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运用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评价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痰湿瘀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瘀同调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以及中医痰湿瘀滞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客观评价痰瘀同调方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WC、WHR、FPG、2 h PG、HbAlc、FINS、HOMA-I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患者形体肥胖、腹部增大、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胸闷、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等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痰瘀同调方干预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效果明显,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脑血管病诊治决策》由[美]莱昂纳多·兰格尔-卡斯蒂利亚主编,王玉海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5871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神经科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中医将其归类为"中风病".据现代研究,痰瘀互结在中风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但受限于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其临床应用有所局限.针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活血化痰法被视为基础方法,特别是在疾病的急性期,痰瘀同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桂枝茯苓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多项研究证实,桂枝茯苓丸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可以考虑使用桂枝茯苓丸,以发挥其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医大师韩明向基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论治慢性咳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论述国医大师韩明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韩明向教授认为,慢性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内伤脾胃与慢性咳嗽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肺脾亏虚是内因,痰、瘀贯穿始终"为主要矛盾,肺脾失调为慢性咳嗽的重要因素.因此,韩明向教授在慢性咳嗽治疗上不局限于肺,运用"培土生金"这一核心治法,肺脾同治,灵活用药,多脏腑施治,疗效可观,结合验案进一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痰瘀同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综述近年痰瘀同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认为"痰" "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法多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可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目前缺少大规模RCT,有效复方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机制研究缺少中医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伏邪”论治胃癌前病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胃癌前病变(PLGC)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病理学改变,也是胃黏膜发生“炎-癌转化”的重要病理环节,重视PLGC的干预对胃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PLGC具有发病隐匿、化毒损络、缠绵难愈的特点,与伏邪致病特点具有高度一致性。基于伏邪与PLGC发病的相关性,从伏邪角度论治PLGC当以补中宫为主,并结合理气化痰、祛瘀解毒等法逐邪外出,同时注重预后调摄,重视心身同治使邪无所复,为从伏邪论治PLGC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痰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属中医肺胀病范畴。中医认为,AECOPD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肺、脾、肾虚,标实以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遵循标本同治、辨别寒热原则,偏于寒者,治以化痰渗湿、行气通络;偏于热者,重视宣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同时强调中病即止,兼顾其本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痰瘀同治法调控JN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5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继续喂养3周后,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拉氯胺组、化瘀组、化痰组、痰瘀同治组,每组6只。化痰组、化瘀组、痰瘀同治组分别灌胃小陷胸汤(4.05 g/kg)、血府逐瘀汤(7.02 g/kg)、抵当陷胸汤(8.10 g/kg),阿拉氯胺组灌胃阿拉氯胺(3 mg/kg)。连续灌药8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JNK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JNK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RS-1、p-Akt、NLRP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混乱,细胞肥大,纹理模糊,间质有炎性浸润,胶原纤维增多,出现局灶性坏死;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纤维化、炎性浸润状况,减少心肌胶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组JNK1、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 P<0.01),IRS-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升高( P<0.01),p-Akt蛋白表达升高( P<0.01)。 结论:痰瘀同治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且效果较单纯使用化痰法或化瘀法更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激活,下调JNK1、NLRP3蛋白,上调IRS-1、Akt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白芥子"以消为补"治疗妇科疾病的古今应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析白芥子的药用功效及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现代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查阅古籍经典、文献资料及临床侍诊,总结白芥子的药用功效及在古今中医妇科临床治疗中的巧妙应用.[结果]白芥子化痰之功胜,能"安五脏",入血分可痰瘀并治,辛温行散能助排卵,同时外用"引赤发泡"可促进透皮吸收.在妇科临床应用中,可妙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豁痰通络治不孕、辛散开闭通闭经、内外同治调痛经、消肿散结除痞块.[结论]临床应用白芥子能以消为补、消补结合,通过灵活组方及加减配伍,在妇科疾病诊疗中可使功倍效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在血仍可透热转气"在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中的理论探析和实践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叶桂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划分疾病的不同阶段,提出治疗"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当属于邪入血分阶段,治疗需凉血散血.然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怫郁壅滞广泛存在,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相互交结,肺气郁闭,邪气伏于血分,治疗应不拘泥于凉血散血.笔者挖掘"透热转气"的内涵,提出"在血犹可透热转气"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血分证,通过治气、治伏邪、上下焦同治的方法,化痰降浊祛瘀,开辟通道,给邪以出路,恢复气机宣畅,使得邪热从血分宣透外达,咯血自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