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型固有淋巴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cells,ILC2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2型鼻-鼻窦炎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3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患者3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9例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血及鼻腔黏膜组织中ILC2的表达情况,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MSD)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33、IL-25、IL-5、IL-13、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嗜酸性粒细胞神经毒素(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EDN)的表达水平。结果:鼻-鼻窦炎患者的外周血和局部鼻腔黏膜组织中的ILC2呈正相关,ILC2表达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VAS评分及CT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1)。外周血中ILC2比例与T2型炎症因子EDN、ECP、IL-25、IL-33、IL-13、IL-5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P<0.01),上述各细胞因子在CRSwNP患者中的表达也不同程度的高于CRSsNP患者。 结论:初步证明ILC2在2型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ILC2及其上下游细胞因子的高表达与相关临床指标呈现相关性,ILC2可能是潜在的未来新型疗法的指导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加味止哮汤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加味止哮汤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加重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止哮汤。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采用呼吸峰流速仪检测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情况进行评估,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 P=0.043)。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t=7.91, P<0.01);FEV1[(2.83±0.37)L比(2.38±0.32)L, t=6.77]、FEV1/FVC[(85.37±9.36)%比(75.50±10.24)%, t=4.50]、PEF[(4.84±0.82)L比(3.92±0.43)L, t=6.28]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IL-8[(80.59±10.28)ng/L比(87.15±8.25)ng/L, t=3.15]、TNF-α[(43.18±4.08)ng/L比(51.78±7.58)ng/L, t=6.32]、PCT[(0.84±0.35)μg/L比(0.41±0.12)μg/L, t=7.35]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哮喘等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Z=17.86,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加味止哮汤结合西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发作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哮喘等级,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丹参多酚酸盐干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干预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81例N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过程中,2组各脱落6例,最终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组均连续治疗10 d。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 hs-CRP),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免疫分析法检测D-二聚体。记录并采集患者住院期间(0~10 d)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院内急性心力衰竭、院内再发心肌梗死、院内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2.46±1.76)mg/L比(3.45±0.67)mg/L, t=2.324]、PCT[(0.52±0.30)ng/L比(0.11±0.08)ng/L, t=2.059]、FIB[(1.30±0.63)g/L比(1.97±0.67)g/L, t=2.16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具有下降趋势,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 t=4.019, P=0.045);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院内死亡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降低NSTEMI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高凝状态,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2月-2020年6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84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气化痰汤。2组均连续治疗7 d。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估肺部感染程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6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1%(37/42)、对照组为69.0%(29/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3, P=0.033)。治疗后,联合组CPIS[(2.19±0.42)分比(3.66±0.69)分, t=11.79]、APACHEⅡ[(9.84±1.31)分比(11.25±3.22)分, t=2.63]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CRP、PCT、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0.32、8.59、6.08, P值均<0.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 结论:清气化痰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肺部感染程度,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治疗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3-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76例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自入组后第1天起服用益气养阴解毒方。2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ECOG PS)评分评估患者的活动状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百分比,ELISA法检测TGF-β水平。记录患者体重,观察治疗后体重变化。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肺结节控制率。 结果:观察期间,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完成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气短[(0.27±0.07)分比(0.68±0.12)分, t=17.66]、自汗盗汗[(0.16±0.16)分比(0.79±0.16)分, t=16.55]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对照组治疗后失眠[(0.15±0.08)分比(0.54±0.13)分, t=15.52]评分低于治疗组( P<0.01)。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1.08%(30/37)、对照组为54.29%(19/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0, P=0.040);ECOG PS评分稳定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2.86%(29/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9, 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及稳定率为88.10%(32/37)、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6, P<0.05)。随访2年,治疗组肺结节控制率为91.89%(34/37)、对照组为65.71%(2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7, P<0.01)。治疗组治疗后NSE[(12.54±2.52)ng/L比(13.85±2.71)ng/L, t=-2.12]、TGF-β[(218.38±102.63)ng/L比(301.24±193.69)ng/L, t=-2.29]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CD3 + T淋巴细胞[(70.60±7.90)%比(65.99±9.27)%, t=2.3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可延缓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患者肺结节生长,并具有增加体重,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具有潜在防治早期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结合针刺内关穴对颅脑手术麻醉期应激指标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结合针刺内关穴对颅脑手术患者麻醉期应激指标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促醒法干预,干预1组予以常规促醒+针刺内关干预,干预2组予以常规促醒+针刺内关+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分别于入室稳定后10 min、气管插管即刻、拔管即刻采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多巴胺水平,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比较患者麻醉期苏醒质量,包括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验(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肠麻痹、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气管插管即刻、拔管即刻,干预2组与干预1组、对照组收缩压降低( F值分别为12.03、13.96),血清COR( F值分别为91.40、53.76)、多巴胺( F值分别为29.72、69.39)水平降低( P<0.01)。干预2组麻醉期定向力恢复时间[(39.09±3.12)min比(41.57±3.54)min、(43.84±3.28)min, F=34.65]短于干预1组、对照组( P<0.01)。干预2组住院时间[(9.36±1.78)d比(10.92±1.81)d、(12.10±1.95)d, F=1.44]短于干预1组、对照组( P<0.05)。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结合针刺内关穴可有效降低颅脑手术患者麻醉期应激水平,提高苏醒质量,减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冠心病疗效及不稳定斑块形成、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稳定斑块形成、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3月-2021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12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表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脉化斑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MDA、SOD,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 LPO),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观察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6.7%(4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6, P=0.024)。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面积[(0.51±0.13)cm 2比(0.65±0.16)cm 2, t=5.416]、cIMT[(1.89±0.41)mm比(2.11±0.52)mm, t=2.650]均小于对照组( P<0.05);LPO[(3.31±0.83)μmol/L比(4.18±1.04)μmol/L, t=5.215]、MDA[(2.94±0.77)μmol/L比(3.79±0.95)μmol/L, t=5.54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SOD[(86.56±22.73)U/L比(78.79±19.07)U/L, t=2.085]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557、6.781、6.014, P<0.05或 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5/60)、对照组为10.0%(6/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0, P=0.751)。 结论: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斑块不稳定性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枯痔钉微创理念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ECTCI)是一种治疗内痔的简便、安全且高效的方法,已得到大量临床证实.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较少,适应范围较广,适用于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对于外痔,可采取以皮下组织剔除为主的外痔部分切除加缝合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混合痔患者.ECTCI治疗参数和手术操作方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混合痔经ECTCI治疗的病例资料,来介绍ECTCI手术操作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细节,以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电穿孔消融技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随着治疗理念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乳腺癌治疗逐渐向微创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电穿孔是一种非热微创消融技术,通过电脉冲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以非热方式导致细胞死亡,可以有效避免治疗区域重要结构的破坏。电脉冲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机制的免疫效应,而且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能够提高原发性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脉冲电场消融的机制、免疫效应、电化学疗法的基础试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静电纺丝材料的军事皮肤创口敷料与电化学疗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着眼军民深度融合推进战创伤智慧诊疗发展,针对技术发展,战争形态变化,应对当下创伤护理方面更高的要求,发展新型创口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静电纺丝与电化学疗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将两者有机结合,阐述其作为创新性疗法在军事皮肤创口治疗上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以静电纺丝材料为基础的电化学疗法的创新突破,展望了静电纺丝电化学疗法在现代军事皮肤创口的应用,为创口敷料的创新性研究提供深入的领域见解和分析,从而给予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借鉴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