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我国外科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工结合是指将医学与理工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外科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指医疗器械的改进、创新和研发,而医疗器械行业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我国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医科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所,成立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笔者及其团队在医工结合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可重复使用的简易扩肛器"及"经肛多通道腔镜手术操作平台的切口保护套"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超细腹腔镜、胃内气囊等项目已通过相关研发团队论证并拟行转化生产;同时,于2020年1月10日,在广东省药学会的批准下,联合有志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成立了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为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们体会到,临床实践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源泉;临床医生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医工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研究阶段医工结合学科融合不充分、应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需求互动少、科研成果转化难和"产学研用"全链条不贯通。如果能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激励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互动、关注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打通医工结合全流程、完善医工结合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我国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必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职业应激因素对电子器件制造业员工失眠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电子器件制造业员工失眠症状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其影响。方法:2016年7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员工2 251人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失眠症状量表》《工作要求-自主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其失眠症状及职业应激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调查对象中有失眠症状者509人,检出率22.6%。付出、内在投入得分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失眠症状的危险因素( P<0.05),付出得分高者失眠症状风险是得分低者的1.689倍(95% CI:1.334~2.138),内在投入得分高者失眠症状风险是内在投入得分低者的1.835倍(95% CI:1.461~2.305)。女性、月收入≥3 000元、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自主性高、回报得分高为电子器件制造业员工失眠症状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付出得分高、内在投入得分高员工失眠症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电子器件制造员工生活满意度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电子器件制造员工生活满意度现况,并分析职业应激对其的影响,为实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2016年6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员工2 251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员工的人口学资料、职业相关资料,并采用简明工作要求-自主模型(job demcond-control model,JDC)、付出-回报失衡模型(effort-reward imbanlance model,ERI)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well-being index,WHO-5)调查员工生活满意度,分析员工生活满意度现况以及JDC、ERI职业应激各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中生活满意度低者773名,检出率34.3%(773/2 251)。是否外来务工、用工合同类型、周工作时间(h)、工作制、是否接触危害因素、患慢性疾病和所有职业应激因子水平组间低生活满意度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触危害因素、工作付出高和工作内在投入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低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 OR=1.544、1.376、1.788, P<0.05)。非外来务工、工作回报高、自主程度高和社会支持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低生活满意度的保护因素(OR=0.606、0.390、0.615、0.622, P<0.05)。 结论:企业对员工加强危害因素防护教育,重视接触危害因素、工作付出高的员工,提高工作回报、自主性和员工社会支持,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建设健康企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天津市35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天津市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0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8至10月期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监测对象所属行业类别、辐射源项的基本情况、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配置情况等方面,对天津市辖区35家非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调查涵盖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港口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11个行业。Ⅱ类射线装置91台、Ⅲ类84台。使用的放射源包括Ⅱ类53枚、Ⅲ类7枚、Ⅳ类88枚、Ⅴ类253枚;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4个、丙级2个。35家非医疗机构中的921名放射工作人员均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20 mSv;共配置个人防护用品274件,个人剂量报警仪194台,辐射剂量监测仪135台。在35家非医疗机构中,分别有29家(82.9%)开展了职业卫生评价和自主检测工作,34家(97.1%)开展了委托检测工作,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均为85.7%(30/35)。结论:天津市35家非医疗机构总体上能认真对待本单位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为监管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和辐射剂量仪配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电子制造企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与职业紧张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探讨电子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2家电子制造企业392名一线生产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调查其WMSDs和职业紧张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总WMSDs检出率为39.5%,多部位WMSDs检出率为30.6%;职业紧张检出率为14.8%.