(行改良中上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49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时间、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1 d、3 d、1个月和3个月颈部和胸部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切口美容效果;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用汉化甲状腺癌特异性生命质量(THYCA-QoL)量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16.57 ± 25.75)min比(129.87 ± 30.01)min、(31.25 ± 4.15)ml比(37.98 ± 6.34)ml和(2.57 ± 0.45)d比(3.32 ± 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4/49)比45.83%(2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5.324, P<0.01)。观察组术后1 d、3 d、1个月颈部VAS和术后3 d、1个月胸部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两组术后3个月颈部和胸部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15 ± 1.35)分比(8.43 ± 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术后3和6个月THYCA-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25 ± 9.87)分比(40.14 ± 7.52)分和(53.65 ± 15.14)分比(46.58 ± 9.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改良中上入路较传统外侧入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甲状腺癌更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早期颈胸部疼痛程度,且美容效果更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术后颈部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对患者术后颈部疼痛不适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实施的传统开放手术( n=69)或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 n=48)治疗的PTC女性患者共117例,术后3 d和6个月接受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和吞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术后6个月进行手术瘢痕评估和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3 d,开放手术组和腋窝腔镜手术组颈部疼痛评分分别为(2.13±1.07)和(2.31±1.07)( P=0.368);颈部损伤指数分别为(5.13±3.02)和(5.31±3.00)( P=0.748);吞咽障碍指数分别为(5.49±3.47)和(3.77±2.96)( P=0.006)。术后6个月,开放手术组和腋窝腔镜手术组颈部疼痛评分分别为(0.52±0.61)和(0.60±0.74)( P=0.510),颈部损伤指数分别为(2.10±1.71)和(2.38±2.35)( P=0.467);吞咽障碍指数分别为(2.68±2.36)和(1.81±1.83)( P=0.034)。 结论:初步研究表明,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术后颈部不适和疼痛影响与开放手术相仿,但对吞咽功能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2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80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下位甲状旁腺移植术,原位保留3枚甲状旁腺;对照组72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4枚甲状旁腺均原位保留。统计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不同时间点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离子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试验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高于对照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43, P=0.029);术后1周、1、3、6、12个月,试验组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5.193, P<0.05);术后1、3、6、12个月,试验组血钙离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68, P=0.005);试验组平均每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0, P=0.047; t=2.014, P=0.046)。 结论: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可有效预防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同时实现更为彻底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化型甲状腺癌HRAS突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超声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HRAS(IVS1-82del gctgggcctggg)基因突变(简称HRAS突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肿瘤组织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行DTC根治治疗、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62例患者(DTC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139例(PTC组),甲状腺滤泡癌(FTC)患者23例(FTC组)。PTC组中,经典亚型34例,滤泡亚型36例,高细胞亚型69例。以同期在北京友谊医院体检中心19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液基因型为DTC组的对照;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19例滤泡腺瘤患者(FA组)作为FTC组的对照。采用χ2检验分析DTC组患者肿瘤组织HRAS突变频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HRAS突变肿瘤组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①HRAS突变:DTC组60例(37.0%),健康对照组51例(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38, P=0.03);FTC组与FA组分别为9例(39.1%)和5例(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769, P=0.38)。②DTC组淋巴结转移者75例,其中HRAS突变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3.3%(32/60),无突变(野生型)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42.2%(43/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8, P=0.16);PTC组HRAS突变者51例,其中经典亚型、滤泡亚型、高细胞亚型HRAS突变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分别为7/12、8/14、48.0%(12/25),野生型转移率分别为50.0%(11/22)、40.9%(9/22)、43.1%(19/44),不同亚型HRAS突变者间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9, P=0.98);FTC组HRAS突变者9例,突变与野生型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5/9、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8)。