职业紧张组人群总WMSDs检出率和多部位WMSDs检出率均高于非职业紧张组(65.5%vs 35.0%,56.9%vs 26.0%,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性别、工种和周工作天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职业紧张组人群罹患WMSDs的风险高于非职业紧张组(P<0.01).结论 电子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可导致其罹患WMSDs的风险升高.降低电子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有利于降低其罹患WMSDs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中国电子制造业工人《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常模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建立中国电子制造业工人《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常模.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我国电子制造业集中分布的4个地级市5家电子制造企业3 04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使用COSS测量其职业紧张水平,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界值常模.结果 中国电子制造业工人COSS平均总分为(43.5±7.4)分;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自主性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9.5±3.1)、(15.1±3.9)、(13.1±3.0)和(5.7±2.0)分.COSS总分为0.0~<47.0分判定为无职业紧张,47.0~<51.0分为轻度职业紧张,51.0~≤54.0分为中度职业紧张,>54.0分为重度职业紧张.结论 构建了中国电子制造业工人COSS常模,可为其职业紧张水平的评估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2005-2021年武汉市新发职业病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2005-2021年武汉市新发职业病发病特征,为武汉市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2005-2021年武汉市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对其基本情况及病种、行业规模、经济类型分布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5-2021年武汉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8大类42种452例,病例总数从2005-2011年逐年上升,到2011、2013年出现两个高峰后呈锯齿状下降,到2019年后归于平台期.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居发病首位(168例,37.2%),其次为职业性化学中毒(114例,25.2%)和职业性肿瘤(73例,16.2%).地区分布以青山区(169例,37.4%)为主.行业分布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89例,19.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6例,10.2%)和通用设备制造业(42例,9.3%)为主.企业规模以大型(222例,49.1%)、小型(99例,21.9%)和中型(92例,20.4%)为主.经济类型以国有企业(234例,51.8%)和私营经济(60例,13.3%)为主.结论 2005-2021年武汉市新发职业病以职业性尘肺病、苯中毒和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为主,应加大武汉市青山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控力度,警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工人苯暴露的健康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北京市重点行业噪声危害及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了解北京市重点行业的作业工人噪声强度暴露水平和听力损失的现状,为有效防控噪声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5至12月,根据《北京市202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内容,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全市16区选取北京市4个重点行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本次研究对象.对4个重点行业的重点岗位的噪声暴露强度进行现场检测,并从《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重点岗位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采用二水平的logistic回归对听力损失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企业125家,噪声强度超标率为14.6%.重点行业之间噪声强度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2,P=0.032).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听力损失率最高,为4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相比,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业工人发生听力损失较高(P=0.001,OR=5.0,95%CI:2.1~12.0).与<30岁年龄组的作业工人比较,30~50岁和>50岁组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P<0.001,OR=2.5,95%CI:1.8~3.3;P<0.001,OR=3.9,95%CI:2.7~5.8).与女性相比,男性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升高(P=0.035,OR=1.8,95%CI:1.1~3.0).结论 北京市噪声强度超标率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但防控仍需重视.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噪声强度超标率和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均较高,随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增加,而且男性听力损失的发病风险高于女性,提示我们应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诊疗共识(试行)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流行病学调查1.1 石棉生产和使用-目前,我国为世界上石棉生产和使用大国.1.2职业接触石棉-石棉暴露主要来自船舶汽车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制造、发电站等行业.-胸膜斑、胸膜增厚等胸膜病变可作为有可靠石棉接触史依据.1.3恶性胸膜间皮瘤其他影响因素-环境接触石棉与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关.-BAP1等基因突变与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关.1.4恶性胸膜间皮瘤发病情况-我国恶性胸膜间皮瘤发病呈增长趋势.-恶性胸膜间皮瘤发病高峰预计即将到来.-恶性胸膜间皮瘤将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反事实分析方法在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反事实分析方法在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类行业42家大中小型企业22 690名在岗期间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作业工人为研究目标人群,从目标人群中选择14 823名噪声作业工人纳入暴露组,以42家企业中1 311名上岗前噪声作业工人为反事实背景,评估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人群归因分值.[结果]目标人群的噪声暴露率为65.33%,暴露相对危险度为2.00,人群归因分值为39.51%.36岁以上年龄组的人群归因分值高于35岁以下人群,小型企业的人群归因分值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人群;各类行业的人群归因分值比较,金属制品业最高,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低.[结论]人群归因分值能够反映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人群分布特征,建议推广和应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进行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归因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