③PTC组HRAS突变者超声声像为结节边界清晰者66.7%(34/51)、野生型为42.0%(37/88),结节远离被膜分别为84.3%(43/51)、65.9%(58/88),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33, P<0.01;χ2=5.506, P=0.02)。 结论:DTC患者更易发生HRAS突变,基因突变型结节具有边界清晰、不靠近被膜生长的超声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eIF4B和eIF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二者体外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B(eIF4B)和真核细胞起始因子5A(eIF5A)的表达及二者体外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根治的6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取术后留存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边缘>1 cm的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eIF4B、eIF5A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eIF4B、eIF5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eIF4B、eIF5A、PCNA三者间关系。选择甲状腺癌细胞株SW1736、正常甲状腺细胞株HT-ori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eIF4B、eIF5A mRNA的表达。分别合成eIF4B、eIF5A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干扰质粒,并转染SW1736细胞,分别为siRNA-eIF4B组、siRNA-eIF5A组,另建立空载质粒转染组和未经转染干预的空白对照组;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应用qRT-PCR法检测PCNA mRNA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IF4B、eIF5A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65.57%(40/61)比29.51%(18/61),57.38%(35/61)比9.84%(6/61),均 P<0.001];不同肿瘤长径[>3 cm比≤3 cm:88.89%(16/18)比55.81%(24/43),77.78%(14/18)比48.84%(21/43),均 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比无:85.00%(17/20)比56.10%(23/41),80.00%(16/20)比46.34%(19/41),均 P<0.05]和不同结节数[多个比单个:86.67%(13/15)比58.70%(27/46),86.67%(13/15)比47.83%(22/46),均 P<0.05]患者eIF4B和eIF5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间eIF4B和eIF5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IF4B评分和PCNA阳性细胞比例( r=0.66, P=0.032)、eIF5A评分和PCNA阳性细胞比例( r=0.62, P=0.024)、eIF4B评分和eIF5A评分( r=0.63, P=0.021)均具有正相关性。甲状腺癌SW1736细胞中eIF4B mRNA、eIF5A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甲状腺HT-ori3细胞(均 P<0.05)。siRNA-eIF4B组、siRNA-eIF5A组SW1736细胞增殖活性、PCNA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均 P<0.05)。 结论:eIF4B和eIF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eIF4B和eIF5A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萧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根治术治疗的DTC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低钙血症患者纳入发生组(24例),未发生低钙血症患者纳入未发生组(80例)。设计一般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找出可能导致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血磷、白蛋白(ALB)无关(均 P>0.05),与血镁、淋巴结清扫范围、甲状旁腺切除有关( t=2.974,χ 2=4.678、18.489,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镁水平低表达、双侧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是导致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OR>1,均 P<0.05)。 结论:血镁水平低表达、双侧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是导致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行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 GUA-MRND)在经过选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的48例PTC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UA-MRND(腔镜组 n=16)和采用单侧传统开放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MRND)(开放组 n=32)。腔镜组:男2例,女14例,年龄(30.56±9.82)岁;开放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9.78±15.35)岁。比较分析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满意度上的差异。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 结果:腔镜组患者年龄( P=0.050)显著小于开放组。在手术时间( P<0.001)、术后引流量( P=0.001)方面腔镜组显著高于开放组,两组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腔镜组在颈前吞咽不适( P=0.018)及切口满意度( P=0.000)评估方面较开放组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副神经运动功能异常、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术后血肿、术后感染、术后淋巴漏或乳糜漏及术后3个月锁骨上区域麻木的发生率上腔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腔镜组Ⅱ区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低于开放组( P=0.001),Ⅲ区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开放组( P=0.004)。腔镜组区域清扫平均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level Ⅲ(35.5%)、level Ⅵ(28.59%)、level Ⅳ(23.21%)、level Ⅱ(7.18%)和level Ⅴ(7.12%)。区域清扫平均效能值提示GUA-MRND对于level Ⅲ、level Ⅵ和level Ⅳ组淋巴结的清扫具有较高的清扫效能。 结论:对经过选择的PTC单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初步研究认为应用GUA-MRND治疗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美